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晶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8)
對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探析
左晶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8)
目的:探討對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結腸癌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Fast-Track Surgery Nursing,FTSN)的臨床效果。方法: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接診的120例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20例患者隨機分成普通組(60例)和加速康復組(60例)。在這兩組患者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期間,為普通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為加速康復組患者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排便的時間、排氣的時間、恢復進食的時間、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住院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結果:加速康復組患者術后排便的時間、排氣的時間、恢復進食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普通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普通組患者,其住院的費用少于普通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結腸癌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其病情的康復,減少其住院的費用。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住院的費用;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1]。有學者指出,對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結腸癌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地縮短其住院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結腸癌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接診的120例結腸癌患者進行了對照研究。
1)經病理檢查被確診為結腸癌。2)具有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指征[2]。3)知情并同意參加本次研究。
1)近期內接受過其他外科手術治療。2)合并有語言障礙、視覺障礙或聽覺障礙。3)不能正常地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接診的120例結腸癌患者。將這120例患者隨機分成普通組(60例)和加速康復組(60例)。普通組患者中有男34例,女26例;其年齡分布在36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55.2±10.5)歲。加速康復組患者中有男35例,女25例;其年齡分布在37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55.1±10.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兩組患者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期間,為普通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在患者入院后,為其介紹手術方案。在進行手術前3d起,指導患者進食流質食物。在進行手術前1d,指導患者服用瀉藥。在進行手術前12h,指導患者禁食禁水。在進行手術前8h,對患者進行灌腸。2)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為患者妥善地固定鼻胃管和腹腔引流管。3)在手術結束后,遵醫囑采用鎮痛劑和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在患者排氣后,為其拔除鼻胃管,并根據其實際情況指導其飲水、進食。在術后3d至4d,為患者拔除導尿管。在術后6d至7d,為患者拔除腹腔引流管。為加速康復組患者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護理方法如下:1)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詳細地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結腸癌的發病機制、臨床上治療結腸癌的主要方式和可能出現的預后等,以緩解他們緊張、焦慮的情緒。在進行手術前1d,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食流質食物。在進行手術前12h,指導患者服用瀉藥。在進行手術前6h,指導患者服用400ml濃度為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指導其禁食禁水。在進行手術前4h,對患者進行灌腸。2)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將患者的靜脈輸液量控制在2500ml至3000ml之間。在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液前,應先對注射液進行加溫處理。3)在手術結束患者清醒后,護理人員為其拔除鼻胃管。在拔除鼻胃管4h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其飲水、進食。4)在手術結束24h后,護理人員為患者拔除導尿管。在術后3d至4d,指導患者逐步恢復正常飲食。5)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后,護理人員指導其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以促進其身體機能的恢復。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排便的時間、排氣的時間、恢復進食的時間、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住院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患者術后排便的時間、排氣的時間、恢復進食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用(±s)表示,采用t檢驗,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用n和%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加速康復組患者術后排便的時間、排氣的時間和恢復進食的時間均短于普通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對比 ( h,±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對比 ( h,±s)
組別 例數 術后排氣的時間 術后恢復進食的時間 術后排便的時間普通組 60 7.95±1.85 10.53±2.68 48.51±7.86加速康復組 60 4.35±1.25 6.55±2.40 35.36±6.56 P值 <0.05 <0.05 <0.05
加速康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短于普通組患者,其住院的費用少于普通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的對比 ( ±s)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的對比 ( ±s)
組別 例數 住院的時間(d) 住院的費用(元)普通組 60 8.53±0.95 6989.60±459.5加速康復組 60 3.53±0.55 4066.50±385.8
在術后,加速康復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切口感染,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67%(1/60)。普通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生了切口感染,有3例患者發生了腸梗阻,有2例患者發生了吻合口瘺。普通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3.33%(8/60)。加速康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普通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又叫促進術后恢復護理。有學者指出,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和接受胃癌手術的患者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3]。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結腸癌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應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對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120例結腸癌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理想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加速康復組患者術后排便的時間、排氣的時間、恢復進食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普通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普通組患者,其住院的費用少于普通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對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結腸癌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其病情的康復,減少其住院的費用。
[1]林蘭英.結腸癌圍手術期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26):24-25.
[2]陳湘.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結腸癌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1(24):5-6.
[3]董長秀.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結腸癌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吉林醫學.2015,1(2):10-11.
R473
B
2095-7629-(2017)8-0174-02
左晶晶,女,1988年9月出生,漢族,2011年畢業于山西大同大學護理專業,學士學位,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肝膽胰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