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熱點問題解答
問:某非上市公司授予部分員工股權獎勵,請問員工獲得這部分股權獎勵時繳納個稅能否適用遞延納稅政策?
答: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 〔2016〕101號)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員工在取得股權激勵時可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股權轉讓時,按照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稅費后的差額,適用“財產轉讓所得”項目,按照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一條第二項規定,享受遞延納稅政策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包括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下同)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屬于境內居民企業的股權激勵計劃。
2.股權激勵計劃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未設股東(大)會的國有單位,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股權激勵計劃應列明激勵目的、對象、標的、有效期、各類價格的確定方法、激勵對象獲取權益的條件、程序等。
3.激勵標的應為境內居民企業的本公司股權。股權獎勵的標的可以是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其他境內居民企業所取得的股權。激勵標的股票(權)包括通過增發、大股東直接讓渡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合理方式授予激勵對象的股票(權)。
4.激勵對象應為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定的技術骨干和高級管理人員,激勵對象人數累計不得超過本公司最近6個月在職職工平均人數的30%。
5.股票(權)期權自授予日起應持有滿3年,且自行權日起持有滿1年;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應持有滿3年,且解禁后持有滿1年;股權獎勵自獲得獎勵之日起應持有滿3年。上述時間條件須在股權激勵計劃中列明。
6.股票(權)期權自授予日至行權日的時間不得超過10年。
7.實施股權獎勵的公司及其獎勵股權標的公司所屬行業均不屬于 《股權獎勵稅收優惠政策限制性行業目錄》范圍(見附件)。公司所屬行業按公司上一納稅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最高的行業確定。
問:消費者在通訊公司買手機的時候獲贈話費,受贈話費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第一條第二款規定,企業在向個人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同時給予贈品,如通信企業對個人購買手機贈話費、入網費,或者購話費贈手機等,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因此,對消費者受贈的話費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問:商業銀行給顧客發放印有公司標志的紀念品,需要替顧客代扣個人所得稅嗎?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二條規定,企業向個人贈送禮品,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該項所得的個人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贈送禮品的企業代扣代繳:1.企業在業務宣傳、廣告等活動中,隨機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對個人取得的禮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項目,全額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問:查封車輛如何繳納車船稅?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屬于本法所附《車船稅稅目稅額表》規定的車輛、船舶(以下簡稱車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為車船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繳納車船稅。
第三條下列車船免征車船稅:
(一)捕撈、養殖漁船;
(二)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專用的車船;
(三)警用車船;
(四)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及其有關人員的車船。
第四條 對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可以減征或者免征車船稅;對受嚴重自然災害影響納稅困難以及有其他特殊原因確需減稅、免稅的,可以減征或者免征車船稅。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對公共交通車船,農村居民擁有并主要在農村地區使用的摩托車、三輪汽車和低速載貨汽車定期減征或者免征車船稅。
因此,對于查封車輛,不屬于可以減免稅的范圍,應當由車輛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繳納車船稅。
問:發放給職工的防暑降溫費、集中供熱采暖補助費、集中供熱補貼以及冬季取暖費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一、機關、企事業單位按規定標準發放享受集中供熱職工的集中供熱采暖補助費、集中供熱補貼以及冬季取暖費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超出規定標準部分,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目前的規定標準為:
(一)集中供熱采暖補助費:每人每年185元。
(二)冬季取暖補貼:每人每年335元。
(三)集中供熱補貼:
1.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科員及以下111元,副科級及25年(含)以上工作年限的科員119元,正科級136元,副處級153元,正處級186元,副司(局)級219元,正司(局)級265元。
2.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聘用在九、十級職員崗位的人員111元,聘用在八級職員崗位的人員和25年(含)以上工作年限聘用在九、十級職員崗位的人員119元,聘用在七級職員崗位的人員136元,聘用在六級職員崗位的人員153元,聘用在五級職員崗位的人員186元,聘用在四級職員崗位的人員219元,聘用在三級職員崗位的人員265元。
3.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聘用在十一至十三級崗位的人員111元,25年(含)以上工作年限聘用在十一至十三級崗位的人員119元,聘用在八至十級崗位的人員136元,聘用在五至七級崗位的人員186元,聘用在二至四級崗位的人員219元。
4.機關及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初、中級工和普通工人111元,高級工和25年(含)以上工作年限的初、中級工和普通工人119元,技師136元,高級技師153元。
5.企業:企業單位對享受集中供熱的職工,可參照以上標準自行制定補助辦法。
二、發放給職工的防暑降溫費屬于工資薪金所得,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問:在企業所得稅中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是如何規定的?
答: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1.對于財務核算健全并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所稱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
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是指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2.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其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規定實行加計扣除。
(1)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
(2)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3)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
(4)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
(5)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6)專門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
(7)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8)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
同時,企業從事研發活動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可納入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范圍:
(1)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2)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
(3)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
(4)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
(5)研發成果的鑒定費用。
3.對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凡符合上述條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4.對企業委托給外單位進行開發的研發費用,凡符合上述條件的,由委托方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受托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
對委托開發的項目,受托方應向委托方提供該研發項目的費用支出明細情況,否則,該委托開發項目的費用支出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5.企業根據財務會計核算和研發項目的實際情況,對發生的研發費用進行收益化或資本化處理的,可按下述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1)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2)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
6.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費用和支出項目,均不允許計入研究開發費用。
7.企業未設立專門的研發機構或企業研發機構同時承擔生產經營任務的,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開進行核算,準確、合理的計算各項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8.企業必須對研究開發費用實行專賬管理,同時必須按照本辦法附表的規定項目,準確歸集填寫年度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金額。企業應于年度匯算清繳所得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本辦法規定的相應資料。申報的研究開發費用不真實或者資料不齊全的,不得享受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主管稅務機關有權對企業申報的結果進行合理調整。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個研究開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開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額。
問:營改增后,個人出租房屋應納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如何計算?
答:個人出租房屋應納房產稅的計稅依據,不包含增值稅,若未到增值稅起征點,計算公式為應納房產稅=租金收入*房產稅稅率(個人出租住房房產稅稅率為4%或出租非住房房產稅稅率為12%);當超過增值稅起征點時,價稅未分列的,按如下公式計算:不含稅租金收入=租金收入-增值稅稅額,應納房產稅=不含稅租金收入*房產稅稅率 (個人出租住房房產稅稅率為4%或出租非住房房產稅稅率為12%)。
增值稅征收率:個人、個體工商戶出租住房1.5%(征收率)。個人、個體工商戶出租非住房5%(征收率)。
問:土地增值稅的核定征收率是多少?
答:按照《天津市地方稅務局關于土地增值稅清算問題的有關問題公告》(天津市地方稅務局公告2015年9號)第十三款之規定:關于確定房地產開發項目核定征收率的問題:
(一)普通標準住宅的核定征收率為6%;
(二)非普通標準住宅和其他類型房地產的核定征收率為8%。
(三)無法準確區分不同房地產類型的,核定征收率為8%。
按照《天津市地方稅務局關于土地增值稅相關政策的公告》(天津市地方稅務局公告2015年8號)第十一款之規定:納稅人在存量房轉讓環節,無法按照天津市地方稅務局公告2015年8號第九條據實征收土地增值稅的,主管稅務機關按8%的核定征收率計算征收,并出具《存量房土地增值稅核定征收通知書》。
(供稿:天津市地方稅務局納稅服務局)
責任編輯:傅延懌 曲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