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館活動進校園”項目號召下,我國科技館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也有了很大改觀,教育活動質量也在逐年提升。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要認識到,這與我國實際的教育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明確科技館基于展品教育的定位以及發展方向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對我國科技館的建設發展有所助力。
關鍵詞:科技館;展品;教育活動;定位;方向
引言
科技館的職能就是展覽和教育,近些年,科技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越來越密切,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也越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從現階段我國科技館教育的情況來看,取得的成績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同時其中還存在特色教育資源少;展品教育項目少;教學活動水平不高等問題,客觀看待這些問題,并結合當前現狀,做好科技館基于展品教育的定位與發展方向,這是當前科技館工作的首要內容。
一、科技館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現狀
1.取得的成績
1.1科技館教育活動的類型、活動形式更加多元化,基于傳統展覽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提升了教育的互動性、系列性與針對性,積極引入互聯網輔助手段。
1.2引入更多現金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結合“探究式”模式開展教育。
1.3科技館與學校之間的結合更加密切,向學校開放了教育資源——以展品為基礎,能夠結合學校教材、教案以及學習單等內容進行教育資源的豐富,積極開發和探索新的教育合作模式。
2.存在的問題
2.1展品是科技博物館最大、最有特色的教育資源比較少。
2.2我國大部分的科技館在教育項目方面,數量還是不足的。基本沒有實現常態化運行。科技館開展的教育活動,還是以小實驗、小制作以及科技競賽為主,能夠將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普遍化的場館還不多。同樣的,參加培育和展品的教育活動項目也不能實現上常態化開展。
2.3教育活動水平不高,以灌輸為主,偏重于科學知識的傳播,缺乏對科學方法和科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館校結合項目未能結合不同年級的教學目標與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學校和學生多將參觀科技博物館視為春(秋)游,走馬觀花看熱鬧。
二、科技館基于展品的教育的定位
1.基于展品教育活動的功能定位
實現展物館最重要品教育功能的重要載體、最基本的教育活動,科技博科技博物館展覽運行的核心工作。
2.基于展品教育活動的特征定位
基于展品的體驗式、探究式、多樣化學習。
3.展教人員的職業定位
需要較高科學素質與專業技能的科技教師,其首要職責是開發和開展教育活動。
三、科技館基于展品教育發展方向
1.創新講解形式,提供必要的答疑
對于科普輔導員而言,不僅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展品的技能,還要學習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同時,也要能夠像老師一樣講解群眾所提出的疑問。講解時語言又不能太過專業,這樣會使解答過于學術、死板,這樣的解答方式不適合所有的公眾,不能引起公眾的興趣及關注。現在的解答過程與過去不同,過去的講解主要是由科普輔導員講解,現在則更多的是讓公眾參與其中,通過交流與討論,共同解決所提出的問題。觀眾通過參觀、實踐來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后再提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觀眾的自主發現及學習能力,讓觀眾能夠獨立發現并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不再是科普輔導員單方面的講解或灌輸,而是大家共同探討與交流。講解問題時也可以選擇移動式或固定式答疑,移動式需要科普輔導員在展廳中巡視并為公眾解答,而固定式則是在展廳設置專門的講解臺,在固定區域為公眾解答。通過這些解答方式的運用,除了起到了為觀眾講解的作用,還能夠解決其他管理展廳的問題。
2.拓展展教空間,探索新的展教模式
快速發展的科技,需要創新展覽模式以跟上科技館的發展步伐,充分發揮科技館的優勢,開拓科技館的多種表現方式,比如:表演科普小實驗以及科普互動劇等等,引發觀眾的共鳴,讓觀眾進一步走向并了解科學,通過有趣的表演以及奇幻的實驗效果來吸引更多的觀眾,并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體驗和深刻的印象。
3.以科技教育培訓為平臺,多措并舉提高公民科學素質
鼓勵科技輔導員參加培訓及活動,加強輔導員整體隊伍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開展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動。這次的活動的主要對象為中小學生,讓青少年能夠參與到科技實踐活動中來,建設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鼓勵青少年勇于探究科學、自主創新,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開展青少年科學調查主題活動,比如:節能、節水在身邊;節約能源,從我做起等。科技館與學校相互配合,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這次活動。
結束語
充分利用科技館資源,服務于當代教育,這是科技館的重要職責,從以往的科技館教育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改革,科技館教育已經取代的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尚未步入常態化。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為科技館工作打開了一個新的大門,從構建科技館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發展方向入手,能夠使科技館開發更具活力,也能夠提升科技館該工作的效果。本文對當前科技館基于展品教育的現狀、定位以及發展方向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我國科技館未來的建設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苗.“感知與體驗”理念在科技館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1(04):68-72.
[2]王晶.如何通過展廳活動使科技館更有效的發揮社會作用[J].科技經濟市場,2016,(11):195-196.
[3]葛宇春.立足場館資源的教育活動實踐——“展無止境”的實施與思考[J].中國科技教育,2017,(07):54-55.
作者簡介:劉娜(1981.09—)女,河北省,大學本科,館員,展覽教育與展品設計研究,單位: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