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 波
(河池市中醫醫 院腦病科,廣西 河池 547000)
用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重癥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觀察
閉 波
(河池市中醫醫 院腦病科,廣西 河池 547000)
目的: 探討用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重癥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0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河池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接受治療的125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微創組和保守組,其中,微創組有62例患者,保守組有63例患者。對微創組患者進行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對保守組患者進行內科保守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結果:微創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保守組患 者,其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保守組患者,其平均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明顯少于保守組患者,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對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改善其腦神經的功能,減少其住院的天數和費用,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高血壓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腦神經功能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由高血壓引起腦小動脈的動脈瘤破裂所導致的[1]。該病起病緊急,患者可在發病后的數分鐘或數小時內死亡[2]。其原因為,急性出血形成的血腫可壓迫其周圍正常的腦組織,使腦疝發生,進而使呼吸中樞和心血管運動中樞受損。因此,臨床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關鍵在于減輕腦血腫對其周圍組織的壓迫,以減少腦出血后遺癥,提高患者的 生活質量。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用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重癥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顯著,且可改善患者腦神經的功能,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為了進一步證實該療法的有效性,本文對2010年4月以來在河池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接受治療的125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0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河池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接受治療的125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其納入標準為:1)經顱腦CT檢查確診患有高血壓腦出血。2)高血壓病史在2~30年之間。3)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分≤8分。4)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5)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本次研究。在這125例患者中,有75例男性、50例女性;其年齡介于52~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6.7±7.2)歲;其高血壓病程介于2~30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5.4±5.3)年。其中,有100例發生基底核腦出血的患者,有9例發生丘腦出血的患者,有16例發生腦葉出血的患者。在他們中,有19例患者的出血量<50 ml,有100例患者的出血量介于50~80 ml之間,有6例患者的出血量>80 ml。將這125例患者隨機分為微創組和保守組,其中,微創組有62例患者,保守組有63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保守組患者進行內科保守治療,包括脫水、降顱壓、控制血壓、抗感染、預防并發癥及對癥支持治療等。對微創組患者進行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對患者進行CT檢查,明確其發生腦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并選擇血腫與顱骨距離最近的部位作為穿刺點。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與常規消毒。待麻醉起效后,用YL-I型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由北京萬特福科技公司生產)對穿刺點進行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將穿刺針留置在血腫腔內,將其尾端與引流管相連接,然后抽吸血腫。用沖洗液(由2~3萬U尿激酶+6250 U肝素+2~3 ml的生理鹽水)定時對血腫腔進行沖洗,每隔4~6 h沖洗一次,共沖洗3~4次。在沖洗完畢后,對患者進行CT復查,觀察其血腫消除的情況。待患者的血腫完全消除后,為其拔除穿刺針。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術后脫水、抗感染、預防并發癥及對癥支持治療。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采用改良的愛丁堡-斯堪的納維亞量表(即改良MESSS)對兩組患者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具體的內容包括意識功能、語言功能、軀體功能三個維度,總分為45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說明其神經功能缺損的程度越嚴重。
痊愈:指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的幅度>90%,且其病殘程度為0級。顯效:指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的幅度為46%~89%,且其病殘程度在1~3級之間。有效:指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的幅度為18%~45%。無效:指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的幅度<18%,或有所升高。
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 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微創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55%)明顯高于保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6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887,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微創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對比
微創組患者平均的住院天數為(17.6±6.9)d、住院費用為(9.2±2.3)千元。保守組患者平均的住院天數為(24.1±7.3)d、住院費用為(12.4±2.6)千元。微創組患者平均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均明顯少于保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微創組有17例患者發生腦水腫及再出血等術后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7.42%;有6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9.68%。保守組有30例患者發生腦水腫及再出血等術后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7.62%;有17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26.98%。微創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明顯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高血壓等腦血管疾病的 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4]。高血壓腦出血是晚期高血壓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該病病情進展迅速,致死率和復發率均較高[5]。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該病的方法對于提高該病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腦神經的功能、提升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本 院對保守組患者進行了內科保守治療,對微創組患者進行了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微創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保守組患者,其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保守組患者,其平均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明顯少于保守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低于保守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的效果顯著,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腦神經的功能,減輕其經濟負擔,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1]錢維加.血壓顱內出血微創介入軟通道治療研究[J].醫學綜述,2013,19(1):167-169.
[2]鐘良,鐘有安,肖開敏,等.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最佳手術時機的臨床研究概況[J].廣西醫學,2103,35(3):362-364.
[3]張俊,謝仁龍.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加亞低溫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2):225-227.
[4]李楠.顱腦微創血腫清除術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現代藥物應用,2016,10(6):28-29.
[5]鐘志堅,徐育林,尹宏,等.種手術術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效果比較[J].西部醫學,2013,25(10):1497-1498.
R651.1
B
2095-7629-(2017)8-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