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源源
淺析瑪格麗特超現實主義繪畫的“神秘”色彩
柴源源
超現實主義時期,人們熱衷于沒有任何邏輯聯系和理性約束的表現手法,認為只有夢幻與現實結合才是絕對的真實、絕對的客觀。人們夢幻般的內心世界通過瑪格麗特的繪畫便如此清晰地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他那詭秘莫測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竟能洞穿人們的潛意識,像謎語一樣的畫作,足以讓如今的我們為之著迷。
瑪格麗特 超現實主義 夢幻與現實 矛盾空間
超現實主義源自于達達主義,由于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影響,認為只有夢幻與現實結合才是絕對的真實、絕對的客觀,表現出一種獨有的精神境界:只有夢境才能令人類擺脫束縛、打破傳統。因此體現在超現實主義繪畫上作品便紛紛呈現出神秘、恐怖、荒誕、怪異的特征。超現實主義繪畫在表現手法上大多采用具象與抽象相結合的創作手法,構成一種具體又模糊的世界,來引發人們的遐想。瑪格麗特,比利時畫家,超現實主義繪畫代表者之一,他于1926年完成了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繪畫《迷失的騎師》,正是這一幅作品讓他遭到大量的批評與侮辱,在次之后,他便將他的繪畫都加上了“謎語”,或是正常的事件敘述,但事件與細節意外組合;或是一個簡單的符號,但簡單的符號后卻隱喻著無限的想法,他用自己超凡的想象力為自己的作品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畫風,他也因此被稱為“謎語”大師。
那么,他的繪畫究竟“神秘”在什么地方?他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讓他的繪畫變得如此“神秘”,本文將帶領大家初探瑪格麗特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了解他繪畫“神秘”的原因。
瑪格麗特的用傳統的繪畫手法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幅夢幻般的作品,其核心思想就是矛盾空間的運用。矛盾空間圖案其實都是一種視覺上的誤導,利用三維圖像在二維平面上呈現出來,其實還是二面空間。矛盾空間會讓我們產生一種荒謬,甚至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效果,其實方法就是利用我們視點的轉換與交替讓作品產生一種錯位、變形的效果。在瑪格麗特經典代表作品《自由決定》中描繪了這樣一個奇怪場面:一個女子騎著一匹馬從茂密的樹林穿過,但是馬兒卻被遮擋的樹分成了幾段。
此幅超現實主義的繪畫作品意在指出:在真實的現實空間中,是有一種矛盾存在著的,而且是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在這幅作品中,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物象女人、馬、樹林、土地等,但是他們之間的交錯組合卻讓畫面給出了一種超現實的意味,創造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矛盾空間,使我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同樣地就出現了視覺混亂,并因此產生了矛盾的真實性,分不清究竟是我們的幻覺還是真實存在的現實。瑪格麗特就是想要通過對日常事物意象的描繪來傳達一種深奧的生活寓意。
在瑪格麗特的作品中我們會經常看到置換與重構裝滿他的畫面。元素置換是我們改變潛意識視覺常用的一種視覺方法,主要是利用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似性或者是相異性進行替換重組,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異常的組合。在馬格斯特看來,物體與物體之間是一定存在著關聯的,可以是形的關聯,也或許是想法的關聯,他喜歡把相似的東西放在一起關聯比較,通過比較創作他的作品。作品《雷卡米埃夫人》,這是他畫的一幅著名的肖像作品,畫的是達維特畫雷卡米埃夫人的肖像,但是瑪格麗特卻用棺材來代替被畫者。我們不難發現,瑪格麗特的作品大部分是靜態構圖,靜態構圖的魅力就存在于可以讓事物與人物相遇,并激化出神秘。
置換與重構可以讓我們原本熟悉的畫面產生陌生感,向觀畫者的視覺預想和經驗常規發出挑戰,并因此引起人們的驚奇、思考和感悟,從而傳達作者的繪畫意圖。
瑪格麗特完成了他人生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繪畫《迷失的騎師》之后他遭到大量的批評與侮辱,在次之后,他便將他的繪畫都加上了“謎語”,他開始將作品畫面符號化,通過簡潔的符號來傳達瑪格麗特想要傳遞給觀者的思想。這也變成他作品“神秘”的另外一個原因。瑪格麗特除了敘事功底了得外,他作品還都處于哲學與戲謔之間,用簡潔的符號去表達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 符號是人類意指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符號的作用在于傳達。作品《形象的背棄》就是一幅很好的符號轉換的作品,畫面簡潔,畫中放置了一個畫的非常精細的木質煙斗,畫的下方有一行文字:“這不是煙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如果不是煙斗,那又是什么呢?通過這樣隱晦的表達,來讓觀者自己體會其中的“奧秘”,更加引發觀者思考。
瑪格麗特善于打破常規,顛覆人們的常意識,讓熟悉變成陌生,讓經驗變成挑戰,讓詞語和符號之間的關系變得對等。瑪格麗特的作品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是不可能存在的空間,但是在藝術感受上卻是真實存在的,讓我們真真實實的看到了那個“第三空間”。那些繪畫作品中逼真的矛盾空間甚至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的感官提出質疑,懷疑我們的認知,懷疑我們存在的真實。瑪格麗特就是這樣傳達他的哲學思想給人們的。
[1]易英.西方20世紀美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葛鵬仁.西方現代藝術·后現代藝術[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0.
[3]亞歷山德安.超現實主義的藝術[M].李長俊,譯.臺北:大陸書店出版社,1982.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柴源源(1991-),女,漢族,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