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邦友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多元化教育理念在各個階段的教學實踐中得以落實。文章主要圍繞“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策略”,展開具體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多元美術文化;高校教育;油畫教學;策略
在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下,創新高校油畫教學工作,對于高校學生油畫欣賞能力創造能力的提高有著促進作用。針對多元美術文化發展環境,找到最有利于學生個人美術能力提高的教學方式,才能推進高校油畫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
一、將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融入教學理念,優化高校油畫教學
在高校油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中國油畫的特點以及傳統教學思想的漏洞。中國的油畫教學工作受到歷史條件的影響,重視程序化教學。然而,在美術文化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程序式教學思想已經不能滿足高校油畫教學的需求。重視創意欣賞,創意表達,才能讓高校學生的油畫理念更加標新立異,促進學生找到個人的個性。就油畫本質來講,油畫創作是為了抒發情感,在創作過程中,作者的情感得以觸動,會自然而然的拿起畫筆,利用個人的油畫創作技巧,將個性化的情感表現出來。而不是將人物造型,情景造型與色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下,教師要深入研究美術發展的特點。其實,每一次油畫歷史上的重大突破與重大發展,都源于某一位美術創作者創新理念的出現。比如,畢加索是立體主義的開創者,在民族與國家受到侵略時,畢加索打破了傳統的繪畫方式,利用立體主義的方式更好的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憤怒。另外,莫奈和塞尚鐘是印象派的開創者,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中的光影變化。因此,在油畫創作過程中會將光影變化是為切入點,積極表現個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之下,每一位高校油畫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利用多元化的理念,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校優化教育的創新。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找到個人油畫創作的理念,結合自己的個性,創造自己喜歡的油畫作品。而不是一味的臨摹,體會大師的創作方式,模仿大師的創作方法。借助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促進每一位高校學生多元化發展,才能讓高校油畫教學滿足教育需求。
二、重視人文科學知識教學,優化高校油畫教學
重視人文科學知識教學,是促進高校優化教學工作走向新臺階的必然舉措。油畫,對于創作者的個人美術技能以及學識有著較高的要求。掌握油畫的繪畫技巧,積極做技巧訓練,并能夠主動思考個人生活所處的社會環境,才能找到油畫創作的靈感。人文科學知識的學習,能夠使高校學生擺脫臨摹這種僵化的學習方式,積極動腦去觀察動腦去思考,找到屬于自己的創作靈感。在當前的高校油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人文知識教學,借助人文知識教學的組織,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個人素質,使其精神品格更加健全。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學生掌握多少有效的油畫技巧,都沒有辦法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與人文環境中創造出具有藝術欣賞價值與人文欣賞價值的油畫作品。
每一位創作者的個人精神感受與其油畫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油畫的繪畫技法,能夠通過反復練習得以提高。但如何利用這種技法,便會受到創作者個人文化素養水平的影響。只有能夠觀察與思考社會現象的創作者,才能創造出有靈魂的油畫作品。如果高校學生只重視油畫技能訓練,不積極學習人文科學知識,文化素養水平較低,便沒有辦法思考自然與社會之間的諸多關系,沒有辦法對社會問題產生個性化的看法。作為高校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應當將優化人才培養目標限制在培養技術人才的層面上。鼓勵學生學習全方位的文化知識,對于學生藝術修養水平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在高校油畫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油畫的發展歷史以及相關人文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關注當代社會的發展氛圍,讓學生多讀書,多了解時事,多評論。
三、引入民族民間藝術知識,優化高校油畫教學
在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之下,油畫的創作方式也越來越多,表現內容更加豐富。當代社會大眾對于油畫的認知也不只限于從前,審美者的視野得以有效擴展。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下,高校油畫教育工作人員應當意識到油畫創作的競爭性,同時融入更多的油畫創作要素,讓民族特征成為中國油畫的嶄新旗幟。在高校油畫教學過程中,重視民族民間藝術知識的傳播,讓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特色,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油畫創作之中,使民族走向世界,有助于油畫創作質量的提升。
寫實,一直都是油畫創作的基本理念。打破傳統創作的局限,將油畫創作轉入到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傳播中,使油畫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表達媒介,有利于油畫藝術發揚光大。重視民間民族藝術的教學,教師要關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像儒家文化、唐詩宋詞、諸多的繪畫作品、優美的古建筑、龍門窟、云崗窟、敦煌中的石壁畫、巖畫、彩陶、皮影、剪紙等藝術形式,都能給高校學生油畫創作提供靈感。重視這些現存的民族文化,并從中了解民族特點與民風特色,將民族精神融入到油畫創作之中,有助于油畫發展前景的擴大,給新一代油畫家提供全新的創作視角。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油畫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積極參觀博物館,到實地感受傳統民族藝術的魅力,促進學生從中了解古代美術創作者的思想,積極關注我國多民族文化特征,豐富個人油畫創作的理念。
四、促進美術教學方式多元化,優化高校油畫教學
豐富優化課堂的教學方式,對于美術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有直接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著多元化的教學思想,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接觸美術文化作品,欣賞油畫作品,學習油畫技巧及創作油畫,有助于優化教育工作的創新。按照傳統的設置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先學習油畫相關理論與技能,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油畫基本繪畫能力,但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維,影響學生油畫學習激情。傳統的油畫教學方式過于死板,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以及創作力的提高。在當前的油畫教育工作中,積極利用互動式的方法組織教學,努力轉變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在課堂中活躍起來,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以表達。
比如,在講解張曉剛的《大家庭》這個作品時,畫中人物粗一看是來自于這個時代,但其中的人物都有奇特的親屬關系。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幅油畫作品并表達個人看法,積極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欣賞油畫作品,參與到油畫繪畫思想的探究以及繪畫技巧的討論中,有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多元化以及教學氛圍的輕松化。
五、小結
綜上所述,多元化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與進步的一大標志,無論哪一種藝術都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在多元美術文化背景下,做好高校油畫教學,教師要積極接納全新的教育思想,主動調整個人教學方式。利用教學優化,滿足學生的自身發展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美術人才,讓高校學生能夠實現個人愿望。
參考文獻:
[1]楊小鋒. 從油畫的多元化發展角度思考高校油畫教學的變革[J]. 大舞臺. 2012(09)
[2]陳粵丹. 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的新思考[J]. 大眾文藝. 2012(15)
[3]佟彤. 淺議多元化教學在中國油畫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J]. 華章. 20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