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作為化學教學中的內容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創造性地利用好化學實驗,使學生更加樂意學習化學,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是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化學實驗;改革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運用化學實驗,開創生動、形象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體驗化學,獲取知識,在生活中運用化學知識。
一、新課程下化學實驗應發揮的作用
1.化學實驗應該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化學實驗有著直觀、形象的優點,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仔細觀察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
2.化學實驗應該有助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
書本上的化學知識都是抽象的,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親自做實驗,學生在實驗中獲取感性材料,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掌握化學概念。學生通過實驗,對化學有了形象的、具體的認識,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3.化學實驗應該注重鍛煉學生思維
新課程要求將演示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前,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實驗中根據自己預習的知識和設想去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運用理論解決實驗中的問題,按照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這些都要靠學生主動去想去看。學生通過實驗,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思維得到鍛煉,探索精神得到加強。
4.化學實驗要起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實驗應該給學生提供發揮探索創造的機會,學生在寬松環境下能夠充分發揮潛能,思維更加活躍。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己操作、驗證,主動去思考、去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新課程下化學實驗的特點
化學實驗有很強的應用和實踐效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因而具有生活性。在安排實驗時,教師應盡量安排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以學生了解的化學藥品為實驗原料,選取生活化的實驗現象為內容。學生對此類事物并不陌生,讓學生感覺到化學并不高深,化學物質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了解化學的熱情。
化學實驗應具有趣味性。興趣是學生學習化學最有效的途徑。當學生對化學實驗具有濃厚興趣時,才能夠做到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準確操作。學生在實驗中興奮、愉快,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吸收理解,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化學實驗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具有習慣性。準確使用實驗儀器,規范進行實驗操作,細心觀察實驗現象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正確記錄實驗結果,編寫實驗報告,遵守實驗室規章,注意實驗安全等都屬于實驗操作的良好習慣。學生在進行實驗時,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實驗習慣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等,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要求將原來的演示實驗變為探究實驗,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整個實驗過程中來。以“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變渾濁”實驗為例,二氧化碳的取得,實驗設備的安裝、操作都會影響實驗結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學生進行實驗設計、藥品選擇、實際操作,并自主完成實驗,得出實驗結論。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也應注意培養學生自己思考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2.開展課外實驗
要讓學生明白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組織學生到相關單位、科研院所參觀學習,鼓勵學生多看多想,動手做實驗。通過開展課外實驗活動,促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給化學實驗教學帶來了新的途徑和手段。比如“鐵釘生銹”實驗,教師提前一周先讓學生在家做實驗,觀察鐵釘生銹的變化,并將這個過程拍成圖片發給教師。上課時,讓每名學生將圖片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出來,請學生上臺講解,并將他們之間的實驗結果相互對照、比較,學生再經過討論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理解了“潮濕空氣中鐵與氧氣的化學反應”,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場景中學習化學的同時,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開展評價
在開展實驗教學的同時,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實驗效果的評
價。通過開展對學生實驗效果的評價,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按照過程和結果并重,突出學生學習化學的綜合性和實效性,重點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起步階段,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新課程下的化學實驗,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要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化學實驗成為學生學習化學的有效途徑,真正體現化學實驗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馬瑞香.淺談如何搞好化學實驗教學[J].能源基地建設,2000(Z1):82-8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