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軍燕
摘 要: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向學生傳達自己情感的媒體除了表情外,就是所說的話。教師得體的語言會使學生充滿激情信心百倍的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關鍵字:教師;學生;語言;人格魅力
教師要想吸引學生,除了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淵博的知識,得體的肢體語言展示,自然的服飾著裝外,語言表達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語言表達可以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傳達自己的內心情感,進而感化學生。
一、以情動人,教師的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關愛情感
教師向學生傳達自己情感的媒體除了表情外,就是所說的話。因此,語言表達對教師來說顯得特別重要,自己所說出的話代表著自己的心聲。能使學生聽了以后,從中體會到老師像親人一樣關心著自己,感悟到老師的一片真情,使其油然而生對老師的尊敬之情,消除其對老師的戒備和心理防線。進而愿意主動接近老師,并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老師。教師的一句溫馨的鼓勵語,有時會讓學生馬上激動起來,使學生獲得戰勝困難的動力,給予學生生活的勇氣,甚至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影響。
著名作家席慕蓉和三毛的成長歷史就是有力的佐證。她們上初中時都有類似的情況:語文特好而數學特差,然而她們遇到的數學老師卻很不一樣,三毛的數學老師沒有尊重她的人格,用刁鉆的話語羞辱她,用粗暴的方法對待她,使她的心靈蒙上了陰影,造成了她固執、倔強、自卑、孤僻的性格,影響了她的一生。席慕蓉則很幸運,她的數學老師寬容豁達,對她要求不苛刻,并且用溫馨的話語不斷開導和鼓勵。因而,她的生活輕松愉快,養成了她豁達開朗的性格。不同老師的影響,以及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使她們的人生之路也截然相反。
二、言中寓意,教師的語言要體現對學生人格的尊重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教師要注意自己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的語言表達,切記自己所說的話千萬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以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特別是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尤其要格外謹慎,切忌用污穢的語言謾罵學生,也不要用一種刁鉆的風涼話語諷刺挖苦學生,更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而有意用帶有挑釁的語言扼殺學生獨特的愛好,抑制學生多方面的興趣。不能因為自己語言的不慎而讓學生誤解自己的初衷,使其產生抵觸甚至反抗的心理。
王老師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激情高昂,但缺少應有的恒心和耐心。尤其是對班上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諷刺挖苦。班上有一個學生,經常做作業比較潦草,并且接二連三幾次作業都出現了差錯,王老師每次批評這個學生,不是說他朽木不可雕,就是罵他無能,是蠢材。王老師由于自己的不慎言語傷人,人為制造了一種不和諧的氣氛,使自己難以下臺。要是王老師一開始就注意自己的語言,正確引導,耐心講道理,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既傷害別人,又給自己難堪的場面了。因此,老師一定要跟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語氣要和藹,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并進行善意的引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其明白自己的過錯對別人的傷害,對集體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由于這種過錯給自己在別人心目中造成的負面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要體現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使其在內心深處受到感動,產生改正錯誤的自覺意識,并要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鼓起生活的信心,不斷獲得改正錯誤的動力。
三、情理交融,教師的語言要能點燃學生心靈深處的激情
教育工作者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少年兒童,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天性好動,聰明活潑,都有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迎合學生的這種心理,不能因為自己語言的不慎而撲滅燃燒在學生心中的這股激情火焰,而應該用自己的語言打動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激情。特別是對那些因社會環境、家庭因素、生活條件以及個人生理缺陷而造成傷害的學生,要用自己飽含真情的語言安撫其心靈,用自己富有慈愛的話語溫暖他們冰冷的心,用自己像涓涓溪流的語言澆灌他們渴望春雨的干涸心田,使他們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復蘇冰封的心,產生新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王志平同學從小學一到三年級這一階段,父母一直在身邊,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加上自己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學習成績在班上始終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學校和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譽,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但自從升入四年級開始,由于父母雙方外出打工,把他寄養在叔叔家。生活環境的突然變更,使他覺得一下跌入了深淵,從此一蹶不振,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老師通過家訪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鼓勵其他同學向王志平伸出友愛之手,課后跟他談心,鼓勵他說:“雖然父母不在你的身邊,但他們在遙遠的地方思念著你,期盼著你早日成才。有老師、同學等許多人關心著你,你應該像以前那樣勤奮學習,做一個好學生。”老師的話像春雨一樣滋潤著王志平的心田,使他重新獲得了學習的力量,并且比以前更加刻苦,終于在期末考試中又取得了好成績,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四、謹慎言語,教師的語言要展示吸引學生的人格魅力
作為教師,真正吸引學生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的展示,更為直接的就是教師的語言。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不僅傳遞的是教師多方面深廣的知識,讓學生覺得老師知識淵博,由衷產生欽佩之情。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語言表達,傳遞自己做人的準則,良好的人格修養及師德修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來感化學生的心靈,在學生心中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造就學生健全的人格修養,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因此,作為教師,不管是在什么場合,都要注意自己的語言,盡量使用規范文明語言,說話要得體,語言要富有涵養,說出的話要具有親和力。能讓學生通過所說的話感悟到你的人格修養。
李老師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從教十年來,一直特別注意自己的人格修養,不但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而且特別注意語言表達。他講課時語言精煉生動,幽默詼諧,猶如行云流水,讓學生一次次為他那優美的語言所折服,說話富有哲理性,能將自己的教學變成學生快樂的生活。雖然其貌不揚,但班上所有學生都喜歡他的課。
李老師成功的秘訣就是特別講究自己的語言,無論什么場合,他都能展示自己語言的魅力,能夠從生活中不斷提煉優美的語言,善于鍛造語言精品,所以他的話魅力四射,展示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進而感化了學生。
總之,語言表達是個人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教育一線的廣大教師,更應加強自己語言表達基本功的訓練,努力鍛造語言精品,說出吸引學生、打動學生的好話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