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菊??
摘 要:初中階段,是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基礎階段,初中教學管理工作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意義重大。因此,加強初中教學管理工作,能夠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有效提高初中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筆者對初中教學管理模式進行審視,尋找其中的不足,并探討了完善教學管理工作的途徑。
關鍵詞:加強;初中;教學管理;途徑
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發(fā)展階段,初中階段的教育生涯對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意義重大。完善的教學管理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讓教師有更高的熱情投身到教學工作中。當前,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強初中教學管理十分重要。對當前初中教學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進而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
一、 初中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教學管理模式生硬
現(xiàn)階段,很多學校過于強調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性,對教師的管理,限制在特定的規(guī)范條例中,使得管理工作過于生硬,教學管理工作的靈活性太差。很多學校都將學生的違紀情況與教師的獎金聯(lián)系,使得教師太過重視班級紀律,不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將學生的感受作為衡量自己工作的重要標準,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人文關懷。教學管理工作過于生硬,使得教師將懲治手段作為管理學生的重要手段,也就失去了初中教育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二)缺乏對教學管理工作的認識
初中階段的教學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務師生。然而,在實際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管理者的官僚主義思想嚴重,經(jīng)常擺領導架子,并沒有對教學管理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使得教學管理工作與學校的政教管理相互依附,失去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本質意義。同時,很多教學管理者缺乏“服務”意識,導致素質教育工作不能有效開展,阻礙了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
(三)沒有完善的評價體系
教學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然而,現(xiàn)階段的教學管理工作,并不能反映實際教學工作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不能僅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表現(xiàn)出來,還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學工作的管理者應該吸取國內(nèi)外先進的教育經(jīng)驗,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進行完善,進而推動教育改革。
(四)應試制度阻礙教育改革
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能夠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考試”,本身具有導向性,能夠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有所提高。然而,現(xiàn)階段的考試制度的功利性強,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在僵化的教育制度中被束縛,教師就不能對教學方法進行靈活應用。另一方面,應試制度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得教學管理工作也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楹诵牡模恢匾晫W生的身心發(fā)展。這樣的教學管理,阻礙了素質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五)管理組織僵化
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學校通常只是將管理制度交于領導層,使得管理工作變成了一種行政命令,是領導實施權力的行為。這種管理行為實用性差,很難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教學管理者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致使教學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開展。所以,如果不能有效解決教學管理組織制度僵化的問題,管理工作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加強初中教學管理的途徑
(一)樹立科學的教學管理理念
加強初中教學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轉變觀念,形成一種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管理理念。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中,認為教師只是作為執(zhí)行者,執(zhí)行管理層的各項命令。其實,教師也應該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承擔著教學管理的重要任務。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還應該加強對學生自身的管理和對校園活動的各項管理力度。初中階段的教學管理,應該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筆者認為,應該對每件事進行管理,對校內(nèi)的各項實踐活動都增強管理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初中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的長遠發(fā)展。
(二)全面調動社會力量進行管理
初中教學管理工作,并不只是校園內(nèi)部的事情,而是應該全社會共同參與其中。當今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的“減負”和“高考”,都已經(jīng)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初中教學管理,需要全社會的支持,作為教學管理者,應該積極引導社會關注教學工作,加強學校、家長以及社會三方之間的交流,使家長和社會也參與到教學管理工作中。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到教學管理工作中。
筆者作為教學管理者,重視自己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并讓家長起到校外監(jiān)護的作用,讓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進而與家長和社會共同創(chuàng)建完善的教學管理系統(tǒng),推動初中教學改革的開展,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三)創(chuàng)建科學教學環(huán)境
在初中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在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遵照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環(huán)境應該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能夠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水平。同時,也要改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環(huán)境,讓教師能夠全身心的投身到教育工作中,且不被外界所打擾。
筆者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建議學校為學生改善教學器材,增加一些教學工具,這樣就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中,教師是直接接觸到學生的重要群體,因此,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對教學管理質量造成了直接的影響。現(xiàn)階段,為了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制定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初中階段,教師不應該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該關心學生的身心成長,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做學生的大朋友。
同時,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對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開展全校教職工的交流活動,并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出國留學深造,吸收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
三、 結語
作為初中教學管理者,我們應該積極增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突破原有管理模式的制約,促進教學改革的更好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始終在積極、友好的氛圍下成長,進而讓學生成長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羅丹晨.初中生物教學與小學科學銜接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2]趙春燕.高初中地理教學銜接問題初探[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3.
[3]張紅.初中課堂教學管理探析[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
[4]李莉.初中教師課堂教學道德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4.
[5]張冉.淺談如何提升初中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