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毓宜
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及一些基本方法都是最基礎的授課知識,務必讓學生應知應會。概念教學是知識教學和智力教學的中心環節,解決好這個問題,是提高教師授課質量,促進學生智力開發的關鍵。
概念是思維的工具。一切分析推理,想象都要依據概念和運用概念。只有透徹理解并能靈活運用數字概念,才能掌握運算的技能技巧,才會有正確、合理、迅速的邏輯想象。
如何提升概念的教學呢?筆者認為:
一、深入鉆研教材,使老師統觀所教概念。
要搞好概念教學,就得使學生在學習中具備生動有趣、全面理解、牢固記憶、靈活應用四大條件,作為授課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對數學知識中的各種數與形的概念,以及概念間的聯系、拓展,都要全面統觀。
因此在研究教材和制訂教學計劃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對整個教材中的概念進行分析,根據它們的種屬關系或共同因素,依照系統性教學模式,對教學階段、章節、課時分別進行整編,找出同類概念之間的區別和不同概念之間的聯系。
例如:數、自然數、零、正整數、正分數是一系列概念。
2、對每一個概念,要理清它的來龍去脈,把握它在每個教學階段上講解的深廣度,以便在作教學計劃時使之前后聯系,講解時確保教學分寸。
例如,數的概念,對于自然數,學會加減乘除四種運算,不要求學生認識自然數的其他性質。
3、對每一個重要概念,都要了解它的地位、作用、教學意義和實際應用。
例如:五年級下冊“數的整除”這一章的概念比較多,有自然數,整數,整除,約數,倍數,能被2、3、5整除數的特征,質數、合數、因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互質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這些概念,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后面的概念是在前面的基礎上來講授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本身既有實際的應用,又是學習分數的基礎。
4、對每一章節,每一課的幾個概念要綜合施教,找出重點,難點和關鍵,并在教學計劃中作出適當安排。
重點概念,是占有重要地位,起著主導作用或有較多應用的概念。對于重點概念,要突出講解,加強練習,讓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重復出現。一定使學生理解深透,牢固掌握。
難點概念,是由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兩方面確定的。在教材中,學生感到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或易錯易混的概念為難點。對于難點概念,可以把它的因素分散到講授之前的內容中去。例如:分數的意義與運算,小學生比較難理解,于是進行分散教學,在三年級上冊講分數的初認識到四年級下冊,五年級上冊再系統講授分數的意義,性質及運算,對小數的教學也同樣如此。
關鍵概念,由教材和教師處理教材的方法所確定,它起著教師便于講解,學生易于掌握其他概念的作用。對于關鍵概念,不僅要講深講透,還要充分發揮它的關鍵作用。例如整除是數的整除這一章節的關鍵概念。
5、對每一個概念,講授時需要和學生哪些生活經驗相聯系,需要哪些預備知識,這個概念在本學科或其他學科的哪些教學內容里有應用,必須心中有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給這個概念加以鞏固和提高,利用這個概念的講授,鞏固和提高哪些概念,都要作好計劃。
例如:講異分母加減時,不僅要用到分數和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概念,還要用到通分,約分的概念,通分需要用最小公倍數,約分要用到最大公因數的概念,若學生對上述概念有遺漏的地方,需要進行補教。
二、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掌握概念。
為了上好概念課,可采取下列措施:
1、每節概念課之前,檢查學生的預備知識是否已經具備,了解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有欠缺或掌握不好,在課前應采取措施加以補教。
2、引入新概念,向學生交待引入這個概念的必要性、學習目的和應用,使學生學起來感覺自然,提升學生的求知欲。
3、講授抽象類較強的概念,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知識,使學生明了這個概念是由什么抽象出來的,以打消神秘感,便于理解和記憶。
例如講“射線”,讓學生聯想到從手電筒射出的光線。
4、講名詞概念,先舉幾個例子,予以說明,或拿出實物進觀察,教師給出概念的名稱,然后讓學生下定義,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正,以臻完善,在很多情況下會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5、教學語言盡量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提出不同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把問題得到解決,運用恰當的比喻,或運用教師的表情與表演,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抓住教學本質,使老師講透概念知識。
在概念的傳授中,要注意如下問題:
1、給出典型完整的直觀形象,直觀形象是呈現在人的感官中的事物形象。教具、模型、圖形,已熟練掌握舊概念,都有較強的直觀性。直觀形象是認識事物的源泉,也是認識事物的開端。在概念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形象。
2、把學生的精力集中在概念的本質屬性上。概念的本質屬性也許有多個因素,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比較、逐步說明。在比較時要強調或引導不需比較它們的發展趨勢,如果不強調,不引導,比較的方向不明確,把精力放在別的方面,則是枉費心思,當某些事物的本質屬性比較隱蔽,不易發現的時候,就要充分運用各種手段,特別是借助語言去幫助認識,只有準確無誤地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才能正確地掌握概念。例如只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才是等腰三角形,與圖形放置的位置無關。
3、從正面講解之后,再從反面說明,能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對于易混,易錯的概念,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再予以糾正說明。
4、及時運用嚴密和精練的文字給概念下定義。因為下定義能起到組織、整理、鞏固知識的作用。使學生對概念有明確的認識,教師下定義一定要注重時節,如果學生還沒有充分理解時,便過早地下定義,就不能及時收到組織整理知識的效果,也不利于概念的掌握。
四、反復鞏固教學,使學生掌握與運用概念。
一個概念剛建立起來,往往記憶不牢,理解不透,這就要采取措施,有計劃的復習鞏固,在應用中加以提高。
1、隨時注意講清新舊概念的聯系和區別,有些概念相互可以組成一定的概念系統,而有關概念總是在這個系統中占有其一定的位置。所以在教學時,不僅要講清每一個概念的含義,而且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系統,使學生掌握的概念都在概念系統中“各就各位”。只有從概念的系統中去掌握每一個概念,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內涵,劃清概念的外延。
2、加強練習,掌握概念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實踐中運用概念,以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數學概念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才能真正掌握,只聽講、不練習,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常常是膚淺的、不全面的,甚至可能產生錯誤。通過練習,能使概念掌握得更全面,深刻和牢固。
3、利用課外練習的批改和試卷分析,以糾正概念方面的錯誤。即便是其他方面的錯誤,也要找出概念方面的錯誤因素,予以糾正。
4、每一教學單元,階段結束后,要進行概念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