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玲??
摘 要:本文通過對自身當班主任經驗的總結,提出溝通可以讓班主任的教育更有效,并且通過三大方面提出良好溝通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班主任;教育;溝通
由于擔任了五屆的計算機相關專業班班主任,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男生,直接點說就是非常調皮的、各種形式的調皮的男生:有長期逃學曠課的,有從來不搞集體或個人衛生的,有煙癮超大的,有考試從未及過格的,有經常頂撞班干部和老師的,有喜歡打架斗毆的,有網癮嚴重的,有從來不把老師或同學的忠告放在眼里的等等。每次遇到這樣的孩子,我總想:他為什么要這樣,他到底遇到過什么樣的挫折了或是他經歷過什么樣的事情呢?我怎樣做才能讓他有所改變?我也一定要讓他有所變化,哪怕是一丁點的變化,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我都要想辦法讓他變得積極點,上進點甚至快樂點,幸福點。
自從做班主任以來,我一直都特別喜歡開班干部會,我喜歡跟我的“心腹”們就班上的人和事暢所欲言,當然也經常問到那兩個問題,也會說那句“豪言壯語”。可能是因為我的經驗不斷增加,個性也越來越沉穩,學生對我的信任也是逐年增加。例如03網絡班班干部就對我說:“老師,別想那么多,人生各有精彩,隨他們去吧!”06影視班的班干部對我說:“老師,你改變不了他們的,他們初中就這樣啦!”09級、11級和14級的班干部則保持沉默,等我處理一段時間后,總有人回饋我一些信息:“他好像變了一些”,“他乖了很多”,“他再也不敢那樣啦”,“老師,你用的是什么辦法呀,連他都變了個樣。”其實,我思考了那么多年,也就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與他們溝通,多溝通,再溝通,溝通到他們變了為止,之后就是表揚,多表揚,表揚到他們大大地改變,表揚到他們帶著更優秀更自信的自己走出校門。
為什么要“溝通”?由于文化風俗、地域環境、家庭背景等等的因素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人與人在成長了一段時間后相遇并相處時自然會表現出很多“不同”,這些“不同”都很有可能導致誤會或矛盾的產生,為了避免誤會、化解矛盾,我們必須要進行交流,相互溝通,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創造和諧的集體。
那怎么樣去“溝通”比較好呢,或者說怎樣“溝通”更為有效呢?
首先,要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以他們的身份來分析事物的利弊。只要他們知道“那樣做”對他們的好處大于壞處,他們就更可能主動積極地按老師的引導去行動(當然這里絕對排除損人利己的情況)。例如:對新生宣讀校紀班規時,我首先會解釋一下為什么需要校紀班規:“我想沒有人會愿意生活在一個喧囂的、骯臟的、亂七八糟的環境中,除非迫不得已,但是由于每個人的性格和背景多少有些差異,如果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我們就很難公平地判斷每個人的行為對其他人的影響,那么我們也就沒辦法要求他們去怎么做。所以我們就準備了一套規章制度,來規范他人和自己的行為。”在讀完每一條規定后,又解釋一下遵守這條規定對他們有什么好處,不遵守這個規定有什么后果,如在講到不能染發這一條時,我會拿大量的調查數據和新聞事件來證明染發色素對我們的危害有多大,另外染發男生會給別人很多不好的印象等等。當學生認識到這些問題時,他們就不會那么抗拒我們對他們的“約束”。
其次,作為班主任,要敢于表達自己,說出自己真實的情況和想法,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上學期第一次開班會,我就跟他們說:“這學期我會很忙,可能沒有很多課余的時間來看望你們,因為我要上十八節四門課程,就沒有什么時間來查看課堂了,家里的事也很多,要自己接送小孩上幼兒園,所以早讀我可能也不能來看你們了,但是班會課我會照常上,我有空就會了解你們的情況,你們有什么事盡管打我電話,我會盡力解決。希望多多體諒支持。拜托班干部協作我安排好班上的事情,謝謝!”班上很沉默,很多班干部都點頭示意。我覺得人心都是肉長的,老師有難處說出來,他們就不會誤會老師不負責不搭理他們,而更多地理解支持老師的工作,在學生知情的基礎上,你再盡心盡力地去做好所有工作,他們也定會更加配合感激,就算萬一出了什么紕漏,他們也不會埋怨,不會抗拒。
再次,班主任也要勇于承擔責任,敢于在大家面前批評自己,檢討自己。班上出了什么問題,我經常是先找自己的原因,在班會課上誠懇地檢討自己,然后分析事情的利弊。例如,在第一學期時,我們班的幾個走讀的學生跟物流班的幾個男生發生了沖突,大家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很復雜,有的人認為他們打架有損班級的榮譽,有的人認為是人家不對在先,覺得不服氣,有的人就想看我怎么發脾氣,怎么罰他們。班會課上,我很誠懇地對大家說:“這次的事情首先是我要負最大責任,因為開學這么久了,我還沒有好好關心一下我們班九位走讀生,還沒來得及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困難,而且如果不是這次事件,我估計我還不會去關心他們,因為住宿生的問題都還沒全部解決。所以,我先向他們道歉……”后來,我特意找走讀生開了一次會,不談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就談心。效果還好,他們很多人還跟我說:“這個班比以前他們初中班好多了。”大家也不擔心因為這樣的事情會讓我和其他同學對他們有不好看法,他們也表示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再損害班上的榮譽和集體的尊嚴。從那以后,幾個走讀生再也沒怎么讓我操心,而且和班上的住宿生、行為品質優秀的孩子都處得特別融洽。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細致的工作,跟學生多點交流,多點溝通,會讓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那么我們的教育也將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