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佳園
摘 要: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我國未來的人才。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小學體育教學占據重要的地位。本文從課題研究的背景入手,首先闡述了有效教學的內涵,重點研究了時下我國小學教育過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然后分析了目前小學科學教學產生這些若干問題的具體原因,并對相關問題提出了小學科學課堂有效教學實施策略和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問題;建議
一、 前言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強調個性化的年代。在小學教育中,我們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素質教育中對小學生的體育教育不可忽視。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因而,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我要改變觀念,利用全新的理念和教學手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人師表,先正己冠,因此,廣大教師因先豐富自己的學識,用生動形象的授課方式,達到于己于人的教學方式。接下來就相關的問題闡述一下自己的見解。
二、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對體育不感興趣
傳統的應試教育,著重強調的是學生某一專一能力的培養,極容易忽略學生其他方面的才華。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課程設計,往往有著很多硬性指標,例如在平常的體育教學中,老師往往以完成教學指標為目標,常常忽視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所以,很多學生往往還沒開始,就已經對體育課極度厭倦了。雖說也有部分學生日常忙于體育鍛煉,卻更多地是為了高考加分。縱觀我國的體育文化普及,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均衡。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體育項目的開展尚算普及,但在一些體育設施較差的鄉鎮小學,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只有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研究新型的體育教育模式,加強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以及體育器材的推廣,刻不容緩。
(二) 教學內容單一,缺乏科學與實用性
就當下的體育教學形式而已,較為枯燥乏味和單一,要么重理論輕實踐,要么是只有實踐沒有理論。系統、健康的體育教學模式,應該是有規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它不僅可以提高廣大學生對于身體鍛煉的興趣,更可以塑造廣大嬰幼兒健康的人格和好奇心。目前國內小學體育教學還存在著諸多弊端,發展之路可謂任重而道遠!
(三) 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存在誤區
眼下的體育教學所設計的項目,大多只注重學生體能的鍛煉,對他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卻置若罔聞,如此對身體的發育具有重大的破壞性作用。譬如,學生在經過激烈的運動后,會大量出汗,如若此時飲用大量的冰鎮飲料或礦泉水,會使身體的熱量散發,從而產生一系列不良癥狀。如果我們將體育教學與健康合理的科學養生聯系在一起,豈不是更加的科學?2013年,在全新發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調查中,關于對心理健康的調查訪問中,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占總人數的50.5%,不太了解和很不了解的則占總人數的14.4%。可見,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關于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還存在眾多誤區。
小學體育教育不只是體育技能的訓練,更是培養良好品質的重要途徑。小學體育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增加體育興趣,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以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同時,小學體育教學還肩負著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重任。
三、 改善小學體育教學的建議
為了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本文針對以上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 提倡快樂教育,增加學生的興趣
中小學體育教學,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它不單涉及教學形式和教育方法,也涉及到受眾人群的心態和身體素質。對老師而言,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豐富的授課技巧,有助于課程的順利推廣,這就是教師的個人魅力。同樣的,學生如若擁有良好的心態和出色的心理素質,學習起來,也會異常有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提高廣大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我們應研發并倡導一些新型的教育模式,如——“快樂體育”。它通過對學生的年齡、性別、愛好、知識度的考察和綜合分析后形成,這種針對性極強的教育方式,將讓廣大學生受益終生。
(二) 提高體育教材的質量
綜合我國各地的中小學體育教育來看,各地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和區域性。區域性方面,受素質教育的影響,城區各中小學對體育課都相當的重視,這種重視體現在:科學的課程設計、充足的體育資金補貼、豐富的體育器材,以及實力雄厚的體育教師。這一系列的硬件設施,使得城區的體育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反觀農村,體育課的開展不盡如人意,師資力量差,體育設備陳舊落后,專業的體育教師嚴重缺乏,沒有科學的規劃和合理的指導。未來,隨著城鄉差異的縮小,這種趨勢有望縮小和緩解。就性質而言,體育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類,如若提高體育教材的質量,相信,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情將會進一步提高。
(三) 注重教學內容與形式
素質教育與過往的應試教育有著眾多不同之處,過往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教學模式將徹底發生轉變。原來粗放的教育模式,將會轉變到行為細節教育上來。以前不被看重的地方,新課標將異常關注。因此,教師和學生之間應加強溝通和合作,為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體育教學氛圍而努力。
(四) 教師要進行良好的體育德育教育
中小學生如同早晨的太陽,充滿著朝氣和活力。在這個階段對他們進行科學系統的體育教育訓練,將有助于他們身心健康和未來職業生涯的健康發展。從生理發展特點來說,人在運動后,往往能釋放掉一些不良情緒,從而放松自己,因而運動常常能使人保持好心情,好心態。而好的心態,又能幫助我們以更好的態度去學習和工作。在這個階段,如果教師能用科學的方法去誘導和規范學生的某些情趣,那么中小學體育教學,將呈現一片火紅之勢。
(五) 教師要實現教與玩相結合的教育方法endprint
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決定了在正常的體育教學中,應當注重興趣愛好相結合。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他們的特點,成立興趣小組,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任務,從而確保分組的順利完成。分組時,一組以5-8人為最佳,其中有1到2位是體育尖子,1到2位是身體素質一般的,盡量做到優勢互補。成立興趣小組的好處是,可以間接性地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感和榮譽感。這種將“教”與“玩”有機結合的教育模式,可以做到張弛結合,學思互補。
(六) 采取合適恰當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
1. 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游戲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的內容活潑生動,豐富多樣,知識性、趣味性和競賽性強,容易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也只是剛走入校園的大孩子,他們除了學習各類文化知識以外,同樣需要游戲、童話、音樂和幻想。因此,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求趣、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動。例如小皮球教學中,可以設計以游戲、比賽的形式串聯課的各個部分,先以每排往后傳的形式使每個學生獲得一個球,以拋球擊掌游戲作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再以多樣化的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后以柔韌性練習為放松部分。
2. 競賽教學法
競賽是學生非常喜愛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競賽貫穿于整個教學中,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競爭的意識,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例如在廣播操教學中,教師可以讓男女同學分開來練習,讓男女同學比一比誰做得好。教師要及時對做得好、做得齊的小組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
四、 結語
2008年中國北京、2012年英國倫敦、2016年巴西里約,連續三屆奧運會的舉辦,讓多少局外人由一個外行成了體育迷,甚至是粉絲!尤其是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我國人民的影響,可謂是空前的。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國廣大人民本著東道主的職責,充分發揚了熱情好客,服務周到的理念,而這樣的行為意識,在不經意間,改變了國人的習慣,提升了眾人的素質;北京奧運會之后,通過奧運會的舉辦,為我國的經濟增長,提升了新的動力,大幅度拉動了廣大人民的內需,這從經濟基礎上,推動了體育業的發展;奧運會的舉辦,留下了眾多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這為廣大居民開展健身,提供了物質和設施基礎。可以說,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光釋放了廣大人民對體育的熱情,也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艷巍.初探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4,(09):97-98.
[2]谷世春.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體育科技,2014,(13):57,59.
[3]劉海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2013,(35):189.
[4]賈瑞文,王常蘭.淺析如何合理利用場地,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154.
[5]謝晴,陳錠華.基于學情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研究[J].科技視界,2015,(25):228-229.endprint