彭 湖
貴州省織金廣播電視臺,貴州畢節 552100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采編新趨勢
彭 湖
貴州省織金廣播電視臺,貴州畢節 552100
對大數據背景下新聞采編新趨勢進行分析。具體是對新聞采編概念進闡述的基礎上,對大數據新聞采編的可預見性、全樣本受眾分析效率更高、新聞投送精確性提升顯著提升等優勢進行解析,繼而探究大數據背景下新聞采編發展的新趨勢。希望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新聞采編行業獲得更為寬闊的發展空間。
大數據;新聞采編;優勢;新趨勢
信息社會的到來,使社會群體對新聞采編行業運行模式提出了新的標準,以往的新聞采編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個體對新聞的需求了。在大數據背景中,新聞采編人員應該樹立與時俱進的工作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應用高端的新聞采編技術,從而使文字、圖像等非數據信息呈現在大眾眼前。大數據背景下新聞采編踐行新型發展路線是極為必要的?;诖耍疚淖龀鋈缦抡撌鰞热?。
新聞采編對新聞材料的范疇、內容的深刻性以及作品水準均產生一定的影響,正因如此,大數據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應該不斷提升工作能力以及創新工作方法。一般情況下,采編工作可以細化為以下3個流程:
一是數據采集。在大數據背景中數據為新聞行業發展的基礎,以數據為中心去搜索多樣化內容去達到制作新聞產品的目標。
二是數據解析。在過去新聞記者在采訪工作結束之后,便會對采訪資料進行梳理,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對其進行編輯。但是在大數據背景下,這一流程運轉形式發生一定的轉變,即新聞采編結束后,在大數據技術的協同下快速的辨識與挑選出所需部分,繼而再以格式轉換為憑據獲得有用信息資源。
三是數據呈現。大數據背景下新聞產品最大的特征體現在新聞展示環節上,具體是以可視化技術為依托,將枯燥乏味、冗長瑣碎的數據以靜態或動態信息圖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大數據技術的幫襯下,新聞產品的視覺效果顯著提升,新聞報道體現出多樣化特征。
2.1 對數據的深度解析使新聞具有可預見性
對事件的預見是大數據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重要內容之一。大數據技術最大的作用體現在批量信息中提煉出具有價值的信息,科學梳理不同信息之間的關聯性方面上。例如,在百度中輸入“流感預測”和“流感康復”兩個關鍵詞,并且在指定的地理范疇中進行檢索,就會獲得很多和流感有關的數據信息,這使百度在某種程度上能比醫療機構更早預見流感爆發原因與危害性,從而使個體樹立防范意識與應用防范措施環節上帶有時效性特征,是借助提取信息中的關鍵數據對新聞做出科學的預見。故此,在大數據背景下,對數據的深度解析使新聞具有可預見性。
2.2 全樣本受眾分析效率更高
大數據時代中,受眾為媒體傳播的重心。在新聞采編工作者提取大數據有效信息能力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其應該加大受眾接受習慣分析的深度,使從而確保新聞信息傳遞的針對性,此時受眾對新聞媒體滿意度也將會不同提升。大數據對媒體受眾接受習慣的調查方法通常應用的為全樣本調查模式,從而確保調查工作的全面性,最終為受眾供應帶有實用價值的信息資源,例如,智能手機上帶有“猜你愛看”這一軟件,其最大的優勢體現在為受眾推送最近的一些焦點新聞,這是大數據環境下新聞采編的優勢。
2.3 新聞投送的準確性有了顯著的提升
在大數據技術的協助下,新聞采編行業借助數據庫錄入個人的瀏覽信息,對不同受眾新聞信息接受形式應用多樣化的新聞傳播手段,這在挖掘隱性媒體受眾方面體現出巨大的價值,也強化了新聞信息投送的準確性。
2.4 現有資源的可利用性提高
在大數據技術的協助下,新聞信息傳輸與生產成本具有不同程度的減縮,不僅可以大規模應用互聯網與物聯網等多樣化網絡資源,在媒體運轉進程中其自體也會累積一定數量數據,構建個性化數據庫[1]。在大數據技術能夠對現存資源進行深度挖掘,能夠發現很多與現有資源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而將最有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挖掘出來。
3.1 采編理念日益新穎化
傳統的新聞采編工作職員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大數據背景中社會發展模式,同時以靈敏性思維觀念與工作實況為基點,有選擇性的應用大數據技術,使其為新聞采編工作提供優質化服務[2]。每一新聞采編人員均要對大數據背景有全面而深刻的認識,這是強化大數據背景中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的基礎。上述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新聞行業高端人才以及企業內部領導主動對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思想進行引導、并定期的對其業務水平進行培訓,從而使每個采編人員從思想上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推動新聞采編行業發展進程上體現出的應用價值。
3.2 設備支持更加給力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大數據的應用創設了一定的空間,其需要有關設備軟件的輔佐。當下新聞采編人員通常是在以云計算為核心的有關軟件設備的協助下對數據信息的價值進行解析,繼而對其進行存儲。也就是說大數據背景下國內各地區新聞行業需要主動采購和配置與大數據處理相對應的設備軟件,同時委派專職人員對新聞采編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從而使其嫻熟的掌握大數據篩選、傳道、處理等多樣化技術應用要點,進而將大數據衍生的經濟價值融合進新聞采編工作進程中。
3.3 數據挖掘更具針對性
在互聯網時代中數據信息繁雜化特征顯著,大數據平臺上存有的信息數據量也是龐大的。盡管每一信息的存置均有一定的價值與意義,但是對于某一特質化的新聞產品的制作而言,其會對相關信息進行挑選與采集,落選的數據信息均可以被稱之為無效信息[3]。所以,為了確保數據信息檢索的精確性,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具備從規?;畔熘?,以關鍵詞/句為載體定向搜索的技能,從而達到將無效信息快速剔除的目標,同時積極對搜索到的信息施以數據對照措施,例如以數據的數字量為標桿,按照由高至于低的順序,對讀者極為關注的焦點信息進行梳理歸納、編輯升華。
3.4 推動帶有一定價值的采編內容
大數據媒體背景下,新聞事件發展體現出長久性、整體性以及受控性等特點。隨著時間推移以及事件不間斷發展,社會群體希望借助多樣化途徑去獲得與事件真相相關信息的訴求越來越強烈了,在這樣的情景中,新聞媒體應該勇于承擔
最新信息供應者的角色,并強化對事件本質挖掘的深度與廣度,這樣社會群體就能夠獲得與事件進展相關的資訊。此外,道德是法律建設的基礎,也是法制社會構建的憑據,法律與道德均是新聞采編行業發展的支柱,同時兩者也存在共生的關系。媒體道德實質上就是以信念、輿論等為載體,將傳遞社會各個領域發展實況信息的作用發揮出來,因此要規避失語現象的出現,大數據背景下報道真實性、可考證性信息是新聞媒體重要職責之一[4]。而法律是以其自體的威懾力與處罰措施為依托,將實用價值體現出來的。在事件發展進程中,其性質會發生一定的變動,那么在不同時段其成因、新聞價值以及對社會發展影響效果均會存在顯著的差異性,此時新聞采編工作者需對其進行整體解析與處理,最終把帶有客觀性與精確性特征的事實呈現個群眾。在上述過程中,新聞采編工作者對事件本質與發展規律有深入性認識是基礎,一方面要對新聞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也要主動強化采編內容的正面因素,最大限度的減輕負面影響。
在大數據背景下,媒體采編最大的特征體現在把帶有真實性與價值性特征的新聞內容提供給大眾群體。一方面將社會監督功效發揮出來,另一方面也獲得來自群眾的認可與理解,其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新聞媒體作為銜接政府與社會大眾之間的橋梁,媒體應從公眾的視域出發,對公眾切身利益進行維護,做好社會輿論引導者的角色,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而準確的報道,為和諧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1]馬建平,馬瑞.大數據時代新聞可視化傳播的創新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7(3):152-153.
[2]方堃,陳卓.大數據背景下日本新聞教育的三個轉向[J].青年記者,2015(33):106.
[3]韓笑炎.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分析與創新舉措[J].西部廣播電視,2015(22):146,150.
[4]陳天賜.大數據背景下的體育新聞報道研究[J].傳播與版權,2016(2):8-10.
G2
A
1674-6708(2017)192-0021-02
彭湖,貴州省織金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