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孫吉全
在群眾文化社會化的發展進程中,社會力量以各種方式參與到群眾文化事業的建設中來,改變了群眾文化過度依靠政府的單一化發展格局,也為志愿者奉獻社會搭設了平臺,更好地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在眾多的社會力量和社會參與方式中,文化志愿者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力量。
(一)在公共文化活動中,文化志愿者是社會參與方式中需要重視的重要人力資源
作為義工的重要群體,以學生為代表的“青年一族”一直是藝術組織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寶庫,“灰發一族”,尤其是退休的專業群體具有特殊的價值,2005年度英國愛丁堡國際藝穗節是由15名專職人員來運作的,其余的員工全部是義工。96.5%為青年義工,3.5%為非青年義工。美國博物館沒有報酬的義工人數比全美博物館員工的人數還多,售票、咨詢、講解工作都由他們來擔任。此外,還要對義工實施活動進行中的指導與監控和活動結束后的管理。文化志愿者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對群眾文化事業機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尤其是隨著新型運營機制的建立,文化館體系等公共文化機構對現有部門進行精簡重組,文化志愿者將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
群眾文化事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骨干力量,群眾文化的社會化是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總趨勢。
(二)文化志愿者在社會引領公益理念,促進社會責任感的養成
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人們往往會想到服務他人,奉獻社會。踐行志愿服務精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結果。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道路上,志愿服務精神就是追求和諧、友愛、高尚、奉獻、利他的人類文明境界,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改變和防止精神失范、信仰缺失的重要精神實踐方式。文化志愿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投身到志愿服務行動中,大力弘揚社會新風,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人都是志愿者”、“助人為樂”的濃厚氛圍,提高市民綜合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從專業角度來看,文化志愿者涵蓋的專業類別比群眾文化專業更加廣泛;從人員屬性來看,群眾文化工作者和文藝骨干可以提出申請成為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主要是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領域而言,專業類別較多,如文藝專業、圖書館專業、博物館展覽館專業、美術館專業等,而群眾文化專業人員主要以文藝專業為主。在群眾文化工作中,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內的專業人員以社會文化指導員的身份進行群眾文化的組織、輔導和研究工作,是群眾文化的主要力量,文化志愿者中文藝專業或有文藝特長的志愿者提供的群眾文化志愿服務是為了滿足群眾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
在多年的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實踐中,文化志愿者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是大型的廣場文化活動,還是小型的社區文化活動,以及眾多的文藝社團活動,常年活躍著一大批文化志愿者。他們有的是專業院團的在職或退休的專業文藝工作者,有的是有文藝特長的文藝骨干。由于文化志愿者組織建設上的滯后,很多人是以文化人才的名義納入社區管理,沒有被命名為文化志愿者,但多年來從事的是文化志愿者性質的工作。
(三)健全的文化志愿者組織體系,拓寬了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更好地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
20世紀90年代以來,志愿者工作得到各級政府和有關組織的高度重視,各地整合志愿服務資源,組織體系建設科學發展。北京、上海、青島等很多城市先后建立了志愿者組織。2002年,青島市文化系統引進國際上通行的“義工”概念,嘗試向社會招聘文化義工。2003年,市文化局出臺了《關于倡導在公益文化單位實行“文化義工”的意見》,文化義工活躍在圖書與資料管理、展覽布置、博物館講解、文化講座輔導、廣場演出管理、文化服務窗口等崗位。2003年國際志愿者日,青島市正式成立了文藝工作者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并舉行了“藝潤心田——文化志愿者行動”啟動儀式。組織文化系統的志愿者,深入社區、學校,深入到社會特殊群體中,定期為他們進行文化公益服務,用藝術的甘泉滋潤大眾的心田,體現了社會主義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本質。2008年,青島市面向全體市民招募文化系統“文化義工”,并創建了永久性的文化義工人才庫。2009年初,在即墨市文廣新局的倡導下,市文化志愿者服務隊正式成立。全市14個區縣也相繼設立文化志愿者服務分中心。此后,在全市設立了鄉鎮級文化志愿者服務站。14個區縣文化志愿者服務分中心還向全市招募文化志愿者,為朗誦、導演、主持、形體訓練、舞臺燈光音響等方方面面的文藝能人找到了發揮專長的崗位。即墨市3000余位有一技之長的文化熱心人,分成綜合演出、舞蹈、書法、攝影、美術、文學、戲曲曲藝、民間藝術等8個門類,正式組成幾十支文化志愿者服務小分隊。該市的14個鄉鎮社區、街道建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務站,幫助把群眾的文化需求與志愿者的特長相對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公益性文化事業是需要全社會普遍參與的,這也是群眾文化社會化理念的理論基礎。群眾文化的社會化一方面是指面向每個社會成員整體性、全民化地享受文化發展成果,另一方面是指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群眾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隨著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和群眾文化生活質量的提高,公益性文化事業將會飛速發展,由于群眾文化事業機構的功能定位是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單一地依靠群眾文化專業力量不可能全面地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亟需調動各方力量,而文化志愿者就是為公益性文化事業提供力量,滿足群眾文化服務的多樣化需求。
公益性文化事業是需要全社會普遍參與的,這也是群眾文化社會化理念的理論基礎。群眾文化的社會化一方面是指面向每個社會成員整體性、全民化地享受文化發展成果,另一方面是指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群眾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而文化志愿者就是為公益性文化事業提供力量,滿足群眾文化服務的多樣化需求。
群眾文化的多樣化和多元化,也需要文化志愿者提供多層次、特色化的文化服務項目。尤其是社區文化建設中,各種群眾文藝社團組織如雨后春筍,在社區文化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社區文化中堅力量組成的社區文化志愿者隊伍,是繁榮社區文化活動的主力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