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羅東
三星手機蝶變
文_羅東
四個月,一位新帥,一次組織變革,三款旗艦機型,三星手機如何贏回中國?
9月13日,三星手機Note 8在中國正式發布。6.3寸全視曲面屏、1200萬像素后置雙攝像頭、增強版S Pen……Note系列是三星電子慣例會在秋季推出的旗艦機型,無論首發地點、推廣節奏、產品策略,Note 8均延續以往產品,技術配置穩中求進。
這是今年5月份以來三星手機第三次發布旗艦產品,從5月末的GalaxyS8、8月初的折疊雙屏機領世旗艦8(售價高達15000元以上)直到Note 8,其節奏格外緊湊。歷經困難的一年后,三星電子顯然希望以強勢高端產品重振手機業務,其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說:“GalaxyS8幫助我們恢復消費者的信任,Note8將幫助重新奪回市場。”
同時,三星電子的組織架構正發生劇烈變化。此前,其在華設立了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等七大支社,共32個管轄區,新帥權桂賢5月走馬上任后,隨即推動了一場內部的組織變革,撤銷七大支社,各區域市場分公司直接向總部匯報,并大量提拔本地員工,以求組織更扁平化、更靈活、更有效率。
四個月,一位新帥,一次組織變革,三款旗艦機型,三星手機如何贏回中國?
8月中旬,三星電子公布2017年Q2財報,受益于半導體、顯示面板及芯片業務的強勢增長,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約合540億美元,同比增長19.8%,營業利潤126.7億美元,同比增長34.1%。一個季度凈利潤逼近50億美元,三星電子迎來了盈利的新高峰。
其中,三星智能手機業務全球平穩,貢獻了約四分之一的營業利潤, 旗艦機GalaxyS8表現亮眼,據稱銷量已超過Galaxy S7 至少15%,后者銷售周期長達一年。相對于全球的高歌猛進,在華手機業務的態勢則低調得多,權桂賢直言,必須保持危機意識。“我剛上任時便告誡自己,三星手機在中國仍處在低谷期。”
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2017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056億部,同比增長4%,而三星手機銷量降幅達到60%,以3.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六,前三位均為本土品牌。零售商迪信通發布數據稱,2017年4月,三星手機銷量僅排第十位。
三星手機在華的頹勢,起于華為、小米、OPPO、VIVO等本土廠商的強勢崛起,爆發于2016年的Note7“爆炸門”事件,在其優勢的高端市場,遭遇到品牌和市場份額的雙重打擊。
一直以來,三星全球按部就班延續著一年兩部旗艦機的節奏:春季發布Galaxy S系列,承載創新技術;秋季發布Note系列,是基于S系列基礎上的商務升級版。Note7事件發生后,三星手機不只品牌受損,更造成了長達半年的高端機型空窗期,只能依靠Galaxy S7以及中國定制的Galaxy C系列勉強維持,然而,Galaxy C系列價格區間在2000元~3000元間,根本無力扛起高端市場的大旗。
鮮為人知的是,在全球范圍內,2016年三星手機業務的市場份額依然高達19.2%,只微跌1.5個百分點,移動設備所在的IT&Mobile Communications事業部營收才下降3%。在中國,三星電子整體營收甚至增長了15%,超過300億美元,全球營收占比由15%到18%。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

只是就手機業務而言,53歲的權桂賢堪稱“臨危受命”。他本人有著資深的公關和政府背景,2005年加入三星前,曾任韓國總統秘書處執行干事,以及韓國駐荷蘭、夏威夷、危地馬拉大使館參贊,后來長期擔任三星海外公關團隊負責人,三星官方評價其“成功建立了三星作為國際公司的公共關系基石”。
在提振在華品牌形象上,權桂賢確實表現出極強的專業素養和自信。在北京發布Galaxy S8時,韓國籍高管會采用中式的服裝以及“作揖”的傳統禮儀,他接受專訪時,無需公關團隊依慣例準備發言提要,自有腹稿,不回避任何問題。
權桂賢不只是位公關干才,自2015年12月起,他擔任三星電子東南亞、西亞及拉美PM執行副總裁,在任期間,主要負責手機和全部無線設備業務,將所轄業務規模提升至每年1.6億部設備和220億美元。在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權桂賢力主開發了一款以信號增強為賣點的手機,因為他發現當地消費者經常抱怨,因信號基站覆蓋不足帶來的信號衰減問題。
嫻熟的溝通技巧和隨機應變的靈活性,這是權桂賢獲得總部器重的重要原因,“來中國前,我負責過65個國家的業務,而這65個國家各自都是不同的市場,需要因地制宜。”他坦承,自己在華必須重啟一個新的認知過程。
不可否認,三星仍是技術上最領先的手機制造商之一,其核心的傳播要點正是“獨家技術”,完全自成一套話術。
比如,小米在2016年10月發布MIX時,其核心賣點是“全面屏”,屏占比超過91%,引起國內廠商紛紛跟進,并衍生“異形屏”等概念。基于屏幕領域的核心優勢,三星不用拾人牙慧,早在Galaxy S6系列時,即在業界首創“雙曲屏”概念,Galaxy S8在雙曲屏基礎上,進一步將物理按鍵設計為虛擬按鍵,增加屏占比,新創了一個“全視曲面屏”的概念,幫助Galaxy S8系列得到了“顏值即正義”的贊譽。視覺效果上的創新,以及防水、人機交互等技術的提升,成為其大賣的重要推動力。
領世旗艦8的雙屏同樣延續了屏幕的核心競爭力,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產品戰略及研發總裁王彤稱之為“三星多年積攢下的獨門絕技”,他介紹說,翻蓋手機最重要的是起承轉合的軸,為保證轉動的潤度,三星將轉軸齒輪的公差定在千分之一毫米,這是什么概念呢?基本上小于頭發絲的1/10,這種工藝要求一般是用在飛機齒輪、軸承或者變速箱上。
發揮核心技術的優勢,成為三星手機重塑中國消費者信心的第一步。目前,Galaxy S8在4000元以上手機市場收復了部分失地,但是,權桂賢有著明確的市場份額訴求,并不甘心三星局限在高端市場,他說:“我們必須達到一個市場占有率的底線,比如超過10%,才算在市場中有認知度。”
如何在中端機市場實現突破,這是三星扭轉態勢的關鍵,尤其3000元以下的手機市場,市場占比最大,競爭最激烈,本土品牌也最具優勢。
三星的Galaxy C系列,本是一款中國市場定制的中端手機:酷似蘋果的外形、“土豪金”帶粉的配色、一體化金屬機身、QQ和微信雙開的軟件設計……都是迎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做出的嘗試。據一位三星內部人士透露,權桂賢并不滿意Galaxy C的表現,認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領世旗艦8同樣專供中國,也擁有一批忠實用戶。

面對中國這一重要市場,三星為了國行的Galaxy S8召開了場規模盛大的發布會
2017年 7月起,中國三星電子正式宣布撤銷七大支社及其32個管轄區域,直接改組為26個地方辦事處。七大支社以前的主要責任是,管理所轄區域,傳達總部的戰略并監督執行,取消后,中國總部擁有地方辦事處的直接管轄權。
三星電子的官方解釋是,需要及時調整組織管理以適應變化。變革迅速引發了一場輿論風暴,有媒體將其解讀為迫于業績壓力而采取的裁員舉措。
權桂賢表示,組織變革并非被迫,而是工作模式的主動調整。上任前,他親自趕往三星總部匯報,希望調整中國區的組織結構,“建立以現場為中心的工作模式”。
其實,三星電子體系格外龐大,共有三大事業部:消費電子(CE)事業部,負責視覺顯示、數字家電以及健康醫療設備業務;IT移動通信(IM&Mobile)事業部,負責智能手機業務及網絡應用與服務業務;零部件(Device Solution)事業部,包括存儲器、系統LSI業務等。
無論業務協作或者利益格局,內部運作非常復雜,權桂賢收集了非常多的數據,用以闡述改變后所能預期的成效,最終,獲得了首爾總部的授權。
權桂賢解釋,變革的緣由來自他的兩個工作哲學:第一,實事求是,基于現場得到行動的決策;第二,現問現答,在現場發生問題,就應該在現場找出答案。變革的邏輯應證了他的初衷:從總部—支社—辦事處調整為更多分公司,組織扁平化,簡化工作流程,提高一線銷售部門的決策權重,下放決策權到分公司。
來中國以后,他啟用了大量有能力、肯實干的中國員工,尤其組織調整后,將大批本土員工晉升為區域負責人或者分公司總經理,這是中國三星電子歷史上的首次。權桂賢承認,這種調整是艱難的,這些人中不乏他的同事和朋友,內心深處也難免糾結。
權桂賢表示,他的個人哲學是“小善大惡”和“大善非情”,大意是根本性的事情不改,小事情修修補補,看似有小改善,最后會演變為不好的結果,要實現大的提升,不能過于顧及內心的情感。
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復蘇之道,就盡在這八個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