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平++張桂英
摘 要:“錯誤”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高中物理學科更不例外。利用微課,可幫助建立問題銀行并活用“銀行”資源,培養學生的“收錯”“理錯”,糾錯、改錯能力,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反思能力。
關鍵詞:微課;糾錯;高中物理;學習能力
“錯誤”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高中物理學科更不例外。如果能將學生的錯題收集整理到“錯題銀行”里,就會成為物理教學中的重要資源。同時老師如果能將學習中的典型性錯題進行針對性講解的過程錄制成小視頻形式的微課程,傳送給學生或公共學習平臺,方便學生打破時空界限,有選擇、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就會大大提高糾錯、消錯效率,給課堂增添新活力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物理學習的能力和效率。
一、 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建立“錯題銀行”,分類“收錯”“理錯”,培養自糾、自改能力。
通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發現學生常出現的錯誤可以歸納為三類,即概念性錯誤、規律性錯誤和建模性錯誤。于是我們利用思維導圖制作了“問題銀行”建立過程的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學習并建立自己的“錯題銀行”,并將其分為“概念性錯誤支行”“規律性錯誤支行”和“建模性錯誤支行”,而每一個“支行”下,又可根據錯題性質繼續進行細致分類,如規律性錯誤(即不能正確掌握物理規律而產生的錯誤),可以細分為不符合物理規律條件、不能選擇恰當的物理規律解決問題以及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等類別,因此就可以建立“分行”下的各個“部門”,同時分別舉例,引導學生真正了解各個分行里所應儲存的錯題。然后建議和引導學生將自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自查分析,根據錯誤性質進行分門別類。這個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找錯、理錯的過程,為第一次糾錯過程;如果自己不會分析,沒法判斷其錯誤歸因,就找同伴或老師幫忙,請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歸因理錯的過程,也就是第二次分析和解決錯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就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自糾自改能力。
二、 借助微課,活用“銀行”資源,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既然要求學生自主收錯、理錯、析錯,那么作為老師更應該幫助學生分析錯誤歸因,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錯誤”,并合理利用“銀行”“各部門”的“資源”,和學生一起對錯誤進行診斷和治療,同時引導和促進學生的自我診斷和治療,從而達到糾正錯誤、減少錯誤的目的。于是,老師也要先有針對性建立自己的“微視頻銀行”,將各個“分行”及“部門”中的典型錯題的講解過程制作成微課資源庫,做好相應的鏈接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地點擊學習,同時上傳到備課組、學科組平臺,課堂上再出現同類型問題或相關錯誤知識點時就可從微課資源庫里調出該資源,進行遷移性學習。
這種根據以往經驗,圍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易錯點,老師先精心設計播放自己“銀行”中的相關“資源”,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問題體驗,誘使他們充分暴露錯誤或薄弱點,然后再播放微課講解視頻,和學生進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糾錯欲望,還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有效提高認知能力。
三、 依托微視頻,巧用“銀行”“資源”,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其規律的發現和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嚴格的物理實驗為基礎,并受到實驗的檢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著力開展物理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實驗能力。教師不能僅局限于物理教材所安排的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還要引導學生自制實驗器材,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方法解決物理問題。
在平常實驗教學中,教師總是不厭其煩的一遍遍強調要求,但學生不能正確使用實驗器材、不能合理設計實驗。此時,我們不妨采用“資源丟失法”,即讓錯誤問題先充分暴露出來,耐心等待。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學生的實驗過程同屏直播或錄制成小視頻再適時轉播到教室一體機白板上,把不同學生的錯誤一一呈現展示出來,接著引導學生觀看并小組互評,大家一起幫助分析、糾錯并引以為戒。最后再提示學生及時將這些資源收入“問題銀行”做好積累。老師也將學生的實驗過程的視頻上傳儲存到自己的資源庫里,以便以后的針對性練習。
四、 憑借微課,善用“銀行”“資源”,提高學生反思能力。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錯誤可能出現在課堂、考試、實驗操作中,也可能出現在平時作業、各種練習中。但是老師根本不可能在課堂上解決所有問題,對于個別錯誤,如果聽之任之,不做任何分析和反思,該“資源”就會永遠待在“問題銀行”而得不到“惠顧”和“流通”。問題得不到真正的解決,對物理知識也就達不到本質上的認識,甚至形成習慣性錯誤。因此,老師首先必須強調和提醒學生重視“銀行資源”的重要性,并提倡學生及時在自己的“錯題銀行”里進行消錯和補充,建議有條件的同學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消錯微課庫,把自己理錯、析錯、糾錯、消錯的過程錄制下來,上傳至班級平臺,做到資源共享,不但自己增強了成功感,也方便了其他同學學習。
其次,要重視“銀行”“資源”的交流展示活動,不斷引導學生樹立“資源共享”意識,讓自己各個“部門”的資源既發揮“強攻己錯”的作用,又發揮“警戒他錯”的功效,既要避免屢犯自己的“老錯誤”,也要減少犯其他同學曾有過的“錯誤”。
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及時進行回頭看的鞏固與反思。利用零碎時間,打開自己的“銀行”,進行經常性的回顧。這樣就會逐漸幫助彌補知識和認知上的漏洞,在不斷反思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使學習更有針對性,并可將學生從無的放矢、低效無效的“題海戰術”中解救出來,讓碎片化的學習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我們必須學會正視錯誤、寬容錯誤,在幫助學生分析錯誤,轉化錯誤,引導學生在自我糾錯的過程中培養其物理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