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相較于漢語環境下的學生,西藏高中生的數學水平較差,這與西藏的教學環境與語言環境有直接的關系,需要對其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加以優化,因此,本文謹就西藏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主要問題加以闡述,并相應地提出培養策略,以期提高西藏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果與質量。
【關鍵詞】西藏高中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學習生涯的關鍵時期,直接關系到高考成績與高校的選擇,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與人生規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中數學是高考必考的主科目之一,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數學知識點,還需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與練習,才能夠全面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一、西藏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主要問題
(一)對于高中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高中數學知識與初中數學之間的練習并不十分緊密,學生在初入高中時,會對難度明顯提高的數學學習與高中授課方式感到無所適從,影響學習效果與練習水平,久而久之就會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此外,西藏高中生從小生活在藏語環境當中,對于普通話的使用與理解能力較差,盡管在初中與小學階段已經經過了數學符號語言的熏陶,但艱深的高中數學內容無疑是更加難以理解的內容,就會進一步打擊西藏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缺少足夠的練習
高中數學內容相對深奧,數學題目的解析也有更高的難度,導致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公式之后,卻難以有效地進行題目解析。或者學生經過了課堂學習,自以為已經充分掌握了數學知識與解題方法,因而課后時間并不會主動進行練習。另外,高中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不恰當,也是導致其練習不足的主要因素。
(三)解題思維不夠靈活
高中學生會存在解題思維不靈活的情況,也就是充分掌握了正確的知識點與解析方法,能夠對已知條件進行準確的分析,能夠準確列出公式、方程或圖形,但是由于解題思維不夠靈活,導致在解題過程中不能依據題意及題目中的隱含條件進行靈活變通,而導致解題答案的錯誤,這一方面是由于缺少足夠練習,另一方面,也與學生的學習方法僵化有關[1]。
二、培養西藏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有效途徑
(一)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學習熱情
高中數學知識相對而言更加艱深與復雜,這就容易增加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抵觸心理,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主動調整教學方式,利用更加新穎的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地進行知識研究與探索,提高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水平與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與差異化人格,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景的方式,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以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授“異面直線”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在長方體形狀的教室中是否存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線,如果有,請指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對異面直線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討論生活中所見到的異面直線,經過討論與提問之后,將異面直線的概念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自行繪出異面直線。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能夠將生活實踐經驗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在生活中也會更加樂于主動探索各種各樣的異面直線。
(二)培養學生及時復習、勤于練習的學習習慣
研究表明,課堂學習中,學生即便能夠記住教學內容,但如果沒有有效的課后復習與練習,學生會逐漸遺忘所學到的內容,只有不斷地練習、溫故而知新,才能夠鞏固學習成果,更加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應用能力。而課后復習并不僅僅是重新閱讀教材,還應當在空閑時間對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默記與回憶,回憶教師是如何進行課程導入,如何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生活中有哪些數學現象與數學知識,課堂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等。同時通過課后練習充分了解解題步驟與解題難點。另外,學生還需要充分掌握數學知識的概念與公式等,以之作為解題的依據與工具[2]。
例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函數相關知識之后,需要進行課后復習與課后練習,如習題:f(x)=asin(ωx+φ)(a>0,ω>0,|φ≤π|),最高點M坐標為(2,),點P在曲線上,P由M運動到相鄰最低點N時,在點Q處(6,0)越過x軸,求a、ω和φ的值。在這道題中,學生需要充分掌握三角函數的相關概念與代入法的解題方式,將代入法與三角函數的知識點充分融合,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將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起來。學生在充分掌握了代入法的應用方式之后,就可以對題目進行解析。
(三)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
要想培養西藏高中生的數學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還需要強調其主動思考的能力,數學的學習過程在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處理問題。而很多學習僅僅是單純地記憶并背誦數學公式與知識點,這就不利于學習質量與水平的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問題,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思考,能夠在練習與學習的過程中,逆推數學公式與定義,更好地掌握應用與實踐方法。
例如,學生在學習立體幾何的時候,需要一定的空間觀念與空間想象力,在學習過程中就點與點的關系、點與線的關系、線與線的關系、線與面的關系、面與面的關系等都比較難以理解,在做題時常常遇到挫折,就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通過構建模型的方式,來理解不同結合要素之間的練習。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會對數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也更加有助于建立空間理念并提升空間想象力。
(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
要想學好高中數學,取得更好的數學成績,就需要學生充分掌握學習與解題能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明確題目中的重點與隱含條件,將題目轉化為更加易于理解的問題與知識,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題目。例如,就高中立體幾何的練習題目,需要學生在頭腦中構建幾何模型,難度較高,教師就需要培養學生將審題與繪制圖形相結合,通過畫圖來更加直觀地理解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更加簡單而快速地進行解答。另外學生也需要充分養成謹慎審題的習慣。
(五)運用互動式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互動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溝通,需要教師充分理解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與教學相長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師應當主動營建更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主動打破師生之間的壁壘,給學生更加廣闊的思考與創新空間[3]。例如,在學習統計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構建一個教學情景:如果全班50個同學,而學校要選派7個學生參加競賽,那么用統計學的原理應當怎樣確保公平性呢?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提出隨機抽樣辦法。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是全校幾千名學生中,要選派7名學生參加競賽,又該怎樣保證公平呢?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隨機抽樣與系統抽樣的差異。通過這種互動方式,學生會體會到自己的認知能力與自我價值,更好地消弭師生之間的地位差別,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語
對于西藏高中生而言,也需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主動探索與嘗試更加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明確自身學習中的不足與問題,積極主動地思考數學問題,并養成在課堂上主動發言的習慣與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慧玉.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新課程學習·中旬, 2015(1):99-99.
[2]趙倩.高中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淺談[J].學周刊,2015(29):27-27.
[3]南建新.高中生數學不良學習習慣和教學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4(13):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