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野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解讀
袁 野
在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合理的利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有效的發揮思想政治教學的人性化、互動性等優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技術平臺。同時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對于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眾多的挑戰,所以在新環境中,如何有效的是利用新媒體優勢,克服新媒體環境中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困難,有效的輔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問題。本文就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進行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新媒體環境下 實效性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引起了媒體形態的變革產程了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時期,新媒體作為其重要的載體,對于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所以在新媒體環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要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媒介素養,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于建設。
(一)引發學生認知偏差和人格問題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媒體本身所具備的虛擬性和匿名性必然會影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這就意味著在利用新媒體給學生提供自由獲取信息,強化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的同時,也有可能會導致學生走進認識誤區[1]。 高校學生由于本身的認知不全面,容易受到虛擬網絡中的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導致陷入誤區,比如,在新媒體的匿名環境中,學生比較容易沉溺在虛擬的到環境中,長久以往容易造成學生逃避現實,心理的承受能力低等等類似的問題,從而導致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在新媒體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的交流時間比較少,而大部分時間都是花在與隱藏真實身份的虛擬網絡中的任務交流,從而導致缺乏道德責任意識,久而久之會出現誠信危機問題。比如,現今社會種常見的通過新媒體發布虛假消息等等問題,從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危機。
(二)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并非簡單的信息傳播工具和載體,同時也是就具有著觀念構建和思想塑造的功能。由于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特點,讓各種政治文化實力和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都積極運用新媒體進行宣傳,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了新媒體之后,學生就會受到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的沖擊。而由于學生群體的特性,一些本身缺乏理性判斷能力的和正確價值觀念尚未形成的學生,在新媒體輸出的不良價值觀和不健康的思想文化面前,非常容易迷失自身的信仰和理念,消弱道德和法治意識,從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加大。
(三)減小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新媒體的環下,信息傳播的方式具有多元性的特點,對于信息源的控制難度比較大,也就導致新媒體在傳播信息過程中有著各種不確定的因素[2]。在新媒體環境中也不乏有著大量快餐文化,在這些不良信息面前,非常容易影響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和生活觀念,從而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冷靜辨別各種不良的信息,從而有效的引導學生的正確思想價值觀念,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各種優勢,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價值占據新媒體的主戰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媒介素養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對于媒介信息的判斷、解讀和使用的能力,提升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積極引導,養成良好的媒介素養,能夠客觀的辨認媒體中的大量信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道德、審美、情感等各個方面進行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成為優秀的媒介使用者,同時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結合現實的實際情況,比如可以針對學生的關心的就業問題、創業問題、情感問題等各個方面進行實際的交流,向學生傳播正確的人生態度,認識到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與意義。
(二)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一直在不停的變化,整體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素質,對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有著重大的作用,因此要不斷的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教師作為信息的傳遞者,知識的傳授者,只有自身充分辯證的了解信息,在傳播之后才會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所以各高校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提升整個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新媒體的環境下,能夠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同時新媒體也具有兩面性,在運用的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所以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媒介素養,同時注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
[1]王煥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探索與路徑選擇[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37~38.
[2]湯潔.新媒體環境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研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4(05):171~174.
[3]戴貝鈺.新媒體環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05):86~88.
(作者單位:湖北工程學院)
袁野(1991-),男,漢族,重慶人,研究生,輔導員湖北工程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