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呂紅玉
激發學生一生的文化向往
文 | 呂紅玉
著名作家余秋雨說過:“在孩子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闊,由經典奠基可以激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提出的“貫穿國民教育始終”的指示精神和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導綱要》提出的“分階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要求,為深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切實開展好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韓宗亮校長帶領山東省安丘市青云山小學積極實施基于孩子立場、情感和精神發展需求的特色國學經典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國學經典教育為切入點的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辦學特色。
環境育人、以文化人是韓校長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目標。多年來,安丘市青云山小學始終致力于創設濃郁的國學經典文化氛圍,讓師生時時處處浸潤在國學文化的熏陶中,自然而然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走進青云山小學,首先呈現在眼前的是教學樓上顯赫醒目的“立德樹人崇文尚武”八字辦學理念,透過這一辦學理念,我們可以感受到廣大師生內心的信仰和無聲的追求。懸掛于樓壁的古色古香的巨大竹卷和電子顯示屏上滾動的一句句至理名言,向我們娓娓闡述著古圣先賢和古今文人的文化和道德追求。
移步教學樓內,筆者更是被分布于一二樓的“孝”文化、“禮”文化所吸引,而一個個從身邊經過的彬彬有禮的小學生,舉止文雅,言談有禮,讓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些學子們正在接受著“孝,為德之本也”和“不學禮,無以立”等儒家教育思想的影響。
更難能可貴的是,學校的干部和老師們還獨出心裁,根據中共中央提出的“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優秀廉政文化,把培育廉潔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法制教育之中”的要求,積極拓展思路,探索國學教育的新生點,挖掘整理了歷史上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清正廉潔人物的典型事跡,編成《廉潔文化教育》讀本,并以圖文的形式,制作、營造了“廉潔文化”長廊和展室,讓學生耳濡目染,從小就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在心底播下揚真抑假、揚善抑惡、揚美抑丑文化的種子,學校由此走出了一條“廉潔文化教育進校園”的新路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具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國學經典在小學階段予以傳承和發展,無疑是最佳時機,更是歷史使命。
—— 山東省安丘市青云山小學校長 韓宗亮
在以韓校長為領導的安丘青云山小學管理團隊看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具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國學經典在小學階段予以傳承和發展,無疑是最佳時機,更是歷史使命。為此,該校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認知水平,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以審慎的態度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進行遴選,以有揚有棄的方法予以繼承,選取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作為構建國學經典教育課程的基礎和藍本,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小學國學經典教育的雛形和課程賴以構建的范疇。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主要以構建蒙學課程為主,安排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等經典,其中,還開發了便于學生學習的校本教材《趣讀弟子規》和《小學生古詩誦讀90首》等;在小學中年級階段,主要以構建儒學教育課程為主,相繼安排學習《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中的篇目,并開發了適合小學生學習的《論語》《小學生必學小古文140篇》等校本教材;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主要安排孩子們學習《論語》《增廣賢文》《歷代美文選》等篇目。由此可見,該校的課程選擇和編排體系已趨于合理、完整,較為科學、系統。
通過讓學生對國學經典課程的誦讀、理解、感悟、實踐等方式,青云山小學的教育正凸顯國學經典的價值,逐漸提升了廣大小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健全其人格,奠定其堅實的人文底蘊,具有深遠的意義。

>>精彩的經典誦讀活動
在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過程中,學校領導班子和師生也曾有過困惑,甚至是頂著他人的不解在力推國學。而如今,學習、傳承國學的共識早已深入人心。但是,韓宗亮校長認為,在學校教育中如何實施和在教學中如何使之落地才是如今真正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自2014年起,學校派出多名骨干教師相繼參加了省市乃至全國的各類國學交流研討會,曾到杭州參加全國第一屆國學教育高峰論壇,到北京參加“全國小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面解決方案暨教學實施高端論壇”等國學交流研討會議。除此之外,學校還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趙法生來學校為師生講學《弟子規》《論語》等課程,聘請國學高級講師索常然等入校指導國學教育并對學生家長作專題輔導講座,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國學經典教育的實施。
青云山小學在學生學習時間的安排上,做到了固定課時教學與學生課外自主誦讀相結合,除每周一課時的學習外,還充分利用學生“晨誦、午讀、暮省”和假期閑暇時間進行熟讀背誦,多方式練習與鞏固,在學習時間和數量上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各類學科教學同樣是國學學習的重要渠道,他們靈活、巧妙地將國學教學與傳統文化、品德、語文等課程有機整合,引導和要求老師從每周的課時中“擠”出一部分時間,將國學融入其中,進行整合教學,相互滲透,相互融合。
為使國學教育深入、持續推進,不斷取得應有成效,安丘市青云山小學在優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還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完善評價體系,通過舉行“國學立品主題升國旗儀式”活動、評選表彰“國學誦讀小達人”“國學誦讀小名士”和“國學誦讀優勝班級”等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國學經典教育地深入實施。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該校在這一天將一年的國學學習成果以班為單位集中搬到舞臺上展示?;顒又腥w師生和家委會成員共同參與,觀看,展演形式新穎有趣,活潑多樣,主要通過配樂朗誦、誦讀表演、教育戲劇、古典舞蹈、韻律操等形式,將《弟子規》《笠翁對韻》《唐詩三百首》《論語》等一部部優秀的經典著作展示出來,讓全體師生在國學經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彼此分享,不知不覺中接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滋養, 使孩子們的精神境界更高雅了。
如今,誦讀國學經典已成為孩子們的一份樂趣,他們的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孩子們的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升了,良好的人文底蘊正在形成;孩子們深刻地懂得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懂得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遠離了自私、遠離了傲慢,遠離了虛假。“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安丘市青云山小學的學子們在上級舉辦的經典誦讀大賽、征文大賽、演講比賽等活動中屢屢獲獎,取得了可喜成績。2015年在濰坊市首屆“富華杯”經典誦讀大賽中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獎”;2016年在安丘市城區小學生首屆經典誦讀大賽中,程文鐸和王子豪兩名同學分獲冠軍和季軍;同年,曹涵笑在濰坊市“國學達人”挑戰賽中以優異的成績榮獲一等獎,之后參加“電信杯”第三屆山東省青少年“國學達人”挑戰賽總決賽又榮獲二等獎;在2017年濰坊市“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中,曹涵笑榮獲一等獎并闖入決賽;前不久,中國孔子基金會授予青云山小學為第249所“孔子學堂”。
品國學經典,能使人修身怡心,能讓人以圣人為師。不知不覺,安丘市青云山小學從事國學經典教學的老師們的精神境界和職業幸福感也顯著提升了一個檔次,立德樹人的積極性也特別高漲,這是教學相長的結果。路在開拓者腳下不斷延伸,秉持讓校園成為孩子們“美好人生的起點、青云直上的搖籃”的信念,安丘市青云山小學正朝著“國學立品,經典育人”的既定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