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麗惠??
摘 要:實現(xiàn)初中語文“因學施教、立足課堂”策略已經(jīng)成為了全體教師一個大的教學目標,現(xiàn)如今,初中教學課堂存在著諸多不足,存在課堂融合不夠,學生動力不足,教學課堂設計模式化等。“因學施教、立足課堂”對初中語文教學有著重要意義,面對現(xiàn)在的教學現(xiàn)狀,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教學實踐措施及意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因學施教;立足課堂;教學實踐
一、 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一) 課堂融合不夠
據(jù)有關調查報道,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課堂各要素之間的融合不夠的問題,表現(xiàn)很單一,使學生接觸的知識范圍比較狹窄。通過研究調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目標比較固定,沒有將教學中應該學習的各大要素結合在一起。比如,教學過程、手段、目標、內容、方法等沒有靈活結合在一起,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因學施教、立足課堂”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沒有充分了解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沒有模式化的將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課堂氛圍也比較沉悶,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汲取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大多數(shù)教師沒有綜合各個角度來分析語文學科內容,沒有實現(xiàn)高效語文課堂。
(二) 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客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動力才是實現(xiàn)高效性課堂的重要條件之一。但是通過有關調查,諸多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學習性不是很強,明顯學習動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學生不僅要進行多門學科的學習,而且還要經(jīng)過各門學科考試。學生手中的教學輔導資料鋪天蓋地,導致學生的承受力不足,容易出現(xiàn)學習疲倦,沒有主動學習意向。盡管各大學校要求高效教學課堂,但是部分教師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沒有進行研究,沒有積極配合學生,最終導致教師和學生成為考試工具,學生越來越?jīng)]有自主學習動力。
(三) 課堂教學手段單一
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授課存在著模式單一的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沒有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隨著高效教學的需要增強以及不斷發(fā)展,城市中和個別鄉(xiāng)鎮(zhèn)先后安裝上了互聯(lián)網(wǎng)、投影儀等設備,但是一些教師仍然依照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沒有使用先進設備,采用板書進行教學。這樣一來,教師容易身心疲憊,也會導致學生知識接受面狹窄,視野受到限制,創(chuàng)新思維低下。據(jù)有關報道,有些教師嫌麻煩,沒有合理利用設備,教學內容網(wǎng)上下載,沒有結合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對語文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有些教師只是僅僅將課本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沒有進行深入挖掘,沒有將課外知識結合起來,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枯燥,沒有新鮮感,思維受到局限。
二、 “因學施教、立足課堂”策略
“因學施教、立足課堂”對初中語文課程有著重大意義。立足課堂可實現(xiàn)心靈對話,師生互動。這樣的課堂更能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產生主動學習動力。高效課堂第一能夠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從而更好地安排教學內容,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二,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互動關系,使兩者緊密團結起來,將“因學施教、立足課堂”發(fā)揮到最好。第三,能夠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四,這樣的課堂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每一位同學都能找到自身價值,創(chuàng)新思維被激發(fā),課堂氛圍也變得活躍,讓教師和學生都能輕松自如,整個課堂充滿活力。
(一) 立足課堂,融合要素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立足課堂,融合各大教學要素,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每個問題,每篇文章,將問題綜合,使要素之間最大化的發(fā)揮其作用,才有可能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應該有計劃地制訂課堂教學目標,進而使課堂各大要素之間高效融合。比如,課文《安塞腰鼓》,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中,應該先了解“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的由來。在授課中,教師可以從歷史角度、文化角度來分析文章,可以使同學從不同面來接收知識。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對課文進行分析、講解。這樣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好。
(二) 提高參與
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就需要教師的配合。課堂最注重的是活動,將課堂與活動結合在一起,用活動來推動學生學習。教師應該不定時在課堂或者是課外組織活動,盡量讓所有學生參與到其中,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點燃學習激情。學生參與活動越多,創(chuàng)新思維,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同時,教師也能更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教師更好、更有效地開展教學。例如課文《我的母親》,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組織各種活動,讓同學們積極參與。第一,讓同學們以自己的母親來做演講,教師要求每位同學寫一篇有關母親的演講稿,或者可以讓同學盡情發(fā)揮,將自己對母親的感情表達出來。第二,可以設置情景教學,比如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和媽媽的故事,進行情景再現(xiàn)。
(三) 因學施教
教師在授課中,可以使教學方式,或者教學多元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教學方式多元化,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上課方式。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合理、高效地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投影儀等先進的教學設備,不應該采用一支粉筆一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另外,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多結合課外有關教學內容進行授課,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活躍課堂氛圍,多做課堂活動也是因學施教的具體體現(xiàn)。比如,課文《生命,生命》,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用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來展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生命,比如蜜蜂、蝴蝶,甚至玫瑰花,讓學生接觸知識范圍更廣。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們走出教室,去到公園、郊外,帶學生們親身體驗各種不同的小生命。
三、 結束語
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因學施教、立足課堂”策略,教師應該有計劃地進行課堂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改變課堂教學方式的單一,根據(jù)學生情況進行教學,多給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配合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習慣的培養(yǎng),使課堂教學得到高效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陸井根.“立足課堂,因生施教”的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1):8.
[2]戈琳.立足課堂,因學施教——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思考[J].考試周刊,2016,(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