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霞
筆者在課堂中也在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本文主要從以說促悟、學以致用等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關注學生的“說”,以“說”發展語言
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們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
一是,運用直觀圖片,訓練學生數學語言。如教學“數一數”。出示教材中鮮明的主題圖,使學生們一下子就產生親切感,進而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此時教師讓學生說一說: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什么?它們各有多少個?等。學生們都很積極。老師引導他們從說不完整,到完整地說,從自由說,到會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幫助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數過程,認識數數的方法,訓練學生會說簡單的數學語言。
二是,運用直觀圖片,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如教學《統計》一課時,課始教師邊放運動員入場的進行曲,邊出示書本插圖。教師說:“今天‘森林運動會開幕了,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代表隊參加了比賽?”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都爭著說。教師抓住時機又問:“你還想知道什么呢?”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哪個代表隊參加的比賽項目多?”……由于是學生熟悉的情境,學生不僅學得主動,興致盎然,而且敢于提出心中的提問,這樣長久堅持下來,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關注學生的“做”,以“做”訓練思維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說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對于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生來說,聽過了,就忘了;看過了,就明白了;做過了,就理解了。他們最深刻的體驗莫過于自己雙手實踐過的東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活動中能夠積累學習的“關鍵經驗”,而這些經驗是無法教會的,必須由學生自己體驗。例如,在教學“等于、大于、小于”時,教師讓學生借助學具,①將4個圓片擺一行,然后再一一對應擺三角形,也擺4個,這時問:圓片與三角形的個數怎樣?學生:圓片的個數與三角形同樣多。②如果再擺一個三角形,就是幾個三角形?這時圓片的個數比三角形的個數怎樣?三角形的個數比圓片呢?學生:圓片的個數比三角形少,三角形的個數比圓片多。通過這一操作過程,學生清晰地看到誰多、誰少,形成一一對應的思想,在頭腦里對同樣多、比多、比少有了清晰的印象,很好實現了由形象到抽象的過渡。
三、關注學生的“玩”,以“玩”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驅動力。營造一個趣味盎然的課堂學習環境,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探索數學知識。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課堂上精心組織相關的動手操作活動,就能喚起學生潛在的動力,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在學生學完新課內容后,教師通常要組織一定的練習來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并形成技能。而機械的練習會令一年級的學生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往往由于缺少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互動,致使練習的效果常不太理想。
一方面,在“玩”中鞏固新知。如教學“有趣的拼搭”一課時,在學生已認識四種立體圖形的后,為了進一步鞏固,老師和學生做一個摸物品游戲,學生可感興趣了。分四個層面:①學生自由從袋中摸一個物品,告訴大家是什么圖形。②學生要摸出老師規定的物品。③學生提要求,學生摸。④小組內合作,學習組長提要求,指一組員摸,其他人當裁判。通過一游戲的多個層次,學生愉快而輕松地掌握了各種圖形的特征。
另一方面,在“玩”中提高能力。在學習每一個新知識后,課后練習中都編排了大量的練習題。如果就題做題,孩子們必會失去學習的興趣。于是我利用學生們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開設“比一比,誰算得最快”等多種小型、易操作的游戲,激發學生做練習題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的競賽活動很好地調動了課堂氣氛,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關注學生的“用”,以“用”促使高效
數學教學一定要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建立書本與生活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為今后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每教給學生一個新知,都要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找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使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延伸,使學生養成一種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意識,自覺地把課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從真正意義上學習了有價值的數學。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運用愉快教學的方法,把圖片、操作活動、游戲交叉運用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關注學生的“說、做、玩、用”等多方面,通過多種感官協調并舉,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并讓學生覺得學數學是很輕松的、快樂的,進而樂學,教師在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