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謝晨
相信不少朋友都玩過彈珠迷宮游戲.通過平衡控制彈珠,躲過各種暗洞,最終抵達指定位置通關。這個游戲需要玩者手眼協調反應迅速,對于普通人來說盲玩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手法耳石復位的難度不亞于盲玩彈珠迷宮。但神經內科的醫生們卻可以根據眼球的轉動方向來判斷脫落的耳石在哪個位置,然后通過一系列的頭位變換,借助重力作用使耳石顆粒下沉移位,逐步將進入半規管的耳石顆粒順序移出半規管納回橢圓囊中,最終讓患者不打針不吃藥,就治好了眩暈癥。
什么是耳石
在我們的內耳里有一種碳酸鈣的結晶,類似于小石子。它是控制人身體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的耳石在三個半規管中。
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三維空間,隨著我們頭部的移動,耳石在球囊橢圓囊中,三個半規管就相當于三維,刺激三個半規管,維持我們大腦的平衡,使大腦可以控制身體平衡。
當人受到外傷、疲勞、酗酒、血管痙攣的時候,小石子就會掉出來,稱之為耳石脫落,隨著頭部運動小石子會刺激神經,引起眩暈。
醫生徒手讓耳石復位
在樹蘭醫院神經內科的門診,大約70%的周圍性眩暈患者都是因為耳石癥。最近醫院來了一位50歲的大伯,“他走進來的時候,脖子挺直著,腦袋一動不動。”門診醫生劉銘仔細詢問了下大伯的病情:天旋地轉、眼花繚亂,還感覺身體搖擺晃動、頭重腳輕、走路不穩、還惡心嘔吐。
醫生查看了大伯的眼睛,根據他眼球旋轉震動的方向,很快判斷出:“是耳石癥,不過這個耳石的位置還比較特別,復位難度很高。”
如果要將這脫落的耳石復位,就必須對整個內耳道的結構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準確獲知脫落的位置,以及復原的路線和手法。
首先,醫生需要利用重力拍打患者頭顱顳部,將粘在壺腹嵴處的耳石震落下來,重新回到半規管內。然后再使用常規手法復位。非常幸運,經過多次嘗試,這位大伯的耳石終于成功復位了。
“一般來說,普通耳石脫落的患者只要五分鐘就能完成復位,而這位大伯多做了一些步驟,花了將近20分鐘的時間。”
醫生介紹,耳石脫落患者頭暈惡心癥狀明顯,患者異常疲勞。這種疾病一旦確診,經過治療是可以痊愈的,而且治療效果立竿見影,各種癥狀迅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