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昌偉
踐行小說閱讀教學法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孫昌偉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閱讀水平與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文章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為切入點,分析了小說閱讀教學這一教學方法,對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高中 語文 小說閱讀 教學方法
語文閱讀教學既涵蓋了語文基礎知識,同時也包含了文章中的起承轉合等基礎知識,進行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習盡可能多的語文知識,并從閱讀中積累閱讀素材,從而提升語文專業素養。運用小說閱讀教學法不僅能夠實現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可以吸引學生目光,調動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進而全面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文章以人教版教材《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為例,對小說語文閱讀教學法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一)用閱讀三要素分析小說人物個性
所謂小說的閱讀三要素即人物、情節與環境,在這三要素中,人物為小說的靈魂,教師為了踐行小說閱讀教學法,可以從三要素著手進行人物性格的分析。
1、人物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從這一故事中的各個人物外貌、語言以及動作等方面著手進行分析,了解賈母、王熙鳳、林黛玉以及賈寶玉等涉及到的人物身份、性格與地位等詳細信息。例如,林黛玉剛一進賈府時,便描寫到“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通過這些話語的描寫,方可知小說中的人物特征與身份,進而加深對文章的認識。
2、環境
所謂環境描寫,一般是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這兩部分都能夠對人物性格、境遇等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這一文章時,需要讓其對環境描寫進行注意,以此猜測人物性格與命運的發展。比如在這一《林黛玉進賈府》中,作者利用對賈府與府內裝設的描述,側面烘托了賈府的家世地位,也讓讀者了解賈母與賈寶玉等人物地位,這也為之后各個人物的發展埋下伏筆。
3、情節
小說中的情節和人物命運之間聯系十分緊密,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詳細的了解人物命運發展,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掌握人物特征與故事發展的具體趨勢。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利用林黛玉進府之后的一系列心理特征描寫,為她在賈府中唯唯諾諾以及后來的悲慘遭遇奠定基礎,以此也烘托了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二)通過構思方法分析小說創作風格
小說構思方法并不局限于少數,作者在創作時使用巧妙的構思方法可以為文章增加亮點,也可以形成作者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所以教師要重點對學生進行多種構思方法的教學,例如欲揚先抑、倒敘插敘、卒章顯志以及劇情反轉等,讓學生對其加以了解,以此實現學生小說鑒賞與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組織小組合作討論
為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方法,讓學生進行交流與合作,從而替代傳統模式的灌輸型教育。尤其是進行小說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討論法,也可以對學生表達與合作觀念進行培養。例如在進行《林黛玉進賈府》小說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紅樓夢》這部小說,讓學生在了解整部小說主旨的基礎上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并對林黛玉等一干人物進行分析。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紅樓夢》為主題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見解,整理文章內容并分享對文章的情感,旨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表達與合作能力進行培養。
(二)課后閱讀
在新課標教學要求下,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與生活相貼合,實現語文課堂、生活與知識理論的緊密結合。所以,教師在運用小說閱讀教學法的過程中,除了課堂教學以外,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增長自己的見識。在對《林黛玉進賈府》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對課文進行分析與講解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閱讀《紅樓夢》這本小說,不必在短時間內讀完,可以慢慢讀,并讓學生寫讀后感,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閱讀中開拓視野。此外,除了閱讀小說以外,學生也可以觀看《紅樓夢》影視劇,更加立體的了解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樣一來更加方便學生了解小說情節,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思想境界。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技能、增長見識的重要環節,教師為了能夠真正提升閱讀教學質量,運用小說閱讀教學法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以此也有利于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落實,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李文娟.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2]陳慧麗,龐唯君.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0).
[3]陸發華.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12).
[4]顧奕.“語文味兒”教學思想指導下的高中小說教學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5.
(作者單位:河南省潢川高級中學)
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研2014年河南省結項課題“高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課題編號:JCJY130115056)研究成果。
孫昌偉(1977-),男,河南潢川人,碩士,河南省潢川高級中學教師,中教一級,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多篇,研究方向: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