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璇
(廣東藥科大學藥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高等醫藥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誠信認知的調查研究
陳 璇
(廣東藥科大學藥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對高等醫藥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誠信認知情況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青年教師科研誠信認知情況良好。高校應繼續加強科研誠信宣傳教育,積極營造良好的科研誠信氛圍。同時,建立健全教師學術評價制度,引導青年教師嚴謹治學,實事求是,潛心科研工作。
科研誠信;醫藥院校;青年教師
2015年,兩大著名的學術出版集團BMC和Springer在其網站宣布,分別撤銷43篇和64篇學術論文,所撤銷論文絕大多數來自國內醫藥研究機構。醫藥研究由于周期長、實驗耗費大、重復性不強的特點,成為科研不端行為事件高發區。近年來,科研不端行為事件屢見報端,科研誠信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加強醫學科研誠信建設,遏制科研不端行為,已成為當前我國高等醫藥院校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1]。青年教師作為高校科研的主力軍,是科研項目的實際參與者,加強青年教師科研誠信建設尤為關鍵。為了解青年教師科研誠信現狀,本文對青年教師進行有關科研誠信認知的問卷調查,以期為高校科研誠信管理及制訂相關的策略提供一些參考。
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高校青年教師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職稱、學歷、工作年限、專業等;第二部分是青年教師科研誠信認知情況調查,我們查閱有關國內外科研誠信方面的文獻資料,結合專家訪談意見,并以《科研誠信:負責任的科研行為教程與案例》[2](第三版)及《醫學科研誠信和相關行為規范》[3]為依據進行問卷設計。調查內容主要包括青年教師對科研誠信相關政策法規是否了解,了解科研誠信有關信息的途徑,對科研誠信的宣傳方式、不端行為預防手段的相關建議等。
我們對廣東省5所獨立建制醫藥高校的青年教師進行調研。調查對象為45周歲以下的在高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專任教師。采用網絡問卷填寫和紙質問卷發放相結合的形式。
本次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52份。參與調查的青年教師基本信息見表1。

表1 青年教師基本信息[n(%)]
(1)青年教師對科研誠信相關規定的了解情況及途徑。在青年教師對科研誠信相關規定的認知情況調查中,我們設計了3道題目:對科研誠信有關政策、法規、制度的了解情況,是否明確哪種行為屬于科研不端行為,對本單位科研不端行為相關處理規定是否了解。調查結果顯示,71.43%的被調查者表示對科研誠信有關政策、法規、制度有一定了解;82.54%的被調查者表示能明確哪種行為屬于科研不端行為;而對本單位科研不端行為相關處理規定了解的人數相對較少,占58.73%。
總體而言,青年教師對科研誠信相關規定的認知情況良好。為了解青年教師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我們做了進一步調查。對“您主要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科研誠信相關信息”的調查結果顯示,76.19%的被調查者表示主要通過上網看報道了解,47.62%的通過看論文和相關文件了解,詳見圖1。

圖1 “您主要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科研誠信相關信息”調查結果
(2)青年教師對科研誠信的宣傳方式、不端行為預防手段的相關建議。高校開展科研誠信教育的方式有多種,然而采用哪種方式進行宣傳教育效果較好,調查結果見圖2。可見,較多被調查者希望學校能夠提供科研誠信教育專題培訓。建議高校將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等方面的法規及相關知識作為青年教師入崗前培訓與每年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要不定期組織有關科研誠信的座談交流活動。

圖2 “您認為采取哪種形式宣傳科研誠信效果較好”調查結果
近年來,媒體對高校科研誠信問題高度關注,學術不端事件也相繼被曝光。在本次“媒體對學術不端行為非常關注,您對此怎么看?”問題的回答中,49.21%的被調查者認為媒體的關注會造成輿論壓力,對學術不端行為形成威懾;39.68%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是媒體在發揮監督作用,應該支持。可見,絕大多數青年教師充分肯定媒體在學術不端事件中所發揮的監督作用,媒體的監督能形成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同時媒體能對學術不端行為處理情況及時進行跟蹤報道。
在我們調查“您所在的科研團隊是否曾一起討論如何面對科研中遇到的不端行為?”時,只有46.03%的被調查者表示曾一起討論過這方面的問題,30.16%的被調查者表示沒有一起討論過,9.5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這個想法但尚未實施,14.29%的被調查者表示從未思考過此類問題。因此,應鼓勵各科研團隊在進行學術交流的同時,定期開展有關科研誠信的內部討論,對科研中遇到的不端行為團隊內部成員要正視并進行整改。
在“您認為改善學術氛圍最好的措施是什么”的調查中,73.01%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健全學術評價制度,保證學術評價的公平、公開和公正;25.4%的被調查者認為要加強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建設。科研誠信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實踐表明,有什么樣的學術文化氛圍,就會孕育出什么樣的學術成就和人才[4]。高校應積極營造科研誠信氛圍,通過對教師長期潛移默化的引導,形成正確的學術價值觀,使科研誠信觀念成為學者遵循的行為準則[5]。此外,還應加強教師的學術道德建設。在傳統的學術報告、座談會和宣傳海報基礎上,我們建議在學校網站設計有關科研誠信的專欄,提供科研誠信相關教材和讀本、科研誠信行為規范、學校有關科研不端行為的處罰規定、學術不端的典型案例等。
在“您認為采取哪種手段預防科研不端行為較為合理有效”的調查中,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通過制度約束較為有效,詳見圖3。醫學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使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出結果,要確保那些真正在學術界站得住腳的基礎研究成果、能夠經受實踐檢驗的應用研究成果得到恰當的評價和獎勵,就必須有公平公正的制度作為保障[6]。同時,建立健全教師科研誠信檔案,將是否遵守學術規范作為師德考核的核心指標,在職稱評審以及年度考核中,對科研不誠信行為實施一票否決制。

圖3 “您認為采取哪種手段預防科研不端行為較為合理有效”調查結果
科研誠信建設任道重遠。高校應加強科研誠信宣傳教育,積極營造良好的科研誠信氛圍。同時,建立健全教師學術評價制度,引導青年教師嚴謹治學,實事求是,潛心科研工作。
[1]汪雅卿,包利榮,謝軍,等.加強醫學院校科研誠信建設的法律思考[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11):1336-1339.
[2]何鳴鴻,陳越.科研誠信:負責任的科研行為教程與案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醫學科研誠信和相關行為規范》的通知[Z].國衛科教發[2014]52號,2014.
[4]劉延東.將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擺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J].科協論壇,2010(5):2-4.
[5]張曉紅.高校教師科研誠信軟環境建設實證研究[J].沈陽干部學刊,2011,13(3):38-41.
[6]管英俊,劉淑梅,邱玉剛.高等醫學院校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58-59.
G451.6
B
1671-1246(2017)23-0094-02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德育專項)(2016JKDY28);2016年度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B201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