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摘 要:家庭作業的布置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更深一步對所教授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延伸,因此對家庭作業需要進行有效的設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家庭作業布置,其中又特別是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進行家庭作業布置,就更加需要對作業內容進行有效設置,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貼合學習內容和生活的實際。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語文家庭作業;個性化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0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46
在對留守兒童語文家庭作業個性化設計時,需要針對兒童的具體情況,既要考慮到他們作業的興趣,還需要考慮到作業設置上與生活相聯系,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還能夠使感官上得到體驗。這就需要把自主設置到作業當中,發揮兒童的自主能力。同時還需要考慮到不同學生之間學習的差異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作業設置,除此之外,還需要將人文設置到作業當中,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對相關品德的學習和養成。
一、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語文家庭作業個性化策略
(一)將“興趣”設計到小學語文留守兒童的家庭作業當中,適應小學生心理特征
在對留守小學生進行語文家庭作業的布置時,杜絕采用單一的作業形式。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布置中,主要是對當天所學的生字拼寫幾遍,或者是對所學的課文進行背誦。小學生本身活潑好動,讓他們在嚴肅死板的方式中進行學習和作業,會使學生形成逆反心理,對學習和作業都會形成消極的態度,從而不能夠有效地學習和掌握知識。針對這種情況,要促使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掌握,就需要將家庭作業的設置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首先讓學生感興趣,才能夠有效地完成作業和對相關知識的掌握。這就需要了解留守兒童的興趣愛好,將家庭作業設置得更加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性。教師要對作業的形式進行豐富,對語文家庭作業開展全方位的形式,即聽、說、讀、寫的基礎上進行延伸性的發展。總之,家庭作業的布置需要有助于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的個性化得到充分的展示,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小學語文中《松鼠》一文的學習,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養一個星期的小狗或者是小雞,讓學生在飼養的過程中對他們的習性進行了解,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動物習性的了解,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將“生活”設計到小學留守兒童家庭作業中,促使學生增強感官體驗
教師要將語文知識深入到小學生生活環境中的方方面面,促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當中對豐富多樣的知識進行有效了解和獲取。這就需要對家庭作業的設置富有情趣化、色彩化,以此增強學生感官上的體驗和對語文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養成和提高。教師可以將小學留守學生的作業分為很多種形式,如層次作業、趣味作業、實踐作業和自選作業等。這些不同種類作業的設置可以促使學生在作業中提升動腦和動手能力以及感官對知識的獲取。
如學習《春天在哪里》時,教師可以畫畫的形式作為語文家庭作業,讓學生畫一幅關于春天這一主題的畫。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促使學生對春天進行觀察,讓學生對春天的感覺展現到畫紙上,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對自然知識的了解。教師也可以將一些語文作業通過歌唱的方式進行,如學習《離別》這篇文章,就可以通過演唱的方式進行,因為這一文章詞句之間相互押韻,并且在現實社會中也有歌曲形式,方便易學還朗朗上口,還能夠將之排練成話劇的形式進行表演,促進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將“層次”設計到小學留守兒童家庭作業中,以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中會出現教學成果差異,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一開始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自身的智力因素和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生對不同知識的需求情況不同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的家庭作業布置,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以此還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分層的主要形式是:對一些對語文知識掌握不夠,理解能力還有待加強的學生,在家庭作業的布置上降低作業的難度,促使學生學習效率能夠有效提高。對語文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在家庭作業的布置上更多的是加強對知識的拓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信任學生,通過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作業訓練,發揮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
(四)將“人文”設計到小學留守兒童家庭作業中,促使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
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對語文知識進行教授,更多的是通過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促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將人文應用到家庭作業當中。將人文加入學生的家庭作業當中的方式主要有:其一是閱讀語文課外讀物或者是故事書。通過書本中的故事情節或者是人生故事,以此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行為榜樣,學生通過學習建立自身的學習目標。其次是通過對時事政治的了解,這種家庭作業形式主要是通過視頻或者是活動進行,如在一年一度的國慶節開展相關愛國活動,通過朗讀、演唱的形式對祖國進行贊揚;或者是通過觀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的視頻,開始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培養,促使學生珍惜現實中的幸福,促使他們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初步建立。
二、小結
本文是基于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個性化語文家庭作業的指導策略進行研究,本文進行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留守兒童,針對這一群體進行有效的家庭作業布置,同時還要考慮家庭作業的個性化設計,在家庭作業的種類和方式上進行創新,并且還需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還能夠對其他能力進行鍛煉,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在本文中語文個性化設計主要通過四種形式,即興趣、生活、層次、人文這四方面進行,通過這四種方式不但提升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知識的鞏固上還能夠對其他能力進行拓展,除此之外,還加強了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初步建立自身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文梓,吳青.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之我見[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7()3:157.
[2] 王艷.淺談語文家庭作業的抄寫及作業個性化設計[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2(1):81-82.
[3] 宋婭.留守兒童個性化語文家庭作業指導策略探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5):49-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