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洋洋
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探究
蘭洋洋
心理引導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非常重要,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夠準確的分析、判斷學生的心理問題,做出正確的引導,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的全面發展。
思政教育 心理素質
(一)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為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傳統的高校思政教育中,由于目標層次定位較高,對于低層次的教學目標很容易忽視,其主要表現在忽視學生心理上的真正需求,重視政治社會化功能,希望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但目前大學生情感豐富,需求復雜,不能很好地看待自己的缺點,這會導致在面對實際情況時,沒有很好的應變能力與適應能力。針對大學生越來越復雜的心理問題,高校的思政教育面臨更大的挑戰。
(二)心理引導因素要順應當代思政教育發展新形勢
隨著心理引導技術在我國高校思政教育的應用,大大增強了我國高校思政教育的預測性與教育性。據調查,心理引導因素分析能夠有效改善大學生的情感、行為以及道德認知,通過心理引導技術的應用,彌補了當前高校中思政教育工作的不足,能夠幫助思政教育工作者正確認識思政教育內容,從而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進步,更好的為學生提高幫助。
(一)能夠提供相應的服務,掌握大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
心理因素引導能夠改進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使他們健康的學習成長,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行心理引導服務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注意保密。心理引導師要較為親切,在與學生交流中要營造快樂的氛圍,使他們放下心理的放線,主動告知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與困難。由于很多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具有自卑心理,因此心理引導師要注意對學生的隱私進行保密,嚴禁向外透露,以免對學生造成困擾。要注意聆聽學生的困擾,讓學生具有安全感,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更好的為他們提供幫助。
由于當代大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在進行思政教育時,容易產生厭煩情緒,要掌握學生的這一特點,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真誠的與學生進行情感互動,才能更好的分析學生的思想變化,并及時采取心理引導舉措,讓他們增強自信心。
(二)改變傳統的思政教育,體現其教育藝術
由于思政教育最主要的表達方式是語言,而思政教育的語言具有鮮明的特點,帶有哲理性與政治性,能夠很好的對學生進行啟發與情感引導。從心理引導角度講,高校思政教育在語言運用上都要考慮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他們的承受能力與接受能力,并用平等的語氣與他們對話,才能取得更好的思政教育結果。
對學生的適應能力與心理調節能力,要通過正確的心理引導來實現,可以借鑒成功的心理學方法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引導,讓他們及時的轉變思想。因此,心理引導工作者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形成科學的思想教育理論,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一)加快心理引導制度化建設進程
素質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的中心思想,這就需要改變原有的思政教育內容,加大對學生的心理引導內容,建立完善的心理引導機制,為學生提高全方位的心理引導服務。高校要將心理引導納入日常的管理機構,創造良好的心理引導教育環境,并開設相關的課程,重視其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二)借鑒正確的評估方法,提高準確性
由于思政教育的局限性,給評估帶來一定的困難,其原因在于沒有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問卷調查只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體現,很難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因此無法判斷思政教育的成果。從目前來看,思政教育有很多評估方法,例如:實驗法、心理測量法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才能更好的提出解決方案。
借鑒心理評估的方法,能夠以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成績、社交等作為參考,掌握基本的信息,并能結合這些內容,提升可測量性,確保評估體系的鑒別能力。由于很多學生在進行思政教育評估時,抵觸能力較強,會避免自己不想選擇的內容。因此,高校在設計評估問題時,要采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述,從而使學生放下防范意識,提高評估答案的準確性。
(三)加強心理引導的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思政教師隊伍的建設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加強。其一,提高高校心理引導教師的綜合素質,并增加隊伍的數量,從而研究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其二,要完善思政教育、心理引導的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整體技術水平與理論知識。其三,鼓勵專業的心理引導教師進行長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其心理引導技能。其四,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增強教師的服務意識與競爭意識。其五,與其它高校進行交流學習,吸取經驗,總結出適合本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引導體系,從而更好的為學生提供服務。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希望和未來,而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與良好地心理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引導,并擴寬思政教育活動的內容,靈活的應用心理引導模式,滿足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使他們更好的應對生活與學習中的困難。
[1]楊楊.論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1).
[2]吳瑤.簡析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J].時代教育,2017(07).
長春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