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
【摘要】近二三十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方面的迅速發展,我國的音樂教育開始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其中,鋼琴教學尤為突出。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提升。然而,縱觀我國當前各高校的鋼琴教育現狀來看,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部分地方院校鋼琴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學生能動性較差等等。為了能讓我國高校鋼琴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我想我們應該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客觀地審視和分析現狀及其中的問題,并積極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以及學生整體現狀來使整個鋼琴教學變得更加合理化,科學化,系統化。鑒于此,本文就師生之間的“教”與“學”的互動在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加以探討,以便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鋼琴教學 師生教學互動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215-01
1.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
近二三十年來,鋼琴教學在發展中根據各地各校不同的教學實際情況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斷加強精細化管理:例如,對于學生的鋼琴學習和老師們的鋼琴教學的考核都進行了統一;并十分注重鋼琴教學的實踐執行,創造與國內外同專業交流的實踐機會;對學生的專業訓練上不斷地細化要求;不斷地豐富教學大綱等等。然而,同樣由于普及范圍和需求量的急劇增長,鋼琴教學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例如:教師教學水平的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質量差距較大等。
2.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互動在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學”,顧名思義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老師的“教”,以及學生的“學”。從過去幾十年的鋼琴教育發展和教學成果來看,這二者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缺一不可。然而如今,從一些高校的鋼琴教學過程中看來,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自卑或膽怯的心理同老師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進而更對學鋼琴一步產生畏難情緒;自身專業基礎薄弱失去信心;自身學習缺少能動性和積極性等。而面對此現狀,只有通過有效的互動,發揮其相互促進的作用才能將其改善。
3.實現師生“教與學”互動的有效措施
3.1以學生為主體
鋼琴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首先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鼓勵他們大膽放開自己的思維,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最大程度上地給予他們發揮其潛能的空間。使他們感受自己也是鋼琴主課中的主角之一,而不是被動的被灌輸鋼琴技巧知識等。這當中除了注重在課堂上的教學還應該鼓勵學生體會生活感受生活,仔細感受身邊的事物,從中收獲屬于自己的靈感并將其帶入自己的演奏中去。
3.2轉變傳統的鋼琴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形式
較為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主要是要求學生對理論上的掌握,機械地要求學生自己尋找與曲目相關的書面知識以及音頻視頻,并且一味地對其進行模仿。這種模仿方式對于處在鋼琴教學啟蒙階段是適用的,但是作為高校的學生,一味地模仿方式只能培養出一批鋼琴演奏工匠,學生的演奏缺乏自身的想法和靈魂,缺乏生命力。而學生對獨立處理一些大型曲目就會感到力不從心。很明顯,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思維的培養,這需要我們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設法將知識點進行設計和延伸,對學生的個體個性思維進行啟發。采用因人而異的方式對其技巧和音樂表達加以訓練。
3.3加強教師的專業修養
對于鋼琴這門樂器的學習來說,比其他專業更加需要一名合格的教師來引導。這就要求我們時時不斷地加強提升自身的專業修養,并與時俱進地掌握世界先進鋼琴水平發展狀況。例如,多走出去,到具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觀摩,學習。除了了解別國的鋼琴水平發展情況,更要對整個西方音樂文化發展做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和學習。這樣就能避免在教學中僅局限于對書面和譜子上的已有內容進行說明,而能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告訴學生,這樣的教學恐怕對學生來說才是最為受用并且印象最為深刻的。
結束語: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我的專業修養,轉換教學理念,靈活運用教學方式,甚至大膽創新教學形式,合理利用教學資源,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培養具備獨立創新思維的學生、鋼琴演奏者、甚至優秀的演奏家。讓師生間“教與學”的互動發揮促進作用不再是一句話,教師的教學不再只是單一形式的知識技巧灌輸,讓教師和學生們真正意義上認識到這種互動在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為我國高精尖音樂鋼琴教育事業輸送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馮菲.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與思考[J].藝術科技,2016,27(12):228.
[2]黃鵬.淺析鋼琴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與師生互動[J].視聽,2016,(05):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