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榮
摘要:功能性失調性子宮出血是婦科發病率較高的病癥;是由于生殖內分泌軸功能紊亂造成的異常子宮出血。分為無排卵性和有排卵性兩大類。本文主要針對無排卵性功血,尤其是圍絕經期功血進行綜述。本文對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方式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功能性失調子宮出血;發病機制;治療進展
中圖分類號:R7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3-0020-03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WANG Guo-rong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Dagang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 Center,Tianjin 300270,China)
Abstract: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is a higher incidenc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is due to reproductive endocrine axis dysfunction caused by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Divided into anovulation and ovulation are two categories.This article mainly for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especially peri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blood were reviewed.In this paper,drug treatme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Functional disorders of uterine bleeding;Pathogenesis;Treatment progress
功能性失調子宮出血也叫作功血,此種疾病主要是因為下丘腦、垂體、卵巢(H-P-O)軸出現異常調節導致神經內分泌紊亂,而引起的非正常性子宮出血非器質性的病變。在臨床上功血是一種常見疾病,在婦科門診的患者中占比達到10%[1]。由于圍絕經期卵巢功能減退,降低對促性腺素反應,從而導致無排卵子宮出血癥。體現在月經周期延長,經量較多、異常,甚至出現陰道持續出血現象[2]。當前,對圍絕經期功血醫治重在把握止血以及調節周期、縮減經量,防治子宮內膜病變。現階段主要使用藥物與手術治療兩種方式,并且治療效果比較好。
1病因及發病機制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指由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失常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全身及內外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稱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
1.1病因
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屬于女性圍絕經期典型疾病,誘發該疾病的因素較為復雜,分為內部、外部兩種因素:①內部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的卵巢功能日益消退,導致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導致機體失去對下丘腦-垂體的持續反饋作用,提升了促腺性激素的整體水平,如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提高等。患者卵巢中依舊遺留發育卵泡,但排卵功能出現障礙,造成子宮腺體在雌激素的長期作用下而出現增生反應,最終會引發腺瘤型增生過長、子宮內膜輕度增生等問題;②外部因素:受到外部環境、女性精神狀態、營養不良、過度勞累等因素的影響,女性雌激素水平會出現較大變化,在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女性子宮內膜會出現不規則脫落的情況,而導致出血問題。
在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時,臨床主要根據其作用機制制定方案,即利用孕激素聯合、雌激素或者雄激素治療,其基本原理為:孕激素能夠有效抑制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的分泌,達到抑制卵泡發育的目的[4]。同時,雄激素能夠減少患者子宮內膜增生問題,通過負反饋機制阻隔下丘腦功能,減少體內分泌卵巢雌激素,但該藥物通常不會單獨用于出血治療過程,即使與其他藥物聯用,也還存在臨床效果不佳、治療時間較長等問題。
1.2發病機制
無排卵性功血在絕經過渡期,卵巢功能不斷衰退,卵巢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低下,卵泡發育受阻而不能排卵。各種原因引起的無排卵均可導致子宮內膜受單一雌激素刺激而無孕酮對抗,引起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
2功血鑒別
主要使用排除診斷的方式來診斷功血,在功血診斷過程中,需要將以下幾種情況排除:醫源性的子宮出血、妊娠與并發癥、生殖道的疾病等全身性或是局部疾病。由于功血屬于排除性的診斷,為有效排除可能引發子宮異常的出血相關疾病,在臨床上應使用創傷性檢查,主要包含子宮切除以后病理檢查、宮頸的細胞學檢查、分段診斷性的刮宮以及活體組織的檢查等。
3治療措施
3.1藥物的治療
3.1.1內膜的萎縮方式 這種方式的治療原理是大劑量的應用孕激素,使機體發生負反饋,應用負反饋的可以對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進行抑制,實現止血的目的。實際操作方式是每天口服2~3 mg的左炔諾孕酮;5~10 mg的炔諾酮,10 mg的醋酸甲羥孕酮,持續服用22 d。注意目的是讓子宮的內膜逐漸蛻化與萎縮,達到止血作用。在血止以后可以減少藥量,一直到停藥。在用藥的期間陰道少量流血,或者是淋漓不斷的情況都會發生。所以藥物使用方式與使用劑量需要按照患者情況來選擇。而雄激素能夠拮雌激素,強化子宮血管張力的作用與子宮平滑肌,但不能徹底止血。
3.1.2孕激素的內膜脫落方法 無排卵的功血主要是因為內膜缺少孕激素的影響,這種疾病治療時,需要予以病人孕激素,使得增生內膜轉換成分泌期的內膜,伴隨藥物使用停止,內膜會逐漸脫落,產生月經,隨之內膜逐漸生長出愈合的創面。在臨床上操作方式是肌注20 mg的黃體酮,注射1次/d,持續注射3~5 d。同時每天可以使用8~10 mg的醋酸甲羥孕酮片,持續使用10 d;使用5 mg/d炔諾酮片,持續使用7~10 d,停藥2~7 d以后會發生內膜脫落與出血。需要注意的是,該方式引起出血量比較大,較為適用于長時間淋漓不止以及貧血程度比較輕的患者[2]。endprint
3.1.3雌激素的內膜生長方法 這種方式用藥的原理是雌激素能夠促子宮內膜生長,能夠使內膜增厚,達到止血作用。這種方式操作方式是:選取2~4 mg的本甲酸雌二醇進行肌注,每隔6~8 h注射一次,在止血以后服用適量的雌激素。部分患者出血量比較大且急,并且血紅蛋白<80 g/L患者,需要大劑量使用補佳樂進行止血,計量為2~4 mg,每隔6~8 h使用一次,在止血3 d以后,遞減三分之一的量,一直到每天維持量為1~2 mg,持續21 d,在后面的10 d,每天輔助使用8~10 mg/d的安宮黃體酮,在停藥2~7 d以后如果出現撤退性的出血,需要使用雌-孕激素序貫法進行2~3周期的治療。雌激素的內膜生長法比較適用在內源性的雌激素缺乏患者治療中,特別是貧血癥患者與青春期的未婚女性。
3.1.4宮內孕激素釋放系統 在宮腔內放置含孕酮或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抑制內膜生長,常用于治療嚴重的月經過度。
3.1.5中醫治療 方劑組成如下:黃芪29 g、黨參19 g、烏賊骨31 g、益母草30 g、茜草炭、續斷、煅牡蠣、熟地各14 g、三七粉5 g,1劑/d,煎服;有寒者取5 g炮姜;熱者加10 g黃芩;淤血塊多者加用炒蒲黃10 g。經血止后可將方劑更換為調經基本方:黃芪31 g、黨參16 g、山藥31 g、當歸11 g、川芎13 g、熟地和枸杞子各14 g、莬絲19 g、川斷16 g。月經周期前階段以滋陰為主,加山茱萸、旱蓮草、女貞子等;后半階段以補陽為主,酌情加仙茅、仙靈;脾肝郁者加柴胡;血瘀者加丹參、益母草、紅花。1劑/d,早晚服用,共3個療程(1月為1療程)[3]。
西醫上對更年期功血者采用保守藥物治療法。站在中醫角度,更年期功血屬于“崩漏”范疇,因腎精虧損,精血精氣損失,面部紅熱,經水淋漓以及無力少氣、煩躁等。中醫上對更年期功血采用初、中以及末等段治療方式,與西醫治療原則相同,為該病的中西醫連接標本兼治提高參考,故于出血期和非出血期采用具有差異性的方劑醫治。本組研究中,綜合考慮到因外源性孕激素而致使子宮內膜發生分泌期改善,內膜趨于萎縮,給予龍骨、三七以及牡蠣等止血類藥材;黃芪、黨參有益氣補中療效,提高患者免疫力;茜草有收澀固崩之功效。在止血后,根據患者病情實施對證。中藥和西醫的孕激素具有調經作用,能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3.2手術的治療方式
3.2.1刮宮手術 除了青春期的未婚女性以外,刮宮術屬于月經過多治療中的一種常用方式,兼具止血與診斷雙重的效果。對于子宮內膜癌與急性大出血患者比較適用。
3.2.2子宮內膜的切除手術 功能性的子宮出血也叫作功血,主要是因為神經內分泌的失調所致,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常用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的切除術應用比較廣泛,其中部分子宮內膜的切除術效果較為顯著,可促進患者盡早康復。手術的操作要點如下:應用膨宮泵進行持續灌注,將電切鏡放置到宮腔后,對宮腔內的病變情況進行觀察,再切宮底到兩角,一直深達到內膜的基底層,然后將宮腔上三分之二內膜切除,在子宮峽部1 cm位置終止,最后進行電凝止血[4-7]。
子宮內膜的切除手術主要是將子宮內膜部分肌層與基底層切除,尤其一些久治不愈功能性出血的患者,應用子宮內膜切除術不僅可以暴露子宮,而且能夠痊愈。近幾年,子宮內膜的切除手術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臨床上為了提高治愈率,開始行部分子宮內膜的切除術,該手術可以緩解患者心理上的壓力。并且部分子宮內膜的切除術創傷比較小、不需要開腹、手術的時間相對較短,不容易影響到卵巢的功能,逐漸受到患者與醫者的青睞。尤其在宮腔鏡下,部分子宮內膜的切除手術操作比較簡單,不容易發生并發癥,在臨床上治療效果比較理想,有著較高的安全性與價值,同時可以對膨宮泵的擴張宮腔程度進行調節,以符合醫生熟練手術的操作需求與圍手術期管理的能力要求[5-9]。另外,在宮腔鏡下,手術視野比較清晰,能夠使得術者清楚病灶位置,繼而實施對癥治療。
3.2.3 子宮切除術 因功血而行子宮切除術約占子宮切除術的20% 患者經各種治療效果不佳,由患者和家屬知情選擇后接受子宮切除
4總結
功血治療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中西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包含子宮的切除術、刮宮術與子宮內膜的切除術等。通常情況下,首先進行藥物的治療,特別是青春期患者,使用激素進行治療[10-12]。但是一些年齡超過40歲、絕經過渡期以及生育期婦女,經常會出現子宮異常出血的情況,如果子宮內膜的厚度超過12 mm,使用藥物治療難以達到臨床治療的效果,需要使用診斷性的刮宮治療。而未婚的患者,如果使用孕激素治療沒有效果,或是存在器質性的病變,需要經過患者家屬與患者同意后,進行診斷性的刮宮。此外,還可以使用子宮內膜的切除術進行治療,部分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需要應用子宮的切除手術進行治療[13-15]。
參考文獻:
[1]陳桂清,李成志.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醫學綜述,2015(03):390-392.
[2]王國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發病機制和治療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36):129-130.
[3]宗秀芬.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1(15):9-10.
[4]郭詠珺,衛俊濤.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藥物治療進展[J].醫學綜述,2011(12):1863-1865.
[5]孫燕,袁媛,蔣曉莉.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相關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0):1481-1483.
[6]何光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藥物治療進展[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25-27.
[7]王東梅,宋偉奇.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治療進展[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1):105-106.
[8]姜欣,曾銀花.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與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中國藥房,2016,27(21):2901-2902,2903.
[9]王敏華,陳麗萍,謝榕,等.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6):453-455.
[10]劉晶靜,唐苗苗,董利琴,等.益氣化瘀方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性科學,2016,25(9):44-47.
[11]吳佩蔚.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加米非司酮聯合歸脾丸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5,17(1):139-140.
[12]李芬蘭,馮思思,張智蕊,等.米非司酮聯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療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6,28(12):96-98.
[13]郝元仙.絕經過渡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4,(11):1302-1304.
[14]朱燕琴.中西醫結合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3):86-87.
[15]吳紅蓮,鄭紅楓,劉少曉,等.自擬益氣健脾補血湯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7,24(1):87-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