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如何在新形勢下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張齊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新形勢下,社會理念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而且借助網絡信息平臺,這些思想的傳播速度不斷加快。高校思政教育隊伍是構建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中堅力量,強化這一隊伍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分析當前思政教育的客觀環境、教師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強化思政隊伍建設的意義,同時從多個角度提出具體的教師隊伍建設措施。
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改造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他們今后進入社會之后,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基礎和前提。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就是教師。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多元化的思想融入高校,沖擊著我們的理念,高校思政教育隊伍的建設重點在于教師的思想,培養一批對生活具有積極態度、教學方法和手段多元化的教師,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當前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國外多元化的思想都不斷沖擊著大學生、高校教師的思想。例如,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成倍提升。一些負面的、虛假的信息瞬間進入高校校園里,教師針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和掌握不是很準確,有時難以解答學生的問題。社會中的一些不良行為折射出現代人們的一些消極的思想和理念,這些社會行為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象牙塔里的師生,這些將直接與課本上宣講的思政理論存在沖突,需要教師進一步分析解釋。除此之外,國內也在積極營造一種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圍,以社會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培養公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這些積極、正面的思想理念,也在不斷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武器。
由于現代教師的工作壓力、社會地位、收入等方面的原因,使一些思政教師在心理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卑。雖然國家大力提倡教育大計,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教師的社會地位還不是很高。他們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以碩士、博士畢業進入學校從教后,對自己的工作出現了很多差距感。尤其現在教師的收入與其付出出現了很大的差距,很多大學畢業的教師收入難以與同齡的社會人員相比。這些因素使得教師在心理上出現了很大的落差,最終造成他們的自卑心理。
第二,封閉。與社會相比,學校較為封閉。加之教師的工作時間相對較長,有時周末還需要加班加點。一些教師將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貢獻在學校里,他們融入社會與其他人進行交流的機會和時間不是很多,學校又難以與外界社會進行有效交流。長時間不與外界交往,一些教師就不愿意與外界交往,很多的教師就形成了一種相對封閉的心理問題。
教師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壓力時,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這就像醫生一樣,就算是自己生病了,也需要正常去坐門診,給患者看病。教師也存在著來自工作、社會地位、收入等方面的壓力,同時需要對學生出現的一些思想問題進行及時疏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種矛盾的教學理念使得現代思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難以有效提升。
思政教師是高校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他們專業素養、教學能力、職業道德等直接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因此,構建高質量的思政教師隊伍有著積極的意義。
第一,思政教育關系到大學生正面人生價值觀的樹立。大學生未來進入社會之后,在掌握相關專業素養的同時,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這樣才能得到用人單位、社會的接受。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教師正面思想的有效樹立。思政教師教育學生具備良好政治思想的前提是,他們自己首先需要具備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他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才能順暢地開展工作。
思政教師隊伍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多元化的培訓,自我繼續學習的意識提升,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等,從多個角度和方面有效提升教師隊伍建設。
第一,關愛式的培訓。繼續教育是人們在職理念優化,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在思政教師思想理念的問題上,教育部門需要進一步拓展關愛式的培訓和教育[1]。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教師可以有效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行為,心理健康方面出現哪些不好的傾向。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考慮教師的接受程度,具體的培訓形式很多:自我培訓,教師可以根據培訓計劃開展有針對性的自我學習,查閱材料,對相關問題的有效認識和理解。相互交流,教師可以按照不同分類組織有針對性的教學研討,針對可能出現的一些思想理念問題進行梳理,相互交流心得,從而使得自己認識到一些問題。撰寫心得,教師在進行學習、培訓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教師都會有很多心得體會,讓他們將這些寫出來,從而實現自己對問題的深入認識。對教師的關愛將直接作用于他們的內心,他們將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當教師將自己內心的問題和困難告訴學校的時候,我們需要認真聆聽,給以最為中肯的建議,幫助他們走出這些思想困境。例如,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參加公益活動,給山區孩子捐錢,將不需要的圖書整理好,捐給山區的孩子們,這種愛心的傳遞將使得教師進一步接受到最為真實的愛心教育。同時,也需要運用工會等方式拓展教師參與社會活動、集體活動的意識,實現教師性格的開朗。
第二,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途徑。教師直接接觸大學生。他們對教師的行為和心理有著一定的發言權。教師需要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和溝通,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教師需要拓展自己與學生交流的真誠度,不說官話、套話[2]。現代學生需要具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素。然而現代學校更多注重的是學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強調的是智力開發,對于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導需要進一步加強。因此,以“感動教育”為主的教育理念需要在學校管理層不斷營造和構建,在教學過程中和課外實踐中需要不斷提升“感動教育”的實際意義,提升“感動教育”在學校管理、教師教育的重要性。具體來說,思政教師可以利用課間時間,多與學生聊天,與他們交流在教學方法和形式上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運用微信群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一些學生不敢與教師直接交流的話,可能在網絡虛擬世界得到答案。因此,教師需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當學生與自己交流價值觀的時候,教師需要直面物質與精神追求的不同。
第三,教師之間的跨校交流、互助。不同學校之間在教學理念和思想上是存在差異性的,各有各的優勢,教師在貫徹相關的教學理念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是多樣的。我們可以組織教師走出校門與其他學校的教師進行交流互動,互聽公開課,座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教學心得和教學方法研討等,從而使得教師在教學理念上不斷更新,在別的教師那里得到相關的啟發,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學校之間可以形成這樣的一種培訓教師的機制,互派教師,進行教學交流,這樣可以進一步優化本校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從而提升教學效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這些都是課本上沒有的內容,新教師在教學中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內容。因此,學校需要構建教師之間傳幫帶的機制。學校組建教師之間的傳幫帶,讓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那些新入職的教師,構建他們之間的師徒關系。在教學實踐中,老教師和新教師之間可以互聽教學課程,老教師給新教師進行具體的指導,新教師可以學習到課本之外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在課程教案、教學思想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和互動,不斷完善新教師的教學設計[3]。
第四,專題研討。學校需要組織教師進行學生思想意識能力等方面的研討。具體的培訓內容涉及:學生社會角色扮演出現偏差行為的原因,行為矯正的方式方法,開展基本方法介入的基本條件和措施,師生交流的方式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方法。這些培訓內容可以通過專題研討的形式開展,具體的步驟為:首先,教師自學。根據專題內容,設計一些問題,讓參加培訓的教師自己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相關問題的自我學習和解決。其次,小組討論。參加培訓的教師被分成若干組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和討論,最終形成一套相對統一的觀點和看法。再次,情境教學。設置一個學生的思想問題,讓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這樣就可以幫助教師實際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的能力。最后,論文撰寫。要求教師在參加完相關內容的培訓之后,撰寫心得體會或者學術論文等,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思政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教學是否得當,最為關鍵的就是教師是否具備專業素養,他們對思政教學是否可以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學校在提升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教師的自我心理問題,開展多元化的教育培訓,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師思想素養,使得他們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思政教育隊伍。
[1]王自貴.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感染力的路徑探討——基于網絡新媒體視角[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
[2]熊項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討[J].Proceedingsof2012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ManagementSciences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MSIT 2012),2012,(7).
[3]張乃芳,張冬生.孔子生命智慧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1,(6).
[責任編輯 劉 瑤]
G645.1
A
1673-291X(2017)10-0149-02
2017-01-06
張齊(1980-),男,陜西咸陽人,講師,從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學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