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萍
(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甘肅 臨洮 730500)
分層次培訓在婦產科護理人員繼續教育中的應用效果
吳海萍
(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甘肅 臨洮 730500)
目的:探討分層次培訓在婦產科護理人員繼續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08至2015年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在2008至2011年,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2012至2015年,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然后比較兩個時間段護理人員進行基礎護理服務的合格率、對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的合格率、采取消毒隔離措施的合格率、管理急救物品的合格率、書寫護理文書的合格率、住院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醫生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2012至2015年護理人員進行基礎護理服務的合格率、對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的合格率、采取消毒隔離措施的合格率、管理急救物品的合格率、書寫護理文書的合格率、住院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均高于2008至2011年上述護理指標的合格率或滿意率。2008至2011年護理不良事件的平均發生件數多于2012至2015年護理不良事件的平均發生件數。2012至2015年該院婦產科有2人在全縣護理技能大賽中獲獎,有2人在全市護理技能大賽中獲獎,有2人取得本科文憑,有13人取得大專文憑。結論: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可提高該科護理工作的質量和護理人員的素質。
婦產科;護理人員;分層次培訓;繼續教育
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僅對護理人員進行學校教育及臨床實踐教學已不能適應對其自身發展的需求。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系統的培訓是建設護理團隊、提高護理人員素質、規范護理人員職業行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及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接受繼續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培養護理人才的重要環節[1]。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制定的《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中關于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的要求[2],結合該科室大多數護理人員的具體情況,自2012年開始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08至2015年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護理人員。該院為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2008至2011年,該院婦產科共有病床50張,每月住院的患者數約為240例。此期間,該院婦產科共有護理人員13人,其中學歷為大專的護理人員有4人,為中專的護理人員有9人。在這些護理人員中,有主管護師5人,有護士8人。2012至2015年,該院婦產科共有病床72張,每月住院的患者數約為350例。此期間,該院婦產科共有護理人員18人,其中學歷為大學本科的護理人員有1人,為大學專科的護理人員有2人,為中專的護理人員有15人。在這些護理人員中,有主管護師5人,有護師1人,有護士12人。
在2008至2011年,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簡單到復雜地為護理人員講解崗位職責、護理技巧、溝通技巧等。2012至2015年,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具體的培訓方法是:根據護理人員在婦產科工作的時間將其分為三個層次。將在婦產科工作時間≤1年的護理人員作為新入職護理人員。將在婦產科工作時間為2~5年的護理人員作為低年資護理人員。將在婦產科工作時間>5年的護理人員作為高年資護理人員。在本次培訓工作中,由具有豐富的護理經驗、較強的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的高年資護理人員擔任培訓組長。由在婦產科工作時間>5年的護理人員擔任帶教老師。由護士長、培訓組長及帶教老師制定對各層次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的計劃。
1.2.1 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 對新入職護理人員進行的培訓分為強化崗前培訓(第1個月~第3個月)和專業技術培訓(第4個月~第12個月)兩大板塊。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使用目標教學法對新入職護理人員進行集中授課、一對一帶教,幫助其盡快完成角色轉變,端正其工作態度,增強其責任感,使其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提高其應急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從而使其能勝任本職工作[3]。
1.2.1.1 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強化崗前培訓 1)培訓的前3天,由護士長為新入職的護理人員介紹病區的環境、科室的管理體系、人員的構成、工作任務、服務理念、工作特點、各項規章制度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2)培訓的第1個月,讓新入職的護理人員熟悉婦產科各班護理人員的職責、工作流程、各項應急預案、書寫護理文書的方法及婦產科常見病的護理方案。由培訓組長為新入職的護理人員示范進行無菌操作及靜脈輸液的方法。由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進行一對一的護理操作指導,使其能熟練地掌握上述培訓內容。3)培訓的第2個月和第3個月,讓新入職的護理人員學習對危重癥患者進行搶救的措施,使其能夠熟練地使用各種搶救藥品、器材,能夠對患者進行吸氧、心電監測、導尿及心肺復蘇等護理操作。
1.2.1.2 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 由護士長和培訓組長為新入職的護理人員講解婦產科疾病的發病機制、常見的護理問題、常用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的方法等。每個月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兩次集中授課。由帶教老師為新入職的護理人員講解對新生兒進行護理的方法、觀察和判定產婦產程的方法、對難產產婦進行助產的方法、對窒息新生兒進行搶救的方法等。
1.2.1.3 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 在進行強化崗前培訓時,每個月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一次理論考試、兩項實際操作技能考試。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時,每個月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一次理論知識考試、一項實際操作考試。若新入職護理人員理論知識考試的成績為80分以下,則判定其考試成績為不合格。若新入職護理人員實際操作考試的成績在90分以下,則判定其考試成績為不合格。對考試成績不合格的新入職護理人員,讓其在一周內進行補考。將各項考試成績記錄在案。
1.2.2 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
1.2.2.1 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的目的 1)讓低年資的護理人員掌握與婦產科疾病相關的知識、婦產科儀器的使用和管理方法,使其能解決護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2)使低年資的護理人員能配合高年資護理人員開展新業務、研究新技術。3)使低年資的護理人員掌握對護理專業實習生進行帶教的方法。4)使低年資的護理人員掌握對急診患者、危重癥患者進行搶救的技能。
1.2.2.2 組織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 每月組織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4次自主業務學習。自主業務學習的內容包括:1)掌握對患者進行安全管理的方法。2)了解婦產科住院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特點及類型。3)熟悉各種應急預案及搶救流程。4)了解幫助婦產科住院患者預防醫院感染及處理醫院感染的方法。5)掌握對婦產科急救藥品及急救器材進行管理的方法。6)學習預防和處理各種婦產科疾病并發癥的方法。7)學習與婦產科疾病相關的知識。
1.2.2.3 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培訓 每月由醫生、護士長或高年資護理人員對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一次理論知識培訓,主要為其講解與婦產科疾病相關的知識。每月對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一次理論知識考試。若護理人員理論知識考試的成績在90分以下,則判定其考試成績為不合格。對考試成績不合格的低年資護理人員,讓其在一周內進行補考。將考試成績作為績效考核中的一個評價項目。
1.2.2.4 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實踐操作培訓 每月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一次實踐操作培訓。使用集體點評法對護理人員進行實踐操作培訓。由1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演示護理操作,其他低年資的護理人員觀摩,待護理操作結束后,集體點評該項護理操作,指出其操作不當之處[4]。每個季度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一次操作技能考試。若低年資護理人員的考試成績<80分,則判定其考試成績為不合格。對考試成績不合格的低年資護理人員,讓其在一周內進行補考。將考試成績作為績效考核中的一個評價項目。
1.2.3 對高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 每年有計劃地選派1或2名優秀的高年資護理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提高其護理水平。鼓勵高年資的護理人員外出參加短期培訓以帶動本科室護理業務的發展。讓高年資護理人員配合醫生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讓高年資的護理人員每月自主進行2次業務學習。進行業務學習的內容包括:1)了解進行護理質量控制的方法及標準。2)撰寫護理類學術論文。3)學習護理新業務、新技術。4)掌握對低年資的護理人員及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的方法。5)學習協調護患關系及醫患關系的技巧。6)對在本科室實習、進修的人員進行帶教,并總結帶教經驗。7)培養科研能力。每年對高年資的護理人員進行兩次理論知識考試和兩次實際操作考試。讓理論知識考試成績低于80分、實際操作考試成績低于90分的高年資護理人員進行補考。將考試成績作為績效考核中的一個評價項目。
每個月對2名危重癥患者或術后需要進行一級護理的患者、4名普通患者進行護理情況調查。根據該院護理部制定的基礎護理服務標準、對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的標準、護理文書書寫標準考察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服務、對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服務及書寫護理文書的情況。每月為10位住院患者發放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考察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每月為每位婦產科醫生發放1份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考察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由科室護士長每周檢查一次消毒隔離措施實施的情況、急救物品的管理情況。每年統計一次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計算2008至2011年及2012至2015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根據每年各項護理指標的合格率或滿意率,計算2008至2011年及2012至2015年各項護理指標的平均值。
2012至2015年護理人員進行基礎護理服務的合格率、對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的合格率、采取消毒隔離措施的合格率、管理急救物品的合格率、書寫護理文書的合格率、住院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均高于2008至2011年上述護理指標的合格率或滿意率。2008至2011年護理不良事件的平均發生件數多于2012至2015年護理不良事件的平均發生件數。詳情見表1。
表1 2008至2011年與2012至2015年的各項護理指標(±s)

表1 2008至2011年與2012至2015年的各項護理指標(±s)
2008至2011年 2012至2015年進行基礎護理服務的合格率(%) 95.5±1.1 97.8±1.1對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的合格率(%) 95.3±2.0 99.0±0.7采取消毒隔離措施的合格率(%) 96.8±1.1 99.0±1.2管理急救物品的合格率(%) 97.3±0.8 99.3±0.8書寫護理文書的合格率(%) 93.0±1.7 98.0±1.6住院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 91.5±0.9 97.3±1.1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率(%) 89.8±1.1 97.5±1.5護理不良事件(件/年) 3.8±0.8 1.3±0.8項目
2012至2015年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有2名護理人員在全縣護理技能大賽中獲獎,有2名護理人員在全市護理技能大賽中獲獎,有2名護理人員取得自學本科文憑,有13名護理人員取得自學大專文憑。
婦產科是對婦產科疾病患者、產婦及新生兒進行治療和搶救的重要場所。婦產科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患者、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因此,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意義重大。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婦產科的新入職護理人員的數量迅速增多。如不按照科學、規范的方法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就不能適應醫院的快速發展和產科患者的需求。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能讓其明確學習目標,為其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其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術。對婦產科的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能減少新入職護理人員上崗后的盲目感,能為低年資護理人員指出努力的方向,能讓高年資的護理人員不斷地學習新業務、新技術,并能在科內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科室整體的護理水平,增強護理團隊的凝聚力。
總之,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可顯著地提高該科護理工作的質量和護理人員的素質。
[1]唐靜萍,皮紅英.我國初級職稱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現狀[J].中華護理教育,2012,11(9):510-512.
[2]國家衛生部.臨床護士規范化培訓實行辦法[G].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5.
[3]洪海蘭.新護士崗前培訓提高人崗契合度[N].現代護理報,2015-10-13(13)。
[4]周悠燕,周艷.集體點評訓練在新護士崗前操作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0,9(2):164
R47
B
2095-7629-(2017)8-0166-03
吳海萍,女,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長,護理部副主任,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