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冰漪
新零售新氣象
文/本刊記者 李冰漪
10月17日,2017中國新零售科技企業潛力榜100強發布,對諸多企業在新零售發展方面的探索給予肯定。其中致力于用科技改變供應鏈交付的云鳥科技位居百強企業的第十五位,同時也是百強企業中物流行業的首位。
新零售是什么?它究竟新在哪里?阿里研究院的報告認為,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有人將其歸結為“線上+線下+物流”,也有人提出新零售就是“將零售數據化”。無論如何,科技始終是變革的核心。比如由云鳥科技研發的“鳥眼系統”和“百靈引擎”,打通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并運用大數據技術,減少過多的人工干預,實現了城配供應鏈全流程自動化、標準化服務,解決了過去傳統物流中信息不對稱、環節冗余復雜、成本高效率低、管理難、運力資源缺乏等痛點,盡顯物流黑科技范;深蘭科技研發的“拿了就走,免現場結算”Take Go信用結算系統,用AI技術加持阿里巴巴旗下的快貓無人便利店,可謂是賺足了眼球;遠望谷聯合泰蓮娜打造RFID智能時裝商店,從選衣、試衣、收銀、門禁等多方位為顧客帶來智能購物體驗,將服裝零售行業痛點各個擊破。由此可見,想要在新零售時代開疆拓土,科技是變革的核心和重要的助推因素。

2017中國新零售科技企業潛力榜100強前20名單
時間回到一年前的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云棲大會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一詞。新零售概念的出現不是偶然,如果考察新零售出現的經濟背景,不難發現:中國電子商務總交易量近年來增長放緩,在線交易有觸頂趨勢,競爭激烈。基于這一現狀,電商企業開始將觸手延伸到線下。因此,早在“新零售”這一概念提出之前,以阿里、京東等為代表的電商就已經紛紛在線下門店發力,自建門店或與已有的品牌合作。

線上線下互動融合
從商品來說,目前的許多商品同質化嚴重,在純電商的環境下只能依靠降低利潤來獲取流量,而結合線下后,商家便可以通過服務,提高用戶體驗,來為商品尋求高附加值,獲取競爭優勢。這時,線上在整個過程中承擔的角色是優化交易過程,線下零售則是優化體驗或者服務。同時對于用戶來說,線下的服務,是現實世界里的真實體驗,相比于夸大的文案,過度裝飾的圖片,更加生動和可感知,這也是為什么電商想要和線下零售合力的原因之一。
在新零售模式下,用戶走進一家商場,就能收到符合他消費習慣的商品信息。以前,我們都希望用戶逛超市,逛商場的時間越長越好。未來,用戶能夠迅速找到自己喜歡的商品,然后有更多時間去娛樂。
新零售時代,線上的云平臺和線下的實體店遙相呼應,通過現代物流來實現線下體驗、線上銷售、消滅庫存。新零售依托云平臺上的各種數據,來分析出消費者的消費喜好。
而對消費者來說,再也不用為買什么而苦惱,也不會因缺貨而買不到商品,更不會因沒有帶現金而無法支付,以往一切困擾消費體驗的因素都將不復存在。新零售企業能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使用愛好,精準推薦最合適的商品給消費者;如果剛好遇到門店缺貨,也能快速到別的門店調貨,用最短的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中。
支付方式上的變革,使得消費者不用帶很多的現金出門,刷臉支付、移動支付、指紋支付等各種便捷支付都能支付無憂。
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很明顯,它不止是技術創新在零售中的應用,很可能將對現代社會本身產生深刻影響。
新零售更注重效率,電商是一種高效率的新零售?!靶铝闶邸本褪峭ㄟ^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運營方式,將電商的經驗和優勢發揮到實體零售中,改善購物體驗,提升流通效率,將質高價優、貨真價實的產品賣到消費者手里,以此實現消費升級。其實現不僅需要將互聯網和實體的零售渠道相融合,還包含了研發設計環節的創新、生產制造環節的優化、供應鏈的改造、基于大數據能力的消費需求分析等。
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說過,數據成了未來最重要的生產資料,算法成了未來最重要的流水線,這是最根本的生產力變化。新零售是對工業時代傳統的、垂直的、封閉的、線性的供應鏈結構做了一次徹底的打散重組,它將形成未來網狀的社會化合作的全新方式。
而從更宏觀的視野觀察,新零售是希冀通過消費端和技術端的創新,從而解決市場供給問題,而這也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兩者的目標極為一致。從這個層面來看,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方式及自身的區塊物流技術和渠道,新零售可將整個社會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和合理流動,或許可解開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死結”,激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盤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