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寧
摘 要:創新課堂教學的模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探討的主要問題,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方式也要不斷創新,以適應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主要從重視鞏固基礎知識、理論結合實踐教學、關注化學實驗教學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真正地構建出創新型課堂,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素養的形成。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創新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前的化學課堂上,教師還是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逐漸地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也不利于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要解決當前課堂中的這些問題,化學教師就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優化課堂教學的模式,從而真正地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重視鞏固基礎知識,培養靈活應用能力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基礎,才能將其靈活地應用。在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會遇到許多新的化學術語和概念,這些內容也是他們解決問題的基礎,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不重視基礎概念的教學,甚至僅僅是讓學生通過做題的方式來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這些概念、術語的理解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要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掌握牢固知識的基礎上得以靈活應用。
例如,在教學“化學鍵”時,教師就要讓學生先將“離子鍵”“共價鍵”“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極性鍵”“非極性鍵”等概念理解并掌握。為了讓學生生動形象地理解這些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出示各個化合物的形成動態圖,如在介紹離子鍵時,出示Na+和Cl-由于靜電作用結合成化合物NaCl的過程等,從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這些基本概念。然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設計相應的練習,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答。如CO2、NaCl、CH4、NaOH這四種物質的結構中含有離子鍵的是( )。通過這樣的生動教學與即時練習,學生的學習質量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證。
二、理論結合實踐教學,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是一門較為深奧、抽象的學科,在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時,有些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那么教師就可以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通過運用生活中的化學知識來讓學生真正地掌握理論,并增強學生應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學“糖類”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思考:“我們平時吃的饅頭嚼一嚼會覺得有甜味,但是饅頭里明明沒有糖,這是為什么呢?”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啟發學生思考,可以使其對所學的內容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便于教師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在學習了本節課的內容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解答一開始上課時提出的這個問題。再如,在教學“獲取潔凈的水”時,教師就可以以生活中水污染、水資源浪費等現象導入,并為學生播放自來水廠的生產片段,讓學生體會水的凈化過程。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深切地認識到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也可以增強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解釋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得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三、關注化學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趣味
實驗是化學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化學實驗直觀生動性的特點來設計課堂的教學,從而更好地啟發學生思考,使得化學教學的質量得到保證。對于學生可以操作的實驗,教師要充分地信任學生,給予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機會與條件,對于學生無法操作、教師也很難演示的實驗,教師則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來學習,同時增強課堂的教學趣味,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例如,在探究“鈉與水的反應”實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通過學生的親身實驗,他們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整個實驗過程,并明白注意事項其中所涉及的化學知識;在學習“銀鏡反應”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個化學反應的視頻,從而讓學生在視覺的激發下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內容,在豐富課堂教學過程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學習趣味,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也要遵循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創新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恰當的組織與設計來開展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化學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探索創新,才能跟隨課程改革的潮流與時俱進,真正地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實現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
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文,王湘君,孫宏元,等.高中化學學生主體性發展研究與實踐[J].內江科技,2017(4).
[2]王文英.淺談新課程實施中的高中化學創新教育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5).
[3]楊海東.領會高中化學課改理念,優化課堂教學模式[J].文理導航(中旬),2015(29).
編輯 栗國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