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冰
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積極心理學應用
冷雪冰
積極心理學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將其與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不僅有利思政工作的開展,更有利于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因此,本文通過闡述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及現狀,分析其引入積極心理學的必要性,進而說明積極心理學在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輔導員 思政教育工作 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股重要力量,旨在從積極的角度來研究傳統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積極心理學倡導的是運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并在此基礎上解決信息教育中的理論問題,從而促使社會和個人走向和諧與繁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尤其對輔導員在日常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對進一步提升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作用
首先,輔導員能夠準確了學生的解思想動態。目前的在校大學生多為“95后”,其思維活躍、思想跳脫且個體差異明顯,在校期間的思想問題復雜化趨勢顯著。輔導員只有準確的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思想波動和情緒問題加以疏導和排解。
其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拉近師生關系的重要手段。輔導員是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老師,日常的接觸和溝通是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通過溝通交流逐步建立起信任感,有利于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能夠潛移默化的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二)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現狀
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思政”戰略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成果直接影響到在校大學生的心理成長、性格養成和思想道德素質。但就目前來看,高校雖然開設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但更多的還是關注學生的專業課程和教師的科研成果,對于思政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仍顯得不夠。而輔導員思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補充力量,其思政工作的開展也多停留于表面,無法產生明顯的教育效果。加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學生們能更迅速的接觸新的思想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的難度。
積極心理學旨在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生活中的問題,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追求的是人們的幸福和社會的和諧,這些特質都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目的不謀而合,決定了積極心理學應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在現如今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這也是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也是高校在培養高素質人才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大學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培育,除去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專業課程外,日常的影響和滲透更加必不可少,這就給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為了幫助普通人實現更好的發展,這些都是高校輔導員針對在校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的。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將積極心理學理論引入輔導員日常工作很有必要。
(二)創新工作方法的需要
目前,高校中針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多側重于事后管理,往往是在出現思想問題或違紀行為之后加以彌補。然而,目前在校生受到社會上各種非主流思想和觀念的沖擊,一旦出現問題就極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最好的工作方式應當是走在學生之前,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加以預防,這也正是引入積極心理學的重要原因。積極心理學是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和每一位學生,可以有效彌補傳統學生管理方式和教育方法的不足,為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三)改善師生關系的需要
目前,高校越來越重視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紛紛根據自身情況組建了相對年輕的輔導員隊伍。雖然年輕的輔導員與大學生年齡相仿,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管理與被管理、教育與被教育的固有關系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這就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仍然存在很大的距離,難以實現朋友間的交流,達不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積極心理學的引入,可以使輔導員以引路人的身份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溝通和交流使學生更加認可自己的主體身份,實現自我管理。
(一)調整學生心態
目前在校的大學生多為“95后”,多數都是家庭條件較好、思想意識超前、個性鮮明獨特的獨生子女,從小在溺愛環境中長大,容易沖到且缺乏抗打擊能力。進入大學后,身邊出現了各種優秀人才,有些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便會感到挫敗,甚至出現自備的心理狀態。針對這種問題,輔導員應當予以關注和重視,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有針對性的進行溝通和疏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自信的良好心態。積極心理學的觀點之一就是利用感恩教育和寬容教育可以幫助身處逆境的學生增強自信心和幸福感,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因此,輔導員可以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增加感恩教育和寬容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對待生活和學習,構建學生強大的內心為日后面對社會上更大的挫折奠定基礎。
(二)巧用激勵政策
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是積極樂觀的心態,反映在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農工就是贊賞教育和鼓勵教育。輔導員要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讓每一個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每個人學習和成功的機會是均等的。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環境和個性特征,輔導員在與不同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除了進行普遍教育,還要根據其特點進行個性化教育。在交流過程中,輔導員要密切觀察學生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神情,分析其所思所想,換位思考為其提供合理的建議。在溝通過程中,輔導員要適時采用鼓勵教育,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其更加樂觀的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另外,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要主動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這樣在日后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輔導員就能夠有針對性的開展激勵性教育,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對輔導員的信任感。
(三)營造積極氛圍
校園氛圍良好與否對于能否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園氛圍不僅能夠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升科學文化素質,更為學生的性格養成和三觀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積極心理學理論也曾指出,人的積極性格和對生活的積極性雖然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其積極性格和態度的形成更加依賴于人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即環境影響性格。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輔導員要在學?,F有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上,努力在學生周圍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輔導員可以潛移默化的感染每一為學生,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鼓勵互相進步,通過積極的情緒和感受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創設有利條件。
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到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僅可以彌補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提高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更能提升輔導員的思想教育能力和溝通技巧。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輔導員要盡可能的了解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和運用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實際操作,避免生搬硬套脫離實際。要充分發揮積極心理學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促進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的提高。
[1]郭士騰.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積極心理學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7(10):158~159.
[2]嚴蘇丹.積極心理學在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6,28(04):120~125.
[3]馬紅.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實現[J].教育現代化,2017(08):142~143.
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