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秀文
摘 要:目前,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為基礎教育學校和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難得的機遇。政教處作為學校學生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是學校指揮系統的中樞,其中包含學校教學,德育,紀律,衛生等多方面的改革發展以及創新需求。主要從完善系統,健全學校的管理制度;多項著手,調動政教人員積極性;更新觀念,提高政教人員的素質和環境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四個方面談談如何讓政教工作從憑借“經驗”轉變成自主“鉆研”,實現創新。
關鍵詞:初中;政教工作;管理;創新;觀念;環境
政教處,作為學校管理工作的主要落實部分,涉及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在德育方面,有著指引的重要導向作用,旨在為學生今后的順利成長和發展提供一個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可見,政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德育改革的實施和推進也對傳統政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政教工作人員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的定位和構建,更新觀念和做法,優化管理行動并通過反復的實踐,反思,調整和創新,提高政教管理工作的實效。近年來,我一直致力于政教工作管理的創新性研究,簡單總結如下,拋磚引玉。
一、完善系統,健全學校的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學校安身立命的重要舉措,它在于規范學生行為舉止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道德的滲透與教育,這也就是說,制度,于學生而言,既是約束,又是教育,不能一味地強調“這不能”、“那不許”的管,而忽略制度的思想教育作用,否則,管理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很多不和諧的因素,導致管理工作事倍功半。學校的管理制度應該與時俱進,連國家的法律都在隨著時代發展的不同而逐漸改善或加減,學校管理制度一成不變又為何故?
政教處想要更好地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必須要先了解管理的目的。要知道,管理的第一要務是為學生服務,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才是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最后,通過科學的管理制度,讓學生能夠健康、全面、和諧、穩步、快遞地向前發展。因此,政教處要結合本校的實際,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眾人拾柴火焰高”,為了能讓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政教處應該進行廣泛的調研,聽取民意,這樣,制度才會更有效,更有活性,又具有創新性。
二、多項著手,調動政教人員積極性
政教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直接影響政教工作的質量。而學校管理的根本任務就是需要協調人的活動而達到目標,管理杠桿的動力點也在政教人員的積極性上,所以,政教處應想方設法提高政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那么需要做些什么呢?需要做的就是滿足政教人員正常,合理的需要!
首先是被需要。任何人都有被重視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占有一定的重要的地位,甚至享有一定的聲譽。因此,政教工作要根據不同人員的特長和興趣進行分工,每一項工作都責任到人,調動廣大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其次是被提高。一個人的成功不僅會給他帶來心理上的安慰,而且還會帶來工作的動力和熱情。因此,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政教工作人員進行進修和培訓,讓他們掌握新知識,接觸新技能。最后是被獎勵。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被別人看到,被肯定,被贊賞,因此,學校應該制定相關的考核制度,賞罰嚴明,對于表現出色的同志采用評職、晉升優先等獎勵制度,有必要時,可以和工資待遇掛鉤,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三、更新觀念,提高政教人員的素質
政教工作繁瑣、復雜,工作人員除了要有工作的耐心之外,還需要有必要的工作素質,才能在工作過程中有自己的構思、設計和計劃,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政教工作人員要更新觀念,重視德育,克服形式主義傾向,克服一個模子培養人才的傾向,把管理和德育的著眼點放在學生的身上,致力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的健全。
四、環境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與育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
系。積極向上的環境,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反之,消極低迷的環境,則會讓人停滯不前甚至消極墮落。因此,政教處要善于利用環境育人的作用,著手創設一個“時時愛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學校環境。如: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閱覽室等,有統一用磁磚燒制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校風、教風、學風等標志,讓每一堵墻壁成為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學生思想上的轉變會直接反映在語言和行為上,讓管理工作化為無形,在管理條例中尋找自由。
政教工作教學管理的創新直接影響學校辦學水平和管理效率,關系學校的教學質量,同樣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不前進就是落后,不創新就會被淘汰,政教處的管理工作亦是如此。
參考文獻:
[1]王中意,秦源.人本管理乃學校管理之本[J].人民教育,2001(6).
[2]何俊萍.淺談如何有效利用“錯誤”[J].成才,2002(1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