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娟
摘要: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習英語的手段以及途徑,學生提高英語閱讀對提升英語整體素質有很大幫助,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英語水平的發揮。隨著社會的發展涌現出很多比較成功的閱讀教學模式,但是由于理解性閱讀等都是淺層面上的閱讀方式,根本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以及批判性閱讀的能力,本文針對應用信息技術創新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路與策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試圖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英語閱讀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新課程改革;教學
引言
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英語素養的提高,在推行新課標及素質教育下,國民越來越重視英語素養的整體水平提高,英語包含了很多國外文化,需要學生進行學習。英語閱讀教學一般有四方面的基本要要求,分別是聽、說、讀、寫。其中“讀”在這里就是閱讀的意思。現在,中國學生英語素養普遍不高,英語閱讀水平更是存在很多問題。高中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都會存在逐詞、逐句的習慣,一個一個單詞進行閱讀,沒有美式英語閱讀的美感,這嚴重影響了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方法欠缺,沒有針對性的訓練。進入21世紀后,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逐漸滲透到學校教學的角角落落,信息技術的出現可以使教學多樣化。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創新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路與策略之中,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信息技術與英語閱讀進行整合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可以擴展學生的眼界,有利于閱讀。
1.正確運用信息技術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信息技術也逐漸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之中。在英語閱讀學習的時候,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配合教材使用,雙管齊下。但是在應用信息技術的時候,頻率不能太高,應該適當,不然會造成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產生一些反感,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英語閱讀的質量。只有適當的使用,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質量。現在,信息技術可以快速的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畫面感強,情景新穎,是學生在英語閱讀的時候不至于產生太多的厭煩心理。而且信息技術越來越先進,通過聯網可以觀看一些與教學相關的最新的新聞,進一步提文閱讀的能力。信息技術在視覺和聽覺上都可以給學生帶來許多興趣,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學生喜歡課件的話還可以將課件拷貝,進一步增強自主學習。還可以將有趣的情境與多媒體結合起來,比如詩歌閱讀時的音樂背景,讓學生產生興趣,能夠讓學生陶醉在美妙的情境中,這時候感情就可以噴薄而出。
2.創新閱讀教學的思路
2.1總體思路
目前,教師教授學生很多都按照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固定維度以及模式去解讀一篇英語文章,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只注重單詞、發音等,但是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整體去了解這篇文章,主要指導學生創造性閱讀以及批判性閱讀。這樣學生可以多個角度,用自己的觀點感知英語文章,了解文章的思想以及英語文章背后的思想。運用信息技術以及問題導學等,可以突破傳統模式,給學生帶來閱讀的興趣,進一步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2.2掌握閱讀技巧,適當運用信息技術
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教學生如何學會閱讀英語,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教他們采用合適的閱讀方式,明確閱讀目的。只有掌握良好的閱讀技能,才能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閱讀包括很多技巧,比如略讀、跳讀、細讀等等,老師應該詳細把這些技巧教給他們。除此之外,閱讀的步驟也應該傳授給高中學生。掌握技巧后,還應注重單詞以及語法的積累,掌握英語句型,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同學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將自己喜歡的文章下載到手機、電腦等信息技術上,可以快速閱讀自己喜歡的作品,方便快捷。增加了自己的英語閱讀量,從而提高英語閱讀速度。
2.3改變學生閱讀方式,創設寬松、平等的閱讀學習環境
我們必須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發揮自主學習型。老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閱讀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培養,給學生創設一個自主閱讀學習的環境。信息技術的引進完全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平等的閱讀環境,改變了閱讀方式。老師不能只注重英語閱讀成績,也要注重交際能力以及探索精神。運用信息技術,方便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培訓學生閱讀學習策略,教他們自主學習的步驟、方法以及技巧,進一步提高職高學生閱讀能力。
3.有效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
閱讀是英語學習十分重要的方法,也是英語學習的目的。閱讀能力高低一定程度上體現英語水平的高低。英語閱讀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時一定注意方法策略,從而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3.1選擇合適的材料,重視課外閱讀
英語閱讀材料的選擇十分關鍵。閱讀材料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關鍵,因此一定選擇合適的英語閱讀教材,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閱讀的數量非常重要。過多過少對學生閱讀多十分不利。因此,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在進行材料選擇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和合適的閱讀數量。其次,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閱讀人量的課外材料。學生知識量的擴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動學生去觀察、想象、推理,從而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適當準備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拓展材料。在材料的選擇上,要求生詞率低、有時代感、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貼近高中學生的現實生活。同時,還要考慮閱讀材料題材和內容的多樣性,比如故事、人物傳記、小說、科技文章等都可以拿到課堂上來。
3.2引導學生做好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在英語閱讀的地位十分關鍵,通過閱讀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從而完善自己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小僅要客觀地看待學生閱讀的進步和不足,研究學生在閱讀中體現出的某方面閱讀優勢,善于發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亮點,并以此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小斷地反思,并取得學習上的進步。
結語
英語教學主要是育人為主,強調以人為和諧發展的目標,強調人的自身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創造性閱讀以及批判性閱讀,傳統閱讀教學過程很難保證創造性閱讀以及批判性閱讀,應用信息技術以及問題導學方法,可以大大改善閱讀環境,發展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英語潛能。
參考文獻:
[1]繆麗紅.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 考試周刊, 2007(9).
[2]王學梅.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 新課程·中學, 2014(3).
[3]李玉香. 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 吉林教育:綜合, 2016(9).
[4]劉艷潔. 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 新課程:中學, 2016(1):00223-00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