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照歡??
摘要:信息技術是一門工具性、時代性非常強的學科,如果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能夠貼近生活實際,就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日后將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基于此,先說明信息技術教學生活化的理想與狀況,然后分析生活化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和意義,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旨在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生活化
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助推“新經濟”發展予以肯定。把握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難得機遇,實現生產要素升級,推進“新經濟”發展,成為新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可見,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各國已經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在未來世界競爭的重要性,信息技術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后備科技創新型人才,小學生必須更充分地認識學習信息技術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在教師的指導下,樹立起正確的學習信息技術的觀念以及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與技巧,教師重視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學生注重知識應用的生活化。
一、 信息技術教學生活化的理想與狀況
著名的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學應該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的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和生活實際相互聯系,從而獲取直接的經驗。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反對機械地從教科書中學習,教師的職責在于積極地引導學生在生活里更好地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互結合,讓他們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原蘇聯心理學家提出了活動內化的理論,指出了在學生基本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和主動的活動中建構出自己的認知特點。
對于讓課堂教學更加貼近于生活的研究目前為止已經有了將近百多年的歷程,上個世紀初美國的教育家杜威第一個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觀點,倡導學生們在生活里學習,將學習與生活結合,更加靈活地運用學習的知識與技能。現代建構主義學者,提倡學生們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建構性學習,并且需要賦予學習的個人意義。
二、 生活化信息技術課堂的目的和意義
生活化的信息技課堂就是要求教師把課堂學習的知識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知識。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知道自己是學生學習生涯上最早的領路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創新教學方法,讓教學內容更加精華,從而讓學生有更強的學習動機,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更加貼近生活,能夠讓學生在較為熟悉的教學、生活環境里,練習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里遇到的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生活。教師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開展信息技術教學,關鍵在于如何靈活地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思維尚處于開發階段,形象思維占據而且指揮著他們的學習,他們對于抽象的事物比較難以理解。然而,他們卻往往對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熟悉的事物非常富有敏感性,他們對于生活當中那些常見的事物,有著深厚的研究興趣。教師在課堂上所運用的教學案例需要貼近生活,與生活緊密關聯,教師還需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認識能力,注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距,需要提出合適的生活化案例才可以讓學生自覺地努力去思考。
三、 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生活化
讓教學更貼近生活是新課改的目標,是突破當前教學現狀的重要措施,對實現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教師要幫助同學們認識和解決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學內容要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要改變以往那種生硬、陳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以生活實踐、解決生活問題的方式來吸引學生,體現“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教育新理念。我們應該如何把生活化運用到信息技術的教學當中,讓信息技術教學更貼近生活呢?
(一) 轉變觀念,更新認識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促進了教學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使信息技術在今天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教師要轉變觀念,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積極愉快地去學習,掌握更多新知識新技能。
(二) 整合資源,讓教學充滿生活的樂趣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加強課內外知識聯系,積極地去現實生活中探索,去尋找實踐機會,讓學生把教材看成一個例子,進行深入學習。可以讓學生按照課文里的方法,創建成個性化文本展示交流,讓課堂充滿研討的氣氛,學生能夠積極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這樣的學習不僅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延伸,教材內涵變得更加豐富,而且也讓學生體驗到信息技術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樂趣。
例如,在教“藝術字的應用”時,我會先請同學們欣賞老師帶來的圖片,它們上面有一些文字與我們平時見到的文稿字不一樣,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這些不一樣的文字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運用到?接著我會跟學生說學校即將開展“環保科技節”的系列活動,我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為這次活動做些宣傳海報,我們在海報的設計過程中可以聯系身邊戶外廣告或電視節目的廣告設計,標題要引人注目,引入各種形狀的字體,就可以在文檔中插入“藝術字”。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讓學生熟悉身邊的生活事例,明白信息技術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三) 拓寬信息渠道,豐富學習內容
由于現在的信息課程還沒有國家統一的教材,學校都在使用一些地方性的教材。由于一些教材內容沒有與時俱進,沒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大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引起他們強烈興趣的是電腦游戲而不是信息技術課。主要原因是教材內容單調、陳舊,缺少生活實例的運用,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要求,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失去興趣。就如有的學校還在教學早已被淘汰的應用軟件、在學校完全沒有機會接觸QQ、微信或者網購信息等,上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花在了如何輸入漢字上。學生面對單調的英文打字、打漢字的反復練習,如何能保持原來的興趣呢?endprint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教材變得豐富多彩,不再只有枯燥的文字。教師利用互聯網,可以很快地給學生提供有利學習的各種材料,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與時俱進地接觸、使用先進的生活化科技產品,如智能手機、微信、QQ、網購平臺信息等,讓學生有更強的學習動機,讓教材更有吸引力,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材料,讓學生將豐富的材料與生活聯系起來,多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學生愉快的學習了信息技術知識,也會更加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的技能。
(四) 適合的教學方法
現在有些學校配備的信息技術教師缺乏專業性,有的是其他學科教師兼任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個人對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掌握不精,對信息技術的生活化問題缺少深入鉆研,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不夠重視。他們會把其他學科的授課方法不變地搬運到小學信息技術課上,而忽視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堂缺乏可操作性,就造成信息技術課學習效率低下,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并且在具體的實施中揚長避短,課堂理論與實際生活互相結合,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授互聯網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采取小組游戲競賽的方法,讓各個小組彼此之間相互競爭,看哪一個小組可以先搜索到指定的信息。競賽也可以組織多輪,指定信息的范圍可以慢慢縮小,從而讓學生學會使用“與”、“或”、“非”等關鍵字眼來提高搜索的精度、縮小搜索的范圍。通過討論確定小組成員的分工,并且制定好計劃方案,寫出書面任務條綱,然后給教師檢查,教師給出修改意見,最后小組協作共同完成,總結完成任務的經驗,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四、 結語
總之,構建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地去解決生活里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并且明白生活的美好。信息技術教師利用生活化的教學來提高上課的效果,更要幫助學生明白信息技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信息技術要服務于生活,生活是信息技術的來源,同時也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這樣才能把握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難得機遇,實現生產要素升級,推進“新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春益.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教學實踐,2009,10(02):17-20.
[2]甘海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設計[J].信息技術與教學,2013,12(10):141.
[3]楊靜.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13,3(75):134-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