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瑩
(伊寧縣中醫醫院口腔科,新疆 伊寧 835100)
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系統性治療的效果分析
鄧佳瑩
(伊寧縣中醫醫院口腔科,新疆 伊寧 835100)
目的:研究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系統性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伊寧縣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的63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該院對這63例患者進行了系統性治療。治療結束后,比較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PD(牙周探診深度)、AL (附著喪失指數)、BOP(探診出血量)以及其血清中IL-1β(白細胞介素-1β)的水平、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的水平和齦溝液中IL-1β的水平、TNF-α的水平。結果:與治療前相比,這63例患者治療后其PD、AL和BOP均有明顯的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這63例患者治療后其血清中IL-1β的水平、TNF-α的水平和齦溝液中IL-1β的水平、TNF-α的水平均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系統性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其血清和齦溝液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侵襲性牙周炎;系統性治療;炎性因子
侵襲性牙周炎(AgP)是牙周炎中一種常見的類型。此病的病因主要為患者牙齒缺失、口腔衛生狀況差、發生細菌性感染和免疫力下降[1]。此病患者多為成年人,其常可出現牙齦紅腫、出血和牙周組織損壞等癥狀。有調查發現,此病患者血清和齦溝液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可明顯升高。過去,臨床上主要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修補缺失的牙齒或抗炎等單一的治療,但效果很差。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63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系統性的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伊寧縣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的63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這63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病情符合臨床上規定的侵襲性牙周炎的診斷標準;2)年齡≥18歲;3)牙齒的數量≥20顆;4)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為:1)患有嚴重的慢性疾病;2)存在精神障礙、聽力障礙或語言障礙。3)患有其他類型的牙周炎。在這63例患者中,有男26例,女37例;其年齡在18~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47±5.09)歲。
對這63例患者進行系統性的治療。1)清潔口腔:臨床醫生應首先使用超聲器械和Gracey 手工器械清除患者牙齒上的牙菌斑、色漬和牙石,并對其牙齒表面進行打磨處理。患者牙周袋的直徑若超過5 mm,應清除其牙周袋。2)進行抗炎治療:臨床醫生應囑咐患者口服阿莫西林(500 mg/次,3次/天,共服7天)和甲硝唑(200 mg/次,3次/天,共服7天)進行治療,同時使用復方氟已定含漱液進行漱口(5次/天),共用藥4周。3)進行咬合功能調整:臨床醫生可通過磨改患者個別牙齒的外形來調整其咬合功能。5)進行正畸治療:臨床醫生可使用直絲弓矯治器對患者進行正畸治療。6)進行缺牙修補治療:臨床醫生可使用根管療法聯合全冠修復術為患者修補缺失的牙齒。
治療結束后,比較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PD(牙周探診深度)、AL (附著喪失指數)、BOP(探診出血量)以及其血清中IL-1β(白細胞介素-1β)的水平、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的水平和齦溝液中IL-1β的水平、TNF-α的水平。
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療前,這63例患者的PD、AL和BOP分別為 (3.29±0.47) mm、(3.63±1.17) 和 (1.07±0.54) ml。在進行治療后,這63例患者的PD、AL和BOP分別為 (1.68±0.25)mm、(0.14±0.10)、(0.11±0.05) ml。與治療前相比,這63例患者治療后的PD、AL和BOP均有明顯的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治療前相比,這63例患者治療后其血清中IL-1β的水平、TNF-α的水平和齦溝液中IL-1β的水平、TNF-α的水平均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其血清和齦溝液中IL-1β、TNF-α水平的比較(pg/ml ,±s)

表1 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其血清和齦溝液中IL-1β、TNF-α水平的比較(pg/ml ,±s)
時間 n 血清 齦溝液TNF-α IL-1β TNF-α IL-1β治療前 63 8.79±2.20 7.01±2.68 5.47±2.71 39.05±13.31治療后 63 7.74±1.90 6.22±2.06 5.02±2.50 21.33±9.20
侵襲性牙周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牙周炎。此病的病因較為復雜,可對患者的口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過去,臨床上主要使用單一的方法治療侵襲性牙周炎,但效果很差。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63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系統性的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臨床醫生在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系統性治療時,為了提高治療的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對患者進行清除牙菌斑、色漬和牙石的治療時,一定要嚴格堅持無菌操作的原則,以免患者因合并口腔感染而加重其病情[2]。2)囑患者按療程使用抗生素,不可隨意停藥。3)對于牙周袋直徑小于5 mm的患者,可暫不對其牙周袋進行處理,但在進行口腔操作前應對其牙周袋進行徹底的消毒。4)在為患者安裝直絲弓矯治器時,最好使用玻璃離子水門汀對直絲弓矯治器進行粘合處理。
總之,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系統性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其血清和齦溝液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1]李懷平,梁麗平,閻妍。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齦溝液中炎性細胞因子的變化觀察[J]. 疑難病雜志, 2014(12):1297-1299.
[2]李居武,夏宣童,饒紅藝.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齦溝液中多項炎性細胞因子的變化觀察[J].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5(3):340-343.
R781
B
2095-7629-(2017)13-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