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胡 波
文化信息等效研究對商務翻譯補償之語用能力培養的影響
王 華1胡 波2
商務翻譯的過程實質上是諸多商業領域復雜符號的轉換,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文化信息存在著必然的意義不對等甚至缺失,其教學過程必須尋找文化契合點,通過語用能力培養進行翻譯補償,從而減少錯位或缺失,保證文化信息等效,促進商務交流。
文化信息等效 商務翻譯 語用補償能力
“一帶一路”策略倡議下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逐年加強,對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商務英語翻譯再次展現出其與跨文化交際學科強大的紐帶關系這一專業特點。
對于目標語與源語言中文化的掌握更甚于對于語言本身的理解。語言的文化意義體現在特定的交際場合。翻譯過程涉及的代碼轉換的高層面的要求就是需要確立語言的字面意義與其所傳達的文化信息的一致, 即要求達到文化信心的等效。如何利用跨文化交際理論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進行有效指導需要從文化信息等效研究中尋找切入點。
“一帶一路”策略倡議下我國每年進入歐美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商品數量與品種與日俱增,如何提高業形象和打開產品銷路,進行成功的國際營銷需要遵循跨文化交際理論原則,正視文化差異。商務英語翻譯人員作為國際商務活動連接的橋梁則更加需要研究文化信息的等效問題,正確認識語言信息的文化承載現象。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究其根源是對學生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整體培養。目前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過多側重于商務知識和翻譯理論的培養,而學生的跨文化語用能力則往往沒有受到重視。而實踐表明成功的商務翻譯活動不僅需要翻譯人員熟練掌握商務規則和擁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多數時候,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反而是被教學環節所忽視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國際市場上從事商務活動的雙方都隱藏著各自不同的文化,其顯著差異容易使得雙方產生誤解,給商務交流增加難度。商務翻譯人員有別于其他領域翻譯人員的任務就是要在翻譯進行過程中預判到可能的文化差異以及該差異可能導致的語言溝通障礙,并對此障礙進行消化和消除,以保障商務活動的雙方在達成合作的過程中不以有差別的文化價值觀念做出不利于雙方互惠互利的商務判斷,從而保證商業行為的順利進行,完成翻譯人員的基本任務,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達到不斷開拓全球市場的目的。
盡管人們普遍認為英語已經是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可以自然而然地成為各國之間、地區間經濟交往和商務往來的共享語言工具, 但事實上英語與其他所有語言一樣,無法擺脫其自身的本質特點,即英語是一門活的語言,會隨其使用者的國家、地區、文化等因素的差異而發展演變為不同的英語語言變體,例如新加坡英語,中式英語等。不了解使用者來自何種文化背景,而單純地認為共同使用英語這門語言就可以驚喜有效的商務活動與溝通顯然是一種過于天真的行為,將必然受到經濟活動和市場的懲罰。商務英語翻譯必須注重文化差異,弱化和消除文化障礙,實現文化溝通和交流。
商務英語翻譯富有行業特色,其內容涉及商務專業知識、英語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培養。要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到并非懂得商務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就能順利進行商務活動。如果跨文化交際意識缺乏,在具體的交際實踐中,他們會無意識地借助母語的語言規則,交際習慣,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來表達思想,從而與不同的文化因素發生交叉與碰撞,產生誤解和沖突,有時甚至直接導致商務談判的破裂。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能夠熟練運用英語語言進行涉外商務的復合型翻譯人才,以適應一帶一路策略倡議下我國商務環境日益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因此,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加強商務文化意識的培養迫在眉睫。在商務翻譯教學大綱的設定和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始終堅持語言結構知識與跨文化交際策略的融會貫通。
培養跨文化語用能力是商務英語翻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一帶一路”策略的倡議開啟了全國對外貿易活動欣欣向榮的景象,也為當前我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提出了直接的挑戰。教師忽略商務文化介入,就會出現語言與文化脫節,學校與市場脫節的現象。商務翻譯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中西方文化信息不等效的問題,在貿易實務中忽視這個問題,就會不利于商務活動的成功。在翻譯過程中,要注意恰當選擇對文化負載詞匯、句式語言信息的補償翻譯,通過提高語用能力,準確把握語言的豐富內涵。給予英美文化差異足夠的認識,提高翻譯能力,促進商務活動有效達成。
[1]陳蘇東,陳建平.商務英語翻譯[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江春.商務英語交際能力需求分析及其對課程設置的啟示[a].第五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2.武昌理工學院文法與外語學院)
本文系2015年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適應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與實踐課程內容優化探索”(項目編號:201544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