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喜 肖玉玲
以就業為導向的創新高職建工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劉高喜 肖玉玲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各行各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社會和企業對建筑人才的要求需求類型也越來越多元化。高職建筑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出全面的高素質高專業技能的人才。本文針對高職建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弊端,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立足學生就業實際,創新高職建工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幾點對策。
就業實際 建工人才 培養模式
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高職教育建工專業人才的培養不能良好地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就導致了高職院校建工專業畢業學生就業難的窘況。因此,高職院校建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迫在眉睫。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就目前而言,高職建工專業的課程設置往往還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造成產銷不對口的現狀,因此學生的就業能力滿足不了社會和企業的需求。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而高職建工專業不貼合市場的課程設計,就制約了學生的發展,就會造成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不強,缺乏創新意識等。近年來,伴隨有高職院校的招生擴展,學生的素質也變得參差不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素質。因此,在面臨來自社會企業的對人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壓力下,創新高職建工人才培養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立足于學生的就業實際打造出一個以學習興趣為核心,鍛煉學生專業能力為目標的全新高職創新人才培養課堂。
在高職建工專業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沿用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往往在課堂上扮演的是課堂的主宰者,一味地向學生強行的灌輸理論知識,讓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因此,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得不到良好的理論培訓,而這種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散思維和自學能力都得不到發展。因此,創新高職建工人才培養模式,教師逐漸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充分的引導學生去學習,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鍛煉自身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將高職教育“以學生為主導,以能力為核心,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全面融入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去。
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面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主宰者的弊端時,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去實踐學習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增強自身的教育手段來培養學生,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例如,筆者在進行《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的課堂教學時,由于土力學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問題教學法,在課堂開始之前,筆者會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通過預習的知識進行問題的解答,遇到不懂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學習。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然后通過問題將學生帶入課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科學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等,利用豐富的課件資源以及網絡優秀的教學資源,來拓寬學生的視野,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進行《工程測量》的課堂教學時,教學內容的設計就盡可能的和社會現狀相結合,以市場為導向向學生教授專業知識,筆者會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讓學生形成聯想記憶的同時還能拓展學生的視野,了解最新建筑施工中的測量工藝。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加深了教師的課堂深度,提升教學質量,還讓學生了解、學習的前沿工藝,為以后就業實踐打下基礎。
高職建工教學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這種模式就十分的契合高職建工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通過這種模式,讓學生不斷的去企業、到市場上進行實習,在增加學生社會經驗的同時也讓學生接觸到了企業實際生產工程總所應用到的工藝。例如,筆者會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去進行自身的探索實習,深入企業、工學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有效的解決學校本身知識教育的單一性,還能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自身綜合能力。
總之,高職建工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就業情況,將市場信息和教學內容相結合,用市場引導教學,更能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
[1]宮靈娟.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室內裝飾設計CAD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與創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488~489.
[2]王鋒.中等職業教育建筑專業教學實踐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17.
[3]李伊琴.中職數學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7(1):79~80.
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2017年度全省大中專院校就業創業課題“立足學生就業實際,創新高職建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題編號:JYB201725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劉高喜(1984-),男,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方向:深基坑開挖與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