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鋒,孔慶華
(1.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西安 710089;2.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安 710069)
區域職業教育對欠發達地區發展貢獻研究
賀建鋒1,2,孔慶華2
(1.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西安 710089;2.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安 710069)
區域職業教育是我國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場所,其能對經濟增長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歷經多年的發展成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方式。基于職業教育的功能和本質,其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作用,職業教育的結構因為區域經濟結構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就區域職業教育對欠發達地區發展的影響做出分析,并對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行探討。
區域職業教育;欠發達地區;發展貢獻;研究
地區發展是一種極具自身特色的國民經濟,其是指人類經濟在相關區域內所產生的活動。我國目前職業教育主要分為三種培訓方式,一是中職,二是高職,三是職業教育。其中,職業培訓的目的是為區域經濟和社會提供勞動就業人才,其能對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直接作用。
(一)勞動技能素質有效提高
隨著我國對土地監管政策的加強和實施,加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成為目前最為吸引外資的對象。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其和發達地區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土地成本上,這也導致很多企業不愿對其進行投資。而通過職業教育的發展,其雖不是以發展高科技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為主,但它是對技能職業的專業培訓,能對學生的職業觀實現正確的培養,有利于對企業的了解。各行各業都需要具有技術素養的工作人員,如果企業一旦人才流失和人員不足的情況,必定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阻礙。所以,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對區域經濟文化環境的良好創造。職業教育在進行培養時,會自然地向學生傳遞出區域傳統的經濟色彩,這是與其他高等院校截然不同的地方。
(二)促進區域經濟的生產力提高
目前,欠發達地區經濟的扶持是我國相當重視的環節,并以此而展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三農戰略和西部大開發等。分析經濟欠發達地區,其不僅是物質的欠缺,也是精神的欠缺,兩者是緊密關聯的,所以社會會形成一種循環,越是落后的經濟區域,越是會降低學生的高等教育機會,即使這些學生最后接受了高等教育,最終畢業也不會回歸本地,而是向經濟發達的城市發展,這會導致欠發達地區形成惡性循環,發展也止步不前。特別是我國農村地區,要對當地經濟加以提高,對生產力加以發展,居民素質的提高就是重中之重。只有居民整體素質提升了,才能發展更加有力的生產力,而職業教育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如果欠發達地區處于勞動者素質整體低下的情況,勢必形成人力資本的缺乏和管理水平的落后,想要獲取投資也是難上加難。盡管一些欠發達地區受到國家的資金扶持,但其最終產生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要保證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地區勞動力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職業素養。
(一)辦學經費不足
職業教育基本很少得到國家政府的經費投入,而政府本身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投入總量不高,更沒有多余資金投入到職業教育中,這導致很多職業學校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其教學設備和基本建設也不能及時更新。但職業教育本身是一項專注職業技術的培訓,勢必會大范圍應用到實驗設備和教學設施等。如果學校的運轉只能通過學生學費來實現,不僅收入來源單一,且資金有限。同時,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家庭狀況并不樂觀,學生欠費問題也是屢見不鮮。所以,職業院校因為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狀況普遍存在辦學經費的巨大缺口,其成為阻礙職業院校培養目標實現的主要原因,繼而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
(二)職業院校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
職業教育在發達國家發展良好,但在我國卻受到一些誤解,很多人都覺得職業教育并不屬于專業化教育。而這種情況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尤為嚴重,很多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首先要求具有高等大學本科或以上專業,對職業學生沒有正確看待,并沒有意識到其具有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時,職業教育在欠發達地區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認為其是低等教育,很多家長的終極目標也是讓孩子上名校本科,即使花費時間讓學生復讀,也拒絕入讀職業學校,認為其畢業沒有發展前途。所以,職業學校因為這種社會的普遍誤解而愈加缺乏學生資源,通常情況,去職業學校的都是因為成績實在太差,而基于學生年齡還不能應對社會工作才去職業學校混時間。或者一些學生就讀職業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后續的專升本,這讓學生對于掌握職業技能并沒有太高的熱情和積極性,并缺乏主動性學習,對職業教育的培養計劃造成了大幅度降低的現象。
(三)缺乏創新能力
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是決定職業學校設置專業的基礎條件,而目前的職業學校辦學模式還比較封閉,對于辦學格局沒有實現有效的開放式。分析目前我國欠發達地區的職業學校,其都存在幾個基本特點:第一,整體辦學條件落后;第二,教學基本建設欠缺;第三,實驗設備不足;第四,實習基地簡陋;第五,師資力量薄弱。同時,職業學校沒有條件對重大科研項目加以爭取,其主要是創新能力有限而制約了其發展的范圍。同時,職業院校沒有和相關企業以及機構進行合作,如果僅僅通過院校內部的教育資源,是無法對社會和行業現狀加以了解的,其不僅可能導致教育內容落后,還可能影響學生畢業后的就業。
(一)結合欠發達地區經濟形勢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區域職業教育的發展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首先,職業學校應當通過對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化結構形勢來進行綜合評定,以明確職業教育的目標和教育模式。職業學校要和區域經濟形成有效銜接,就必須“以特色求發展”。通過對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來設置職業教育的專業類別和層次,以使職業院校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由于政府對欠發達地區職業學校的扶持資金有限,這要求高職教育必須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市場化的教育發展,通過自身的對口專業和社會經濟形成主動關系,以協調良好的發展模式。
其次,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過程需要一定的階段性,其由于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對專業人才技術技能也有一定差異。職業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過地方經濟的特色進行初步擬定,以高職教育發展地方經濟為目的,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行業進行特色制定,滿足區域經濟的人才需求,并將地方特色有效突出,實現自身的教育價值。另外,職業院校必須適時通過現階段區域發展現狀進行調整,其主要是專業方向和培訓內容的調整,通過最新發展教學模式來有效進行學生的計劃培養,以為地方經濟提供直接的人才服務。
(二)通過高端專業人才的儲備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經濟發展情況,其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轉變有主要影響。高等教育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區域產業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并因此成為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和升級的主要條件,以提高區域經濟的增長,并朝向地區跨越式的方向發展。欠發達地區之所以經濟相對落后,其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工業基礎薄弱;第二,經濟結構單調;第三,難以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第四,未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第五,第二三產業發展落后以及其他原因。同時,區域各級各類人才緊缺和勞動者素質能力低下也對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成嚴重制約。所以,欠發達地區在這種情況下,要提升自身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儲備專業性人才,作用于生產第一線、建設和管理等重要崗位,通過技能型專門人才來推動企業的發展。所以,儲備高等人才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最急于實現的條件。
(三)政府提高對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的重視程度
高職教育要和欠發達地區經濟實現協調發展,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是必要的條件,其培訓指標應當是以科學發展觀為基準,以形成欠發達地區經濟和職業教育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宏觀調控,以重組和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將教育體系形成具有地方化特色,并以職業教育和欠發達地區的互相促進、優勢互補的格局。所以,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要實現學生創業能力的提高,是離不開職業教育的,其能對再就業和勞動力就業有效提高。同時,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需要職業教育的推進,其是就業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徑。目前,欠發達地區要發展自身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就會不可避免地重新配置勞動力資源。總之,職業院校的發展是對就業的一種積極支持,是就業崗位和渠道崗位有效拓寬的有力途徑,能夠通過專業化的技術培訓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并能利于重新配置和調整勞動力資源,以有效實現欠發達地區實現經濟提升的目的。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對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并以科學角度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指示。同時,職業院校專業的設計和培訓內容,都應當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和地方特色加以合理設計,并通過自身教育特點,與對口企業形成有效的互助溝通,以通過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地方區域的經濟發展。另外,職業教育應當加強自身教學質量,讓社會各界對職業學校加以認可和支持。
[1]李玉華.欠發達地區高校旅游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芻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10):108-110.
[2]王建平,周吉林,盧德炳,等.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創新研究與實踐——以廣安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文信息,2016,(2):203-204.
[3]席春玲.我國中職教育從輸出到融入的發展類型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34):13-17.
[4]曹峰.幸福教育:經濟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的核心價值追求[J].職業技術教育,2015,(18):54-58.
[責任編輯 陳麗敏]
G710
A
1673-291X(2017)10-0051-02
2017-01-05
2016陜西高等教育管理重大問題課題研究項目“陜西高等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及運行機制對策研究”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賀建鋒(1974-),男,陜西清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從事產業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及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等研究;孔慶華(1978-),女,安徽蕭縣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從事經濟管理、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