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俠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江蘇 連云港 222300)
對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
張作俠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江蘇 連云港 222300)
目的:分析對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間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的10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手術結束后,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試驗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在進行護理前后,分別使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評分量表(NDF)及Barthrl指數評估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并對評估的結果進行比較。在兩組患者出院前,分別調查其對護理的滿意度,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比較。結果:進行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GCS評分、NDF評分、Barthrl指數評分及其對護理的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高血壓性腦出血;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手術;綜合護理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常見的并發癥[1]。此病常在高血壓患者的情緒激動、屏氣用力時發生。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在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治療中廣為應用。此手術具有創傷小、患者疼痛輕、術后恢復快的優點[2]。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后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為了分析對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選擇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手術的10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這些患者的年齡為45~62歲,平均為(55.5±0.64)歲。他們發病的時間均<7 h。出血部位包括基底節區(54例)、丘腦(17例)、小腦(9例)。這些患者的出血量為35~90 ml,平均為(43.5±9.7)ml。他們的癥狀均符合臨床上關于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診斷標準。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這些患者選擇合適長度的YL—1型穿刺針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術[4]。手術結束后,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用藥指導、病情監護等常規護理。對試驗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 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到神經外科監護病房進行監護,監測其意識狀態、瞳孔的大小、思維能力及肢體的活動能力等。同時,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患者的血壓一旦高于180/120 mmHg,應立即為其使用降壓藥進行治療,將其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左右。2)護理人員定時為患者測量體溫。在短時間內患者若出現持續高熱且無出汗、寒戰等癥狀,應為其使用中樞性高熱降溫藥進行治療。使用此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效果若不理想,可為患者使用酒精擦洗法、冰敷法進行物理降溫治療。3)護理人員嚴密監測患者引流管的情況,定時為其更換引流管,仔細觀察其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定時為其更換穿刺部位的敷料。需要注意的是,在為患者更換引流管時,護理人員應按要求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在為患者翻身時應先為其夾管,且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以防其引流管脫落或有腦脊液流出。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其不要用手抓引流管。對于意識模糊或出現躁動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使用約束帶將其固定。4)肺炎是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術后一種常見的并發癥。為預防此癥,護理人員應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定時為其更換體位,及時為其清理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對于痰液黏稠的患者,護理人員可遵醫囑對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并根據進行痰液培養的結果為其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此外,護理人員應定時為患者所在的病房通風,保持其病房的溫度、濕度適宜。5)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在術后需要臥床較長的時間,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定時為其清洗尿道口、更換尿袋,注意觀察其尿液的顏色、性狀及量。在為患者更換尿袋前,護理人員應先為其關閉導尿管,以防其尿液回流。6)保持患者病床的干燥、整潔,定時使用溫水為患者擦拭全身,定時為其更換衣物,詳細記錄其變換體位的次數,為其加強營養,增加其機體的抵抗力,以防其出現褥瘡。7)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讓患者進行主動、被動的患肢康復訓練。在進行康復訓練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多鼓勵、安慰患者,消除其負面情緒,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康復訓練。8)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告知其保持情緒穩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適量的運動,不要食用油炸食品,以防加重其心腦血管的負擔[5]。
1)在進行護理前后,分別使用GCS、NDF及Barthrl指數評估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2)在患者出院前,使用自制的調查表調查其對護理的滿意度。該調查表的總分為100分。得分在95分以上表示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得分在80~95分之間表示患者對護理較滿意,得分在65~79分之間表示患者對護理一般滿意,得分在65分以下表示患者對護理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的人數+較滿意的人數+一般滿意的人數)/總人數×100%。
使用統計軟件SPSS23.0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出血量及GCS、NDF、Barthrl指數的評分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其對護理的滿意度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GCS、NDF、Barthrl指數的平均評分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護理后,試驗組患者GCS、NDF、Barthrl指數的平均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調查的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前后其GCS、NDF、Barthrl指數評分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腦底小動脈的血管壁會發生玻璃樣、纖維樣的變性,或出現局灶性的出血、缺血及壞死。上述病理變化可使此病患者的血管壁發生局限性擴張,從而在此處形成微小的動脈瘤[6]。當高血壓患者的情緒激動、進行過度的腦力及體力勞動時,其血壓會顯著升高,導致其已經發生病變的腦血管(主要包括豆紋動脈、丘腦穿通動脈、丘腦膝狀動脈及脈絡叢后內動脈)破裂。高血壓性腦出血具有起病急的特點。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與其出血部位、出血量密切相關。在通常情況下,此病發生后,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躁動、嗜睡、昏迷的癥狀[7]。患者血腫對側的肢體會出現偏癱,其瞳孔會出現變化。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發病的早期,其兩側的瞳孔會縮小,當其腦內的血腫出現擴大時其腦水腫的癥狀會加重,其顱內壓會增高,從而引起血腫側的瞳孔散大,使其脈搏減慢、血壓升高。對此病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次研究中,對10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均進行了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手術。手術結束后,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試驗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其中,試驗組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微創穿刺顱內血腫吸除手術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1]范紅,劉旭,鄭仲乾,等.微創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681-1682.
[2]賀春燕,梁娟,張娟,等.綜合護理干預在腦出血患者微創錐顱血腫清除術的應用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804-806.
[3]吳擁軍.綜合護理干預對微創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20):8-11.
[4]常巖巖,宋艷紅,陳美云.綜合護理干預對微創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影響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13):117,120.
[5]劉秀麗.微創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23.
[6]楊忠坤,楊秀芝.微創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9):229-230.
[7]張順香,金錦華.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微創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80):73.
R473
B
2095-7629-(2017)8-01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