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市有近1700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生產食品上萬種,各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風險程度和信用情況不盡相同。面對如此規模的監管對象,有必要對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監管,確定監管重點,將有限的監管力量和監管資源發揮到最大限度,進一步提高監管效能。
為此,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起草了《上海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與信用分級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7年10月10日起施行。
《食品生產企業分級監管辦法》共五章26條,6個附件,主要明確食品生產企業產品風險等級、信用等級評定以及監管等級確定和監管頻次。
主要特點
1.形成以信用管理為手段的分類監管制度根據企業在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監督抽檢以及行政處罰等方面的信用檔案記錄綜合情況,對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用狀況進行分級,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風險情況,建立分級監管制度,從而提高監管資源利用效率。
2.構建以風險防范為基礎的動態監管機制建立食品生產行業風險防控基礎制度體系,完善了風險識別、風險指標、風險處置等工作規范,定期開展風險點梳理排查、風險巡查,強化食品生產企業的全過程監管及企業主體的風險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有效提升食品生產企業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能力。
3.積極引入社會力量,有效推進社會監督引入食品行業組織和社會第三方機構開展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情況評定,充分發揮行業組織或相關社會機構的參與和監督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推進監管信息和企業誠信情況的公開,暢通公眾知情和參與渠道。
主要內容
明確適用范圍和工作職責、原則
《辦法》適用于對上海市獲得生產許可的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下同)生產企業進行食品安全風險分級、信用分級和分級監管。是指以風險因素分析為基礎劃分食品生產企業風險等級,并結合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用等級情況,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的分級監督管理的制度。
明確風險分級的定義和類別
根據食品類別、消費對象、條件保持、過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等因素,將食品生產企業產品的風險等級分為低、較低、中、高四級,上海市區市場監管局應當按照《食品生產企業產品風險等級表》確定轄區食品生產企業的風險等級。上海市公布的高風險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目錄中的食品生產企業,風險等級確定為高。生產多類別食品的企業,應當按照生產風險較高的食品類別,確定該企業的風險等級。
明確企業信用分級的類別、條件和評定程序
將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信用等級分為守信、基本守信、信用缺陷、失信四級,對不同食品安全信用等級提出了不同的具體要求,并對企業信用檔案信息的采集、引入第三方社會機構參與企業信用的評定、評定程序作出了規定。食品生產企業信用檔案記錄的信息包括企業基本信息、監督管理信息、社會監督信息及依照法律、法規、規章以及相關規定需要記錄的其他管理信息。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用等級評定以上一年10月11日起至本年9月30日為一個評定年度,食品生產企業被處罰款50萬及以上行政處罰的,區市場監管局應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5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情況通知評定機構,評定機構應對照《辦法》相關規定,對食品生產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調整。
明確分級監管的類別和監管要求
分級監管是指在食品生產風險因素分析基礎上,將食品生產企業劃分不同風險等級,并結合企業食品安全信用等級情況,實施不同程度的監督管理,綜合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用等級和產品風險等級,食品生產企業監管共分A、B、C、D四級,并明確具體日常監管頻次(詳見表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