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推進,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影響,英語素質已經成為現代化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高校英語作為培養學生英語素質,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教育階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現代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文章主要研究高校英語課程的多樣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教育改革;高校英語;多樣化教學
引言:
高校英語教學的重點不是讓學生積累大量的英語知識,而是培養其英語素質,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對此,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大學生英語素質培養的實際需求。在這樣的客觀情況下,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立足創新的角度,開展多樣化的英語教學。
一、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發展現狀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影響,我國的廣大高校紛紛開始了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經過了長期、大量的實踐以及探索,大量的新式教學方法涌入了高校的英語課堂。這些教研成果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模式方面,其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較為陳舊
雖然說,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國的高校英語教學已經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這些教研成果在根本上還存在極大的傳統教育觀念的殘留[1]。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但是,現代化的教育要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雖然對課堂的形式進行了轉變,但在核心內容方面,卻依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依然是陳舊的、單一的,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
(二)與社會實際發生了脫離
高校英語教育的最主要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使其能夠在生活中有機的應用英語進行交流以及溝通。但是,一些英語課堂的教學在極大程度上脫離了社會實際。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主要應用的是英語的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對這一部分的素質進行鍛煉。但是,在目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應付考試,如何通過英語的四六級考試上面。這對學生的英語素質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評價目標偏離
評價是指對學生在某一階段英語學習成果的考察,以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進行科學的合理設置。但是,在現階段的英語教學評估中,評估的目標往往會發生偏離。高校英語的教學重心是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相應的,評估方式也應該側重于應用能力方面。但是,目前的高校英語評價方式依舊是以考試評估為主,這與實際的教學目標是相互偏離的。
二、高校多樣化教學模式開展的策略
隨著社會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社會對人才的英語素質已經越來越看重。然而,在高校教育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英語素質培養的客觀需求。對此,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立足時代發展的角度,樹立創新意識,以切實有效的策略,開展多樣化的英語教學。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是一個教師課程開展的核心,要想實現真正多樣化的英語課堂教學,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現代化的教育環境下,學生應該作為課堂的主體[2]。一般來說,一節課的教師只有一個,其發揮的范圍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學生的數量要遠遠高于教師的數量,其具有非常大的主體功能,有利于多樣化的課堂模式開展。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根據教學目標,給每一個小組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并通過主觀的探索,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打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模式的思維局限性,每一個小組,甚至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應用其獨特的學習模式,在這一方面,就具有非常大的多樣化教學模式特點。
(二)明確教學重心
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目的上是幫助教師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多樣化教學模式開展之前,必須要對教學的重心進行明確,只有課堂的重心明確了,多元化教學才能夠實現多種課堂形式對學生的素質核心培養。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素質以及應用能力,其在根本上具有社會性的價值。對此。在開展多元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這一方面作為教學的重心,有目的開展多元化教學。例如:為了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開展英語辯論會。首先,由教師根據當今的時事熱點設計辯論題目,學生根據題目進行分組準備。然后,辯論雙方用英語進行辯論,最后,由教師做出評價。這樣,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另一方面,通過主觀性的教學模式,體現了課堂教學的社會性意義。
(三)創新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的考察,也是為教師的教學開展提供重要參考。因此,現代化教育的教學評估方式應該擺脫掉傳統的死板評價模式,針對課堂的教學的目標重點,創新設計教學評價方式,發揮出評價的真正價值,促進多樣化教學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創新的設計口語評價項目,通過對話的方式,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考察,從實際的語言環境中,考察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如此,一方面,教師能夠對學生的英語素質有一個較為直觀的把握,有利于更好的教學開展。另一方面,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重心,樹立現代化的個人素質發展觀念,使其能夠主動的進行英語應用能力的鍛煉,以此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切實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影響下,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教育重點。高校英語作為英語素質培養的進階階段,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要進行改革。對此,廣大教師應該樹立創新的時代教育精神,開展多元化教學。
參考文獻:
[1]孫麗娟.淺談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多樣化[J].校園英語,2016,28:49-50.
[2]玉連芳.發展性教學理論視域下廣西高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