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對稅務制度的管理不斷的提升,對于發票的管理也更加的嚴格,特別是營改增之后,統一采用增值稅發票,并且實行聯網化的管理,發票管理更加嚴謹,這就要求在發票管理中采用更加科學規范化的方法,嚴格遵守國家相應法律規范的要求,制定更加全面的發票管理措施,提升發票的管理質量。本文主要從發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發票管理;問題;對策
發票是指一切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所開具和收取的業務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發票的管理對于經濟活動的規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發票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幫助國家更好的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指導,是進行經濟活動內容記錄的載體,因此,對于發票的管理需要關注統一性、合法性、真實性,這是基本的會計核算要求,也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要求。
一、發票種類分析
我國在未進行營改增之前發票種類較多,常見的發票種類有三種,即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和專業發票。增值稅納稅人使用的普通發票,從行業劃分來看,包括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統一發票、工業企業材料銷售統一發票、工業企業加工產品統一發票、工業企業加工修理統一發票,商業企業商業零售統一發票、商業批發統一發票,其他行業農林牧水產品收購統一發票、廢舊物資收購發票、機動車專項修理專用發票,電業局電力銷售專用發票,自來水公司水銷售專用發票,公共事業聯合收費處繳費專用發票,臨時經營發票。營業稅納稅人使用的普通發票,從行業劃分來看包括建筑安裝企業統一發票、旅店業統一發票、飲食業統一發票、廣告業統一發票、社會服務業統一發票、代理購銷業務統一發票、商品房銷售專用發票、社會辦醫療機構收費統一發票、產權交易專用發票、房屋出租專用發票、全國聯運行業統一發票、水路貨運結算發票等。
各類型發票在使用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方式進行不同的使用,因此在使用中具有自身的特點。各個企業結合自身的需要制定適宜的管理方法,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管理,造成發票的管理較為混亂,并且在營改增之前并沒有進行網絡化的管理,造成在管理中發票的種類較多,管理方面存在較多的困難,因此國家針對這樣的情況進行了營改增,將營業稅改收增值稅,這樣可以更好的對發票進行管理,整體的實現發票的科學化控制。
營改增之后,將營業稅發票改為增值稅發票,并且將發票通過網絡化的方式進行管理,發票的管理與網絡平臺相關聯,實現對發票更及時地監督與管理,使發票的管理更加的科學化、規范化,提升了發票的管理質量。
二、現階段發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主要由稅務部門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對于發票的印制、領用、發放、使用等方面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不難看出主管部門對發票的管理很重視,很嚴格。發票的管理與稅務機關密切相連,稅務機關通過對發票管理,實現對經濟活動的監督,維護經濟秩序,保護國家財產安全。但是發票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管理中的混亂現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
1.發票真假辨別方面存在問題
我國現階段發票的類型較多,有增值稅專用發票與普通發票,有手寫發票、機打發票和定額發票等,并且各個地方發票的特征不同,開具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來講增值稅發票為機打發票,專用發票與稅務局是聯網的,真假方面較為容易辨別,普通發票各個稅務局都有網上稅務查詢系統,可以對發票進行查詢,對于發票的真偽較為容易進行辨別。但是一些定額發票和手寫發票,在進行真偽查詢的過程中因為信息不全,一般在進行查詢的過程中無法真正的確認真偽,造成發票在進行真偽辨別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假的發票無法進行判定。其次,我國的發票在管理的過程中,因地區不同,發票的開具要求等各個方面存在差異,發票在全國的流通存在一些問題,使得不同地區的發票在進行辨別的過程中方法無法統一,造成真假難以辨別。
2.發票的管理存在一些問題
我國的發票是由稅務機關統一進行印刷和發放的,這樣的供給方式造成一些企業為了獲得發票而進行一些非法的交易,并且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企業公開的購買發票已經不再是新聞,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情況,造成國家在進行發票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無法真實的反映出企業的稅務情況,稅務機關的監督作用不明顯,有關部門在監管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一些稅務機關為了對這方面進行管控,嚴格的對企業領取的數量進行控制,一些小型企業普遍反映發票在領取的時候數量和金額無法達到開具需要,對于系統的掌握熟練程度不足,造成發票開具的規范性受到影響,造成發票在開具過程中的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
3.發票抵扣管理存在問題
我國在進行發票的管理中,增值稅專用發票主要是通過抵扣的方式進行稅務的抵減,特別是營改增之后,大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入到流通市場,需要通過抵扣獲得稅收的減免,但是在實際稅收的抵扣過程中,也出現一些非法抵扣的違法行為,例如企業在進行增值稅抵扣的過程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一般來講虛開發票會多繳稅,但是企業卻可以利用發票開具時間與稅收繳納時間進行公司注銷,這樣一部分開具的發票實際上并未繳納增值稅,使得企業存在偷稅漏稅的風險,失去了監管的意義。
4.稅控系統的使用較為復雜
在未進行營改增之前,地稅機關和國稅機關使用的開票系統是不同的,開票的過程要求也不同,稅控設備的使用本身的復雜性也較大,一些財務人員需要掌握多種稅務開票系統。同時,這些稅務開票系統本身就是稅務局進行開發的,在出現問題時需要進入到稅務局找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系統維護,但是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在對一些系統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責任度不足的問題,對一些納稅人的稅控系統在技術支持方面明顯不足,造成一些納稅人在進行稅控系統使用中存在不滿情緒,影響整體的稅控設備使用的專業性。
三、發票管理政策建議
發票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情況,因此需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采用更加規范的方法,提升發票管理的整體質量,具體措施包括:
1.提升發票真偽辨別質量
發票在進行真偽辨別的過程中,一些種類的發票可能出現無法進行識別的情況,因此需要加強對發票開具以及驗證方面的規范性。首先對發票真偽驗證系統進行升級更新,對發票的種類進行更加全面的覆蓋,將各種類型的發票納入到發票檢驗系統中,進一步防止偽造發票的情況出現,保證發票開具的正規性。其次,增加發票的驗證渠道,可以通過稅務局電話等方式,增加稅務局發票真偽驗證人數,改進系統,盡量避免撥打電話出現占線的情況,適當增加客服坐席的人數,提升發票真偽辨別的效率。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在全社會建立對發票的重視程度,使得一些虛假發票無法流通,對發票進行規范。
2.提升發票管理效率
我國的發票由稅務機關進行統一的管理,稅務機關在管理中面臨較為繁雜的工作,可能出現一些管理的疏漏,因此需要加強對稅務部門的整體布局,提升稅務部門的工作效率,使得企業可以迅速的完成需要的服務。同時,可以建立網絡化的發票管理系統,網絡發票管理系統在營改增之后逐步的推行,但是一些小企業對于使用方法不夠熟悉,造成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稅務部門以及第三方部門對整體的操作方法進行普及,積極對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進行宣傳,通過網絡對發票進行統一的管理,并且在網絡上對發票進行監控,全面提升發票的管理效率。最后,在進行發票的管理中,加強稅管員的職能引導,可以采用輪崗的方式,防止企業與稅管員之間的一些內部關系的存在,減少稅管員在管理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公平的服務,提升發票的管理質量。
3.增加發票抵扣意識
在進行營改增之前,企業繳納的營業稅發票是無法進行抵扣的,因此在進行營改增之后,企業思想意識沒有及時的進行轉變,造成稅金在抵扣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些企業沒有積極的獲取抵扣稅票,出具發票也不夠及時,造成稅金繳納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對這種情況進行轉變。首先稅務機關需要對納稅人的抵扣行為進行全面的監督,對于一些長期未進行稅金抵扣的納稅人進行通知,告知納稅人盡快進行稅金抵扣,防止一些發票抵扣聯的擠壓,并且將稅金抵扣的必要性告知納稅人,幫助納稅人建立良好的習慣。其次,企業應該積極的學習最新的稅務知識,掌握稅務最新動態,轉變企業以往的工作狀態,按照要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保證企業納稅的科學性。最后,需要關注發票抵扣的期限,一般來講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抵扣期限為180天,在營改增之后增加至360天,超出時間發票無法抵扣,企業需要對抵扣時間進行關注。
4.推進稅控系統的普及
稅控系統需要在結構以及操作方面進行一定的優化,減少操作步驟,這種要求在營改增之后更加的具體,因此稅控系統研發部門需要加強自身的服務意識,增加客服部門以及專業的技術指導人員,對一些小企業進行更加細致化的技術指導,幫助企業更好的通過稅控系統進行發票的管理和使用,提升發票管理的技術化。同時,增加系統的穩定性,在營改增之后使用較多的是航天信息的設備,但是該設備在使用中的穩定性不足,技術人員需要積極地將存在的漏洞進行修補,為納稅人提供更加穩定的設備和服務,提升發票管理質量。
四、結束語
發票作為經濟活動的基礎憑證和重要載體,任何與之相關的革新都會有重大的正面意義。既有的發票管理體系已經落后于當今信息經濟時代,已經暴露出了眾多問題,應當引起商界、學界和政界的思考,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解決改革過程中心發票管理出現的新問題。
參考文獻:
[1]嚴先鋒.“營改增”的會計處理及其對財務的影響——以交通運輸業為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11:86-91.
[2]艾華,高喜章.發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J].中國總會計師,2016,06:98-99.
[3]秦菡培.加強農產品收購發票管理的政策建議[J].稅務研究,2011,04:76-78.
[4]賀一莎.發票管理:農副產品收購業務中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12:177-178.
[5]包雪連.“營改增”下融資租賃稅務與會計處理的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7,02:178-179.
[6]路懿娜.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現狀與思考[J].經濟師,2017,07:206-207.
作者簡介:賈秋敏(1982.08- ),漢族,河南洛陽人,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