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監督,影響著學生。可以說,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
假如一個老師衣冠不整、無精打采地走進教室上課,試問能有幾個學生會認真聽他講課?又怎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
假如一個老師對待出了問題的學生除了指責就是呵斥,試問有幾個學生愿意對他講真話?又怎么能夠教育好學生?
假如一個老師做事拖泥帶水,總是忘記對學生的承諾,試問能有幾個學生信服他?又怎么能培養學生成為誠信之人?
假如一個老師不愛自己的家,不愛身邊的人,不愛學生,試問又有幾個學生會愛他?又怎么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
作為一個高中教師,我們怎樣才能教育好學生,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呢?我認為應從自身做起,做好自己,身教大于言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作為一個老師,不需要弄得涂脂抹粉、花枝招展的,更不需要不修邊幅、衣冠不整的樣子!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衣冠整潔、穿著大方得體、樸素自然,這樣既可以影響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又可以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只有教師首先做到認識美,示范美,我們的校園才能真正成為美麗的校園,我們的社會才能美得恒久!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如果學生出了問題,教師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指責學生,那么在學生心里肯定會對該老師不滿。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叛逆性很強,這是人人皆知的。對于學生來說,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時候,并不一定會對因他的所作所為而受傷的人說“對不起”,當他沒有說“對不起”的時候,也不代表學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學生群體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的,每個學生有其特別的性格,學生犯了錯,道歉的方式可能是一個低頭的動作,可能是一副誠心改過的表情,可能是一個懺悔的眼神等等。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應該把“對不起”看成是一種真誠的體現,而不是一種道歉的形式,當我們沒有做好事情時,我們也需要對學生說對不起!所以我們一定要多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具體問題因具體的人來處理。學生是聰明的、敏感的、孤單的,每個學生都需要老師的關心與肯定,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與贊揚。心理學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體驗成功的渴望。我們老師應不吝惜表揚的言詞,多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讓學生獲得體驗成功的成就感,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總之,教師處理學生問題時,請做到:關愛為先,引導為重,教育為主,輕言輕語,循循善誘,讓學生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對做事拖泥帶水、言而無信的人,我們總是嗤之以鼻!作為一個老師,我們一定要信守承諾,要記得及時處理答應過學生的事情,要記得及時解決給學生留下的問題,要注意及時照顧“受傷”學生的情緒。高中生,遠離父母,學校生活是他們生活的主陣地,學生接觸最多的人是老師和同學!作為老師,我們應該以身為范,從各個方面影響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學生!雖然我們不是圣人,不是什么都能做好,但只要我們有心,只要我們盡心,就問心無愧。“親其師,信其道。”一個做事認真負責、信守承諾的老師,教給學生的除了知識,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成為誠信之人!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老師教育的對象是人,一個老師一生要教很多的學生,也會影響很多學生,我們怎樣才能積極、正面地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呢?我認為我們作為老師,要有一顆愛心,愛國愛家,愛學生,愛工作!這并不是喊口號,也并不是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而是要求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愛我們的學生。教師是天底下受到最嚴密監督的人,對自己家庭負責的教師會無形中影響學生,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愛自己的家,這既是一種責任,又是一種品德,也是一種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在于真誠與真心,只要老師懷著一顆愛學生的心去對待學生,學生回報你的一定是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成為一個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活著的人總是在不斷追尋自己的幸福與快樂,或者在努力地捍衛自己的幸福!那么什么叫幸福呢?工作的人是幸福的,快樂工作的人很幸福,享受工作的人更幸福!我們要生活,就必須要工作,我想做什么工作只要對得起自己的心,心安就是福!用心去對待你的工作,對待你的學生,對待你身邊的人,你會是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你會是一個正面影響學生一生的人!愛能暖人心房,愛能冰釋前嫌,愛能化解仇恨,讓我們成為愛的傳播者,成為愛的踐行者,成為愛的維護者!
中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個老師,我們一定要嚴于律己,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一個好老師本身就是一本書,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身教大于言傳!教育要發展,社會要進步,離不開教師,教師身肩重任,請做好自己,以身為范!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