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為
校園心語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機制研究
王 為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還存在較大差距,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建立和完善培養機制。本文分析了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歸納了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探討了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機制建設的對策。
高職院校 創新創業教育 師資隊伍 培養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推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其中,師資隊伍是關鍵因素,而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培養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具備通適教育的本質、特點和規律,但更具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這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基礎較薄弱,也給師資隊伍建設增加了難度。據調查統計,湖南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配備了創新創業教育專兼職教師,但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足、專兼職教師數量不足、能力素質偏低、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專業教師和其他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數少。具體情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識不到位
高職院校還有許多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到位,有的教師特別是專業教師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部分教師的事,與己無關;有的教師認為大學生主要是解決就業問題,創新創業的人少,開展創新創業;有的教師認為創新創業是高大上的事,本科生創新創業都很難,高職學生更難;老師自身創新創業的素質和能力欠缺,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信心。如此種種認識和心態,都是由于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由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沒有被教師真正接納,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
(二)教師數量少
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專職教師非常少,且基本是就業部門原有的就業指導教師。兼職教師主要是輔導員,同時臨時聘請少數幾個校友、企業專家來校講座。由于教師不足,至今還有不少高職院校因為師資問題沒有開設專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三)相關能力素質偏低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老師習慣于照本宣科、學生習慣于死記硬背,創新創業意識和思維存在缺陷。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社會實踐經驗少,創新創業經驗更少。目前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創新創業教師既無創業經歷,也無實際管理企業經驗,缺乏創業經驗和實踐能力,被動推至創業教育教學的第一線,確實存在“趕鴨子上架”的情況。
(四)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
從組織機構看,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獨立的創新創業教育機構,有的掛靠在招生就業部門,有的掛靠在教務部門,有的掛靠在團委。從教師引進機制看,大多數高職院校很少引進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大多數學校是外聘企業專家、校友。從教師培訓機制看,校內專兼職教師專門培訓較少,教師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企業鍛煉少,直接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更少。從激勵機制看,學校對創新創業項目支持力度不大,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師職稱評定等方面沒有直接通道和優惠政策。
2010 年5 月,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引導各專業教師、就業指導教師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理論和案例研究,不斷提高在專業教育、就業指導課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支持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與社會行業的創新創業實踐。積極從社會各界聘請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等作為兼職教師,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2012年8月,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明確了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高等學校要根據專任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按照學生人數以及實際教學任務,合理核定專任教師編制,配備足夠數量和較高質量的專任教師。鼓勵支持各專業課教師在專業教育中有機融入創業教育內容。積極聘請企業家、創業人士和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承擔一定的創業教育教學任務。加強培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這些文件精神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行動指南。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專任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
高職院校應以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為主導、兼職教師為主體的方式,拓寬師資來源渠道,打造多元結構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專職教師應納入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門工作機構統一管理,主要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教學及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并兼具一定的行政職能。兼職教師則主要由本土企業家、創業校友、政府人員及專業教師等專門領域的人員組成,負責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的經營管理、政策咨詢、行業技術等創業實際操作問題進行解答和輔導。
(二)配備足夠數量的教師
按照學生人數以及實際教學任務,合理核定專任教師編制,這是確保常規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也要根據教育教學特別是創新創業培訓、實踐活動的需要,配足校內外兼職教師。校內專業教師人人都有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在專業教育中有機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
(三)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師
一是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可以傳授必要的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二是要有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意識對創業行為起到支配作用,影響著創新創業者的思想和態度,并且會產生很強的能動性,對創新創業成果產生關鍵影響。三是要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在校園中形成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可以對學生的思想和意識產生長遠的影響,最終形成更多的創新創業行為。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不僅需要在教育方面成為引路人,也要在創新創業文化與氛圍的形成中成為先行者。四是要引導創新創業實踐。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實踐能力不足。創業教育教師必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行為,教師自身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培養機制,然后采取相應的辦法和措施進行落實。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機制包括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多個層面,只有各方共同努力,相互協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徑,是中國教育發展的戰略決策,在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政府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實行創新創業導師資格證制度,所有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都必須獲得相應資格證書,持證上崗。二是組織師資培訓,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專門培訓機構,構建全國性的培訓網絡,以滿足各高校師資培訓需求。三是出臺鼓勵高校教師產教研融合和參與創新創業的政策。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這對職業學校聘請兼職教師和高校教師兼職產生了積極作用。政府還需進一步制定鼓勵高校教師產教研融合和創新創業的政策,對高校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科研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給予政策支持和稅費優惠。四是搭建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交流的平臺。建立創新創業教育信息網,廣大師生能通過網絡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組織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經驗交流、學術研討會和競賽活動,提升教師素質和能力。五是開辟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鍛煉和成長通道。開辟教師到企業和社會實踐鍛煉與創新創業的通道,給予相關企事業單位政策、經費支持和稅收優惠。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應該有相應的職稱,使他們有事業發展前景和上升空間。
(二)發揮學校主體作用
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學校要發揮主體作用。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學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辦學理念,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融入教學計劃,融入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和全過程。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 [教辦(2010)3號]》明確指出“把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二是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大多沒有獨立的機構,大多數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由就業部門管理,部分學校由團委或教務部門管理。創新創業教育是個系統工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涉及多個部門,掛靠其他職能部門不便于統籌協調。學校需設立創新創業教育獨立機構,如創新創業學院,這樣才能突出地位、明確職責、加強管理,統籌安排,確保教育教學質量。三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與培訓機制。積極引進人才,充實專兼職教師隊伍。目前,高校沒有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沒有創新創業教育專業畢業生,創新創業專職教師主要從企業和社會引進,兼職教師更是如此。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的培養主要是組織和選派相關教師進行培訓和到企業鍛煉。四是促進教科研與創新創業有機結合。支持教師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鼓勵教師帶學生一起搞科研,搞創造發明,做項目,辦公司。美國很多大學都有具體的政策為大學教師營造一個創業的寬松環境和氛圍,允許教師和研究人員到公司兼職,從事開發和經營活動;教師在學校獲得的科技成果,允許發明者本人負責向公司轉移。五是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有機融合,專業教師兼任創新創業課程,擔任創新創業項目的指導老師。創新創業教育必須立足專業,專業教師應該把創新創業的理念、方法融入到專業教學之中,專業教學的內容要與創新創業內容有機融合。六是規范管理,完善激勵機制。要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實施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和相關實踐活動,加強教育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的督促檢查與考核。教師工作量的計算要充分考慮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對教師自身創新創業成果和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成果要制定相應的獎勵辦法。對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績和貢獻的教師,在職稱評審、職務晉升、評優評先等方面優先考慮。
(三)發揮企業和社會的聯動作用
創新創業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需要多方參與,共同支持。企業和社會要大力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加強與高校的合作,為創新創業教師培養創造有利條件。一是支持和鼓勵企業專家和社會各界創新創業成功人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創新創業兼職教師主要來自企業和社會,企業和社會應為企業專家和創新創業成功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時間和待遇等方面提供支持。二是為高校創新創業教師提供實踐鍛煉機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大多缺乏創新創業經驗,缺乏企業和社會實踐鍛煉的機會,企業和社會要創造條件,為高校教師實踐鍛煉開辟通道、搭建平臺。三是積極開展項目合作。企業和社會要加強與高校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促進教師技術咨詢、科研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等項目交流與合作,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羅曉芳,徐旭英.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創業教育師資建設的基本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11(8).
[2]李憲.談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體系的建設[J].焦作大學學報,2013(3).
[3]宋華明,朱立芳.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路徑探索[J].中國農業教育,2015(3).
[4]吳剛群.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若干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7).
(作者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2016年度科學研究項目立項課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培養機制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6C0554)。
王為(1964-),湖南隆回人,管理學碩士,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