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鋒
流言:我國已成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國。數據顯示,中國約有1.1億名糖尿病患者,約占中國成年人總數的1/10。糖尿病人最關心的是吃,擔心的是吃什么會升高血糖,關心的是吃什么能降血糖。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最新研究發現,每周飲酒3~4次,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21%。這讓很多糖友非常激動,甚至很多不喝酒的人也躍躍欲試。
這個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喝酒真的能降低糖尿病風險嗎?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酒?
真相:有關酒精與糖尿病關系的實驗研究還很少,而且缺乏系統性,所以科學界目前并不推薦或者鼓勵糖尿病患者飲酒。
確實有這么一項研究,發現了飲酒頻率和糖尿病風險有相關性。
這個研究由南丹麥大學公共健康研究所的專家完成,他們曾在2007年到2008年期間對70551名志愿者進行了有關健康和生活方式主題的問卷數據(其中包括飲酒習慣),又在問卷調查結束4年后,對這些志愿者的糖尿病發病情況進行了回訪。
結果發現,在調查期間,共有859名男性與887名女性都患上了糖尿病。通過對全部志愿者飲酒習慣的分析,研究者發現,與滴酒不沾者相比,每周飲酒3至4天的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降低了27%,女性患病率則降低了32%;在飲酒量方面,每周飲葡萄酒14杯的男性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不飲酒的人低43%,每周飲酒9杯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風險則比不飲酒者低58%;不論男女,每周至少飲葡萄酒7杯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飲酒不到1杯的人低25%至30%。因此,研究者人為,飲酒頻率與糖尿病患病風險有關聯,每周飲酒3~4次能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
但這個研究有很多漏洞,而媒體的報道更存在歪曲成分。
嚴格地講,這個研究并非隊列研究,而是兩次橫斷面調查,并不能因此得出飲酒降低糖尿病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因為生活方式習慣的調查和糖尿病患病情況調查之間差了4年,這項研究無法說明,4年間人們的生活方式是否發生了改變。可能會存在這樣的情況,調查當時該個體為飲酒者,可之后就戒酒了。因此兩者之間有多少關聯無法說清。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酒精與糖尿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而且,隨著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對糖尿病病因的研究越來越多。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飲酒與糖尿病之間存在著“U”型或者“J”型關系。的確,有不少研究發現,少量飲酒與糖尿病發生存在負相關性。但有關酒精與糖尿病關系的實驗研究還很少,而且缺乏系統性,所以,科學界目前并不推薦或者鼓勵糖尿病患者飲酒。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指出: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
一般而言,正常女性每次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男性不超過25克(15克酒精相當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者50毫升低度白酒)。
同時應警惕酒精可能誘發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飲酒。具有2型糖尿病風險的個體應限制含酒精飲料的攝入。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建議:糖尿病患者要限制酒精攝入,如果要喝酒,最好每周不要超過14個酒精單位,而且千萬不要空腹喝酒。喝酒會影響胰島素抵抗或者血糖控制。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建議:實在想喝酒也行,但不要多喝。男性每天不要超過2個酒精單位,女性則不要超過1個單位。
一個酒精單位被定義為10毫升(或8克)純酒精。
少量喝酒來預防糖尿病不可取。
從目前來看,喝酒降低糖尿病風險的證據并不充足。其次,少量喝酒不好操作,容易多喝。在酒桌上,拿起杯子容易,放下可沒有那么容易。
結論:總的來說,喝酒降低糖尿病風險的說法完全是對科學研究的過度解讀,想要靠喝酒降低或者預防糖尿病就更加不可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