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藝術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從《哀樂中年》到李安“父親三部曲”探索電影中“父親”角色形象
徐騰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縱觀中國百年電影,重點表現父親角色形象的電影并不是很多,1949年文華公司拍攝的《哀樂中年》,在藝術性上是一部極高的作品。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已經鮮有父親題材電影的呈現,直到李安的出現,才讓“父親”這個題材重新在銀幕上得以表現,通過《哀樂中年》和“父親三部曲”對父親形象的對比,分析父親形象在電影中的表現特征。
《愛樂中年》;“父親三部曲”;父親形象
中國電影表現父親形象的并不多,文華公司出品的《哀樂中年》算是在黑白影片中,重點表現父親形象的一部影片,并且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50年后的李安繼承了桑弧導演的衣缽,拍攝了“父親三部曲”,并且也獲得了極大的反響。在這四部電影中,重點表現的都是父親這個形象,通過分析這四部電影的父親形象,淺析在時代變遷中父親的形象特點。
《哀樂中年》里的父親形象無疑在看完電影之后會給觀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石揮的表演爐火純青,再加上電影通俗化的審美要求,使得電影在那個時代受到觀眾的喜愛。影片的敘事結構是一種淡化了的戲劇風格,段落之間的連接和段落內部鏡頭之間的剪輯都借助于劇中人的言語和提示。這種嫻熟的傳統的對白式敘事、剪輯法根據于當時的占主導地位的的鏡頭語言模式,從而使影片整體顯得分外平滑流暢、通俗易懂。另外,影片以全景為主,攝影機本能上拒絕移動,攝影機角度永遠是四平八穩的。這樣的景別和攝影機操作特點也極為切合當時的“影戲”觀眾。①
經過《哀樂中年》之后,表現父親角色形象的電影似乎并沒有出現,直到李安“父親三部曲”的出現,有掀起了一股表現父親形象之風。其實從影片中,我們不難看出,父親是一個隱忍的角色,即使與兒媳婦之間有了矛盾,也不喜歡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心里,這是典型的中國人的性格特點,所以來到講究自由、平等的西方國家,父親的這種隱忍的性格特點顯得格格不入,最終,為了兒子一家人的幸福,父親做出了犧牲,這種犧牲也是典型的中國父親形象,舍棄自己,成全他人。
《推手》的開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的開頭沒有對話,通過鏡頭語言的展示表現了父親與兒媳婦不同的生活方式。影片有一處有意思的細節,透過窗戶這一細節來表現父親和兒媳婦之間的關系。郎雄所飾演的父親,是一個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老人,從房間里的書畫、練習太極拳都可以看出父親的性格特點,一個有些固執、強勢、堅持自我的一個父親形象。
《喜宴》里的父親是一個退役的師長,在臺灣算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可是兒子的終身大事始終困擾著他,這個父親角色同樣由朗雄來扮演,同樣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樣也是一個言語不多的父親形象。與母親戶籍火燎的性格相比,父親顯得穩重許多,在中國這個父權社會里,父親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往往是說一不二的角色形象。最后高父安檢舉手投降的鏡頭是本部影片的高潮,看似是抬手讓安檢員安檢,其實是對兒子的一種妥協,默認兒子同性戀的事實,能保住孫子比其他的一切要重要,或許現在孫子是高父最重要的一件事吧。
《飲食男女》作為“父親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同時也是片長最長的一部。相比于前兩部的單條線索,《飲食男女》涉及的人物也比前兩部要度,同時影片本身也涉及父親自己本身。三個女兒,面對著中年喪妻的父親,每個人都好像在隱藏自己,并不想把真實的想法分享出來,每個星期的家宴,面對著豐盛的晚餐,大家都心不在焉,看似一家人聚在一起,實質上早就沒有了家宴本該有的和睦、溫馨。面對這樣的狀況,游走在三個女兒身邊的父親,好似也沒有頭緒,只是不停地在和她們置氣,并沒有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飲食男女》中,著重表現了父親和二女兒之間的關系。前兩次家宴,二女兒先是宣布不久之后將搬出家去,最后又不得不離開家里。二女兒的試圖離家,不僅意味著原有的家庭秩序開始瓦解,更因為二女兒在家中的地位而變得有所指。影片用照片的形式暗示二女兒和母親長得十分相像來暗示二女兒在父親心中的形象。
當大女兒和小女兒帶著各自的愛人來家宴的時候,新的一大家人坐在一起,貌似這個家有重新充滿了活力,當父親宣布要和女兒的好友結婚時,一家人都驚呆了,這個場景與《哀樂中年》是多么的相似,同樣是忘年戀,同樣巨大的年齡差距,或許過了半個世紀之后,李安給了相對圓滿的答案。
結論
桑弧的《哀樂中年》,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在這四部作品中,將中國傳統的父親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隱忍、謙遜、默默付出,這些典型的父親形象構成了中國典型的父親形象。這四部電影里都有沖突、對抗,面對這些困難,父親的做法雖然有所不同,但總體上都是為了家庭的利益出發。從恪守和妥協的夾縫中完美釋放的“中國父親”,是他對父親的關注和期許。②
注釋:
① 金鐵木。通俗文化的精品──《哀樂中年》及其在都市市民電影中的歷史地位[J]
② 彭柳.《李安“父親三部曲”之父親形象剖析》[J].電影評介 2013/17
[1] 金鐵木。通俗文化的精品──《哀樂中年》及其在都市市民電影中的歷史地位[J]
[2] 彭柳.《李安“父親三部曲”之父親形象剖析》[J].電影評介 2013/17
徐騰(1992-),男,漢族,江蘇宿遷人,碩士研究生,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