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汪沁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
葉汪沁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目的 分析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本校附屬醫院外一科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那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路徑。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恢復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天數、疼痛評分等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優并發癥發生,且觀察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護理路徑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疼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快速康復護理路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并發癥
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日益發展成熟,因其創傷小、術中出血少以及恢復快等優點,已成為膽囊疾病患者首選治療方案[1]。臨床研究發現,在圍手術期實施必要的臨床護理措施,對疾病的恢復具有重要作用,利于改善該類患者胃腸道功能、降低術后相關并發癥,縮短治療時間,減輕疾病以及手術給患者帶來的身心損傷[2-3]。鑒于此,本研究將分析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間于本校附屬醫院外一科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8例。觀察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23~68歲,平均(43.57±5.01)歲。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4~70歲,平均(44.11±4.86)歲。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指征者;②精神狀態正常且無交流障礙者;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均同意參與本研究;④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排除標準:①非單純性膽囊結石者;②嚴重心肺腎器官功能不全者;③并發肝內外膽管結石;④臨床治療依從性較差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術前禁食,做好胃腸道準備,術中做好補液、保溫,術后常規應用止痛藥物,肛門排氣后進食流質飲食。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具體如下,①術前護理:術前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接觸與交流,向其講解術前與康復階段相關注意事項,包括:肺功能鍛煉、疼痛管理以及早期活動等,并對患者存在的緊張、憂慮等不良心理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以緩解其負性情緒,提升其治療動機與依從性。同時術前禁水3 h、禁食6 h,并于術前晚上囑咐患者服用葡糖糖注射液(5%、800 mL),并在術前3 h服用200 mL,為手術的實施做好相關準備工作;②術中護理:因術野暴露、大量補液、沖洗等因素的影響,極易引起患者低體溫,故維持手術室溫度極為重要,患者所需輸液液體以及灌洗液應需經37℃恒溫箱加熱處理,并維持室內溫度22℃~24℃,在患者麻醉復蘇期間采取暖風機進行保溫,同時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個體化輸液,其中膠體:補充品比例為1∶3,且手術當天患者輸液量<2 000 mL,對于炎性水腫、術野滲血明顯者留置引流管,并于病情穩定之后拔除;③術后護理:患者清醒后取半臥位,并給予其口香糖咀嚼以促進唾液分泌,術后6 h則給予流質飲食,術后1 d則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給予半流質飲食,并逐漸恢復至正常飲食,術后12~48 h實施持續硬膜外鎮痛干預措施,以緩解患者疼痛程度,術后6~8 h護理人員協助患者行早期床下活動,并循序漸進增加患者運動量,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等的發生,鍛煉過程中強化對患者的觀察與評估,避免跌倒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感染、腹腔積液與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詳細記錄兩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天數,并于術后3 d采用VAS疼痛評分標準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將疼痛程度用0~10分進行表示,得分高則疼痛劇烈[4]。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恢復相關指標 觀察組患者術后恢復及疼痛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術后兩組恢復相關指標對比(x±s)
2.2 并發癥 觀察組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膽囊疾病治療中應用日趨廣泛,但由于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易對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應激損傷,進而影響患者術后康復[5]。為此,在圍手術期實施一系列規范化護理措施,對于減輕患者身心損傷、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6]。社會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及醫療服務模式逐漸轉變,相關研究表明,采取良好的臨床護理干預手段在疾病的恢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7-8]。
快速康復護理路徑為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通過制定實施相應的護理方案,旨在降低、避免臨床診療工作以及護理過程中的二次損傷,并通過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保障患者術后康復質量,以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雙重發展,縮短患者治療時間,進而降低社會、家庭經濟負擔。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天數、疼痛評分等評估結果均優于對照組,且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快速康復護理路徑有助于保障患者術后的快速康復,避免術后不良事件的發生,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快速康復護理路徑強調了心理干預、術前宣教、術中保溫、止痛干預以及早期功能鍛煉等,有效凸顯出圍手術期護理在臨床快速康復理念中的重要價值。術前綜合評估患者身心狀態以及病情實際情況,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與多元化宣教活動,利于舒緩患者負性情緒,提升其整體認知,為手術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前提保障。術中強化了對患者的保溫與輸液干預,有效避免凝血障礙、心律失常以及心肺疾病等的發生,這對患者術后早日進食、術后康復均具有積極影響。與此同時,于術后采取持續硬膜外鎮痛措施,在有效提升止痛效果的同時,減少了臨床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利于促進機體臟器功能的恢復,并在通過積極緩解疼痛與早期進食,促進了腸道蠕動、保護了腸黏膜功能,以利于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降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者術后康復。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路徑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中效果顯著,可降低術后相關并發癥,加快患者術后康復,臨床普及價值高。
[1] 孫雪.168例腹腔鏡膽囊切除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33):148-149.
[2] 崔麗霞.膽結石腹腔鏡膽囊切除治療的術后整體護理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6):166-167.
[3] 李文鵬.腹腔鏡膽囊切除膽道探查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17,39(4):584-586.
[4] 胡志雄,楊勝幫,李良成,等.老年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的對比及膽囊炎病程對腹腔鏡膽囊切除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6):4542-4544.
[5] 成陜林,胡娟娟,王新民.腹腔鏡及開腹手術對膽囊切除后患者腸粘連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81-84.
[6] 周國秀,黃冬枚.全程整體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身心康復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2):1388-1390.
[7] 姚瑤,孫秋華.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日間手術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3,28(8):42-43.
[8] 周碧英,李紅.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疼痛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21(6):1012-10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74
江西省教育廳一般項目(JXJG-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