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潔
基于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地方本科院校培養模式研究
胡 潔
校企合作是指學校和企業共同建立起的一種合作模式,目前我國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教育行業為了自身的發展只有提升自身的教育質量,才能夠從中取得更高、更有效的地位,而校企合作的方式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給教育行業提供了不一樣的發展途徑。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在高校運用中不夠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優化措施。
校企合作 辦學機制 地方本科院校 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本科院校應當將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地方特色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聯系起來,體現出教學體系建設中的實用原理,因此,高校可以和企業進行深入的合作,讓企業參與到人才的培養模式中去,而這也是當代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將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融入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中,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還能夠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
(一)企業積極性不高
企業是一種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目前的合作中,企業并沒有從校企合作中取得應有的回報,因此就造成了諸多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缺乏了應有的積極性,也不參與和監控人才的培養全過程。現有的大部分合作企業的作用都只是作為高校的實習和實踐場所,并不會涉及甚至全面參與到課程的設置、開發和專業實訓中,因此大量的企業都不愿意在校企合作項目中投入資金,而只是想在高校中進行崗位的招聘。因此就造成了校企合作只是校方在爭取,而企業的保障和認識都不到位,也就不具備參與性。
(二)高校傳統慣性影響
雖然隨著校企合作在各大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推廣,但是諸多高校在對于校企合作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設定和課程開發等方面的認識還不足,更不用說達到深層次地了解和認識,因此就產生了對于形式過度重視,但是對于產生的起源和內涵認識不夠的現象。目前,部分地方院校是由專科院校改制而成,師資團隊的結構較為落后,實踐操作能力也往往不足,因此就導致了大量的高校在課程設置上使用的都是因人設課的方式,而教師們在授課時也是使用的將理論知識作為重點教授內容,實踐操作只是輔助作用,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還是不足。
(三)政府監控指導缺乏
目前我國對于高校的校企合作極為重視,并且在近年來也逐漸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和法規,對推行校企合作培養模式起到了積極的鼓勵作用,但是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現有的法律體系中,并沒有在校企合作可操作性方面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在經費保障和激勵機制方面。在法規的執行監督和成功經驗總結及推廣方面更是一片空白,種種表現都是因為校企合作機制并沒有將高度提升至法律法規方面。
(一)合理設置課程
地方本科院校在實施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過程中,課程的設置應當遵循理實一體化的原則,將學科知識作為基礎,強調知識的同時還需要以實際工作需求為目標,不斷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教學方向,堅持素質教育建設。實施校企合作的過程中,課程內容的設置應當突破傳統學科的內容,將職業能力融入其中,課程設置應當由簡到繁,必要時可以參考企業的實際崗位模式,按照實際工作內容來設置相關課程,科學合理的課程對學生的潛能有著極大的引導作用。
(二)規范教學管理
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中的教學管理有著直接的聯系,良好的教學管理保障了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教學管理具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實踐教學管理,有著實用性和適應性等特征,能夠依據不同的專業特色制定出相關的管理標準,并且落實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然而依據目前的狀況來說,地方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管理極為松散,甚至沒有校外實踐管理環節,從而造成了實踐教學的效果無法適應專業的發展需求。而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能夠保證地方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順利實施,并且為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
(三)完善評價體系
完善的評價體系是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評價體系有利于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為未來的就業和生活帶來積極的作用。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和企業的生產標準相結合,做到評價體系的規范性和目標性,需要注重第三方的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內容,在日常的生活中雖然以總結性的評價為主,但是也需要積極引用第三方的評價。另外,高校還可以增加資格證書的評測,將證書的合格率納入評價體系中,從而不斷地完善學生的評價體系。
總而言之,依據現有的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現狀來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學改革和發展,缺少不了校企合作辦學機制作為改革的重要途徑,經實踐狀況來看,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雖然現有的教學機制中,還存在著思想觀念落后、轉型進度不同、教師團隊有待加強和設施場地欠缺等問題和困難,但是相信在政府、社會和企業等部門和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將會逐漸改善和完善政策及法規,讓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和發展在校企合作辦的培養模式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和推廣。
[1]馮超,趙志航.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探討[J].教育探索,2014(3):89~90.
[2]王艷.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研究——以武漢商學院為例[J].適用技術市場,2014(5):102~103.
(作者單位:新余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